春日
牡丹花开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
2023年,由菏泽市牡丹区申报的牡丹传统栽培,被山东省评定为省级农业文化遗产。
花农采用分株、嫁接等繁殖栽培技术,又不断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形成了牡丹的嫁接、移植、分花、治虫、浇水和烘花技术及栽培的传统技术。
菏泽牡丹栽培系统具备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农业产业,传承着资源集约利用、水土保持、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调节与适应等传统农耕技术和知识,保留有相应的特色生产方式,体现了传统农耕智慧,被农民普遍掌握和持续应用。
菏泽市现拥有牡丹种苗、盆栽、切花等标准化基地近 30 个;催花质量逐年提升,牡丹年宵花产量超 40 万盆;牡丹、芍药切花成为我市鲜花生产的引爆点,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
来源:牡丹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彼此助力,牡丹与菏泽的双向奔赴
花样菏泽:牡丹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一朵牡丹,何以铺就菏泽的“花路”?
一朵花的力量——“中国牡丹之都”菏泽走访记
穿越古今,看菏泽牡丹文化
2023牡丹节大会最新消息!
菏泽|“花开盛世”2023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全国牡丹赛花会举行
菏泽催花牡丹北国江南“弄春晖”
山东菏泽牡丹芍药产业高新技术培训班举办
人间四月天,菏泽赏牡丹
网址: 牡丹节会| 农业文化遗产助力“花样菏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7299.html
上一篇: “小花球”转动“大产业” |
下一篇: 澜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街亮相西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