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东风
有一种花卉艺术,以“花”作为主要素材,以叶、枝、藤、蔓、果等作为衬托,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器皿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它不是雕虫小技,与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一样,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留香岁月,缤纷四季,这就是插花艺术。
中国插花的起源,一说源于佛前供花,一说是始于民间风俗。《诗经》《楚辞》中就有男女踏青、离别时送花留念的诗句,表达一种难舍的美好记忆。考古发掘中,河北望都东汉墓葬的壁画中就出现过盆中插花,而且是精心布置过的。画中的卷沿花盆被放置在方形架座上,花盆里伸出6枝红花,这被认为是早期的中式插花(也有说是盆栽)。还有认为中国插花艺术萌芽于秦汉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而且传统插花风格特征明显。追求自然、意趣,并赋予插花作品象征性,设计搭配中也迎合了曲赏、酒赏、香赏、琴赏、茗赏等中国人的赏花方式。
明朝张谦德所著《瓶花谱》,是中国有关插花艺术较早的专著,全书分为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护瓶等八节。作者在“品瓶”一节中,说出选择瓶子的要领:“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明朝袁宏道在《瓶史》中,道出选花的心得:“取花如取友。”他认为,就是要参差不伦,意态天然为妙。所以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多不过两种三种,高低疏密,如花苑布置方妙。置瓶忌两对,忌一律,忌成行列,忌以绳束缚。四季选的花材也有侧重:“入春为梅,为海棠;夏为牡丹,为芍药,为石榴,秋为木樨,为莲,为菊;冬为腊梅。”足见古人对插花的天然意境追求之高。
古人爱花,从种花、赏花、摘花,到赠花、配花、簪花……如今中国插花已秉承了传统插花的理念,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为有情感之物。插花,就是寄情于花木之间,各种花木也被人格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是插花创作的原则之一,设计者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追求花品花格的表达,作为最高艺术境界。
我曾在西子湖畔观赏过一次插花展。那些获奖作品,无不是疏密有致、高低参差、浓淡相宜、花色谐和的,欣赏之余给人思考。其中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便是“盛世兴插花”。
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可赏,但插花带来的审美享受早已超越了花香。有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诗词的意境,“不似之似,形神兼备”是水墨的意境;“幽远深邃,追白留青”是插花的意境。插花,并非要选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也许是路边的野花野草,在搭配设计中,就可以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插花作品,甚至“插”出了古画的意境。
相关知识
《拈花意》 解读,解析
中国插花里的意与韵
中国园林博物馆“盛世花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插花艺术展” ——人民政协网
活动回顾|“盛世华章 花香四溢”插花活动
【美学插花】中式传统插花:诗情花意 文人雅集
“诗情花意”中国插花与诗歌美育工作坊
重形尚意,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体系
中式传统插花:诗情花意 文人雅集
拈花意
林学院举办第二届“花语花意”插花大赛
网址: 盛世插花意绵绵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8062.html
上一篇: “豫”见繁“花”② |
下一篇: 非遗文化融入社区,上海植物园以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