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大同10月12日电 题:山西大同“智慧黄花”使会种地变“慧”种地
中新社记者 李庭耀
“我们利用5G、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土壤、作物、环境、病虫害智能感知的‘四情’农田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系统。”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智慧黄花基地,该村村委会主任张威告诉记者,当地黄花产业正在进行智慧转型。
唐家堡村智慧黄花基地。(资料图)张威 摄
大同市云州区是“中国黄花之乡”,有600多年的黄花种植史。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火山岩土壤肥沃疏松,为黄花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如今的黄花种植面积达17万亩,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
多年来,大同市云州区通过推广蓄水保墒、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同时引入无人机、旋耕机、除草机等现代农业机械,使黄花产业的标准化、智慧化、科技化程度得以提升。2020年,该区入选首批中国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大同市云州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路径,唐家堡村便是这一探索的缩影。
张威介绍,上述系统通过无线感知技术,实现对土壤墒情、农田气象、作物长势和病虫害信息的实时、长期数字化采集与可视化管理。
“土壤墒情监测设备能够根据黄花需水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大田环境气象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环境气象信息,指导适时适量灌溉。”张威告诉记者。
在黄花病虫害防治方面,唐家堡村采用黄花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综合防控手段,在黄花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安装物联网杀虫灯、布设黄蓝板,诱杀害虫,同时能够预测病虫害发生时间与概率,为预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提高了黄花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黄花的产量和品质也得到提升。”张威介绍,该村黄花产量逐年提升、村民收入也逐年提升,去年人均年收入超1.7万元人民币,预计今年可达2万元人民币。
如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推动下,大同市云州区黄花产业已经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效益化高质量发展。当地黄花产品不仅在中国畅销,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张威说,唐家堡村将继续以科技推动黄花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这里将涌现出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完)
相关知识
【更好潍坊·直通县市区丨青州】村村有好戏 |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农业生产新风景
丰收的底色最美——记者带你走进自治区农科院探寻种地“秘籍”
“城”势而上丨当黄花插上数字科技的翅膀
《种地吧第二季》:以青年力量书写现代农业生动篇章
【种地吧】reaction8.0!4000盆玫瑰花来袭!
种地吧,少年!倒盏村亲子农场火热招募中~
学农=回家种地?“招生减章”意外走红,带你正确认识农学专业!
5种地被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一种地上式花卉育苗设备的制作方法
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潍坊青州实现科技与农业生产“跨界组合”
网址: (走进中国乡村)山西大同“智慧黄花”使会种地变“慧”种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8268.html
上一篇: “奋战新春”系列报道 智慧科技强 |
下一篇: 简化一代红铃虫虫害花调查方法的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