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
“曾经接手BTV一档公共安全类栏目,其中制作了关于花粉过敏的科普纪录片,这里是文字版。”
春季到了,医院里花粉过敏患者多了起来,据同仁医院统计,二月以来,门诊七成是花粉过敏,很多人奇怪,二月,北京植物刚刚返绿,花儿并未盛开,哪里来的花粉?
在人们的认知里,一说花粉过敏,就想到各种美丽的观赏花卉,这是错误认知,花粉过敏其实另有元凶。
01
—
神秘幽灵
北京花粉过敏的发现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北京流行一个奇怪的病:每当春天来临,城内就开始流行“感冒”,继而“感冒”加重,五官奇痒,并出现哮喘,严重的致人死亡。更加奇怪的是,当秋季结束、冬季来临时,哮喘就不药自愈了。
这种季节性的哮喘病,就象幽灵,按照时令,来而复去,周期性折磨着许多北京人。
这个幽灵到底是何方神圣?它又如何在人群中肆虐?医学专家们决定要破解这个谜。
1956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成立,这是中国医学界第一个研究人体对常规物体非正常反应的医疗科系。医学专家们开始了对这个奇怪的“感冒”后面那个幽灵的追踪,他们要破解这种季节性哮喘病的来龙去脉及发病原理。
经过5年漫长的追踪和查找,终于查清了这困扰多年的季节性哮喘病就是花粉过敏,而造成过敏的元凶居然是屋顶上的蒿草。
北京随即开始清理蒿草。
六十多年过去,城市变化很大,不光蒿草没了,很多破旧民居也没了,但过敏幽灵依然年年光临,从春到秋,困扰着人们。
不同于五十年代,今天的花粉过敏源,医生很清楚,春天是树,秋天是草。
北京的行道树、绿化树以柏树、松树、榆树和柳树为主,早春二月,当枝桠吐绿,花粉过敏开始了。
很多人奇怪,二月,树刚刚返绿,没见花开,花粉过敏咋就开始爆发了呢?那是因为很多树木是先开花,后吐绿。
早春二月,杨树上那种像毛毛虫的就是杨花,柳树枝乍绿,枝条上的白点就是柳花。
致敏植物的特点就是花很小,小到你不注意就看不见。
杨柳分雌雄株,雄株散播花粉,雌株飞扬白絮。在杨柳絮漫天飞舞之前,花粉已经宣告春天来到了。
02
—
风媒花致敏,虫媒花不致敏
说到花粉过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各种鲜艳的观赏花卉。其实,那些从春到秋,争芳斗艳的杜鹃、鸢尾、玉兰、梨花、桃花、海棠花等观赏花,都不是过敏原。花粉实际上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也有人将花粉称之为植物的精子。花粉颗粒直径从10微米到100微米不等,头发丝直径是40—50微米,就是说很多花粉颗粒比头发丝还细小。花粉需要与雌性的花蕊结合才能结出果实,繁衍后代,而花粉不可能自己跑到花蕊中去,它需要借助外力,这个外力,一个是风力,一个是昆虫。借助风力授粉的叫风媒花,借助昆虫授粉的叫虫媒花。杨、柳、榆、柏以及各种草的花是风媒花,观赏花卉的花是虫媒花。风媒花致敏,虫媒花不致敏,这是因为风媒花小,花粉颗粒也细小,且数量多,比如杨、柳、榆、柏,每棵树产生的花粒可释放多达几百万个,空中存在的时间从几小时至4到5天不等,有的还有气囊,传播范围更广,少数风媒花粉颗粒最高可随风飘到一万四千米高空,最远可飘到二百公里外。虫媒花一般花粉颗粒大,重而黏,难以飘散到空中,无法形成空气传播,因而不会致敏。有些人怕花粉过敏,不敢养花,这是误区,家养的观赏花,都是虫媒花。很多野外生长的美丽花卉也是虫媒花,它的花粉是蜜蜂采蜜的原料,不是困扰人类的恶魔。花粉过敏还与湿度有关,北方干燥易传播,南方湿度大,花粉不易传播。03
—
谁是致敏原?
从春到秋,造成北京过敏的到底都有哪些树、哪些草呢?
2020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对《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进行再次修订,将刺柏属(含圆柏属)替换为白鹃梅属。原因是柏科植物是近年困扰北京的花粉致敏源之一。
春季致敏的祸首之一,柏树。每年北京的花粉过敏就是从柏属植物开始的。
花粉过敏爆发主要是一年的一头一尾,即3—4月和7—9月。这个时间对应的是树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3月,首先飘散花粉的是柏、榆、杨、柳。
柏科植物花粉很有爆发力,差不多一两天时间就能达到极值,像侧柏、桧柏、龙柏,都是北京常见的柏科植物。柏科植物的致敏性不算很强,因此,中招的人还不算太多。
三月末、四月初,柏科植物退场,漫天飞舞的杨絮和柳絮弥漫京城。杨柳是最古老的城市园林树种。杨树、柳树都是雌雄异株,雄株产生花粉,雌株产生飞絮。有首歌把“柳絮满天飘”作为北京一景。
小桃红 柳絮。
曾有人提议,砍伐又飞花粉又飞絮的杨柳,但杨树是最好的防风沙林带树种,作为城市行道树也是极佳选择,它生长期短,成材快,树冠高而密,可以遮荫也提高城市绿色天际线,全面取缔不现实,只能减少栽种。
四月里,木犀科植物的花粉也弥漫在城市上空,在4月20日前后达到峰值。
杨柳科、木犀科这两种中致敏性的花粉凑在一起,形成了春天喷嚏不断的过敏高峰期。
五月登场的是松科和悬铃木科。松科花期最长,从春到夏都持续飘散,但是,松科植物花粉浓度都很低,致敏性也较弱。
人们以为花粉过敏只是春天爆发,其实秋季更甚,相比之下,春季过敏不过是北京过敏的前奏,重头戏是秋季。
秋季致敏原——葎草。蒿草堪称北京第一大花粉过敏源,同五十年代的屋顶蒿草不同,现在的蒿草主要是郊外防风沙种植的沙蒿属植物。
蒿属植物种类比较多,北京就有好几十种,像蒿草、牧草、葎草、车前草、藜、苋等。葎草就是俗称的拉拉秧。蒿草种类繁多,花粉量也大。可以说,北京花粉过敏病例,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由蒿属植物贡献。
04
—
致敏症状与防治
那花粉致敏原理是什么?
飘散在空气中的花粉,被人吸入口鼻,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反应的,但过敏体质的人在花粉进入鼻腔后,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反应。
1966年,日本石坂公诚夫妇和瑞典的S.G.O.Johannson发现一些人的机体中含有一种对抗外来物质的抗体,叫作IgE的免疫球蛋白,花粉与之结合后,使肥大细胞脱粒释放出过敏介质组织胺,而组织胺又能使机体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引起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及瘙痒。这个反应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过敏”。
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有人分不清花粉过敏和感冒的区别。其实区分感冒和花粉过敏,一个临床特征就行,就是花粉过敏独有的特征:痒。鼻子痒,眼睛痒,皮肤痒,这就是花粉过敏,不痒就是感冒。
花粉过敏是先天体质原因,还是后天获得的?一般说来,过敏体质基于遗传,很多人以前没有过敏史,却突然对花粉过敏。
花粉病体质除了遗传以外,人的生活习惯同样可以造成。比如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过敏病也是吃出来的!
近几年,食物性引发的过敏越来越多,过多食入鸡蛋、肉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喜嗜烟酒等都会激发人体中IgE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使人的身体向过敏体质变化。此外,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和水质的污染,也是导致人们过敏的原因。
由于过敏病症本质上是免疫系统疾病,发现过敏应及时就医,不治疗可能会产生很多更加严重的并发症,诱发心肌炎、肺气肿、胃炎等,乃至引起各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并可能进一步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如果人体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的可能导致人死亡。需要提醒的是,花粉过敏只能预防和控制,无法彻底治愈。
最好的方法是远离花粉源,春天离树远点,夏秋季离草远点,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如果能戴护目镜更好。
选择居住楼层,尽量选择高层,比如六层以上,而且,早上6、7点,下午3、4点,关闭门窗,因为这是一天当中,花粉浓度最高的时候。
还可以口服防过敏药物,涂防晒液,过敏体质的人平时多吃大枣、胡萝卜、金针菇和酸奶,它们含有抗过敏物质。
还有,口罩对新冠病毒是否具有防护作用存在争议,防花粉过敏却是确凿无疑。有花粉过敏体质的,春天戴上口罩是个有效的选择。
相关知识
花粉过敏,“元凶”竟不是鲜花
关注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高峰 元凶多为“风媒花”
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竟然是它们
春季花粉过敏元凶是什么?如何度过花粉过敏季?专家解答→
花粉过敏的“元凶”多是树草 外出需要看天防护
真相:花粉过敏“元凶”多数是树不是花
过敏元凶找到了,不是鲜花,而是......
花粉过敏“元凶”多是树草 外出需看天防护
春季谈花色变?花粉过敏的“元凶”真不是花~
真相了 原来花粉过敏的“元凶”不是花而是树和草
网址: 谁是花粉过敏元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8397.html
上一篇: 很喜欢花但是花粉过敏 |
下一篇: 情人节送花慎防花粉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