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民间故事之公人(6) 会说话的牡丹花

民间故事之公人(6) 会说话的牡丹花

会说话的牡丹


后宫里有一株会讲人话的牡丹花。

她不但会讲话,还会跑。不过为了防止被有心人瞧见,曹玉引仔细地嘱咐过,平日里在她院子里散散步也就罢了,可不要出去抛头露面。

牡丹花就叫牡丹花,她和曹玉引熟起来时后者曾想给她起个闺名儿,结果被拒绝。牡丹说,“我就是牡丹花,任何看到我的人都晓得我是牡丹,干嘛非得像人一样有好多个名儿呢?”


这说的是她曹玉引。曹玉引是皇帝的一个嫔,庆帝后宫佳丽里的一位,侍卫奴婢称她蓉嫔,妃嫔同酋平素姐姐妹妹唤地亲热,加一个玉字。人群里的弯弯绕绕,牡丹当然不解。

曹玉引的秀康宫有些偏,平时皇上去的也不勤。时间久了,玉引难免有些寂寞。与鹤立鸡群的牡丹正好做个伴。也正因有了这个伴,玉引平时不大和人来往,偶尔去请个安罢了。不争宠,低调而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受宠风头正盛的是承嫔,她因为跳得一手好舞,婀娜的身姿备受皇帝喜爱。已经很久没专宠过谁了,皇帝这次似乎是着了迷。日日往她宫里去,好巧不巧的,承嫔就住她隔壁。


承嫔善舞,但看常了独舞未免有些腻歪,皇帝四海寻觅,搜罗了擅琴的乐师,伴舞的舞姬,好一段寻欢作乐的美妙时光。但歌舞歌舞,有舞蹈也得有歌奏。乐坊里养着的乐人声音不够清亮,江湖上有名的乐姬又嫌咬字粗鄙,最重要的是,承嫔乃是天上地下最善舞最特别的女人,自然也要第二美第一会唱的作陪。近侍为投其所好绞尽脑汁,最后还是承嫔的丫环灵机一动:似乎秀康宫的曹玉引蓉嫔擅长唱曲。

但首先被瞧上的,不是曹玉引而是牡丹。

确切的说应该是那一丛牡丹,曾经也称得上是英明磊落的君主大白天搂着承嫔的腰,太后皱了皱眉没说什么,看见他们赏起别的妃嫔宫里的花却发话了,意有所指:“哀家看这牡丹挺不错的。牡丹,给皇帝和承嫔开一个?”


她说的话虽然滑稽,可用的口气反倒认真。周匝的侍从一时不知道该做何反应,饶是最机敏的小太监也愣了愣,脸上堆起的笑倒比春天的花儿盛:“太后娘娘说笑了。嘿嘿,这深秋里的,又是在贵人眼前,就算她能开,承嫔娘娘这妆容这身段不得把这花羞谢了?”

牡丹不乐意了。

她会说人言,自然也能听懂人话。她不屑地动了动叶儿,仍在跪着请安的曹玉引不敢大动作,使劲儿挤眉弄眼地使眼色让她别轻举妄动。可惜,牡丹自是不屑。

她说话了,“不过人间一个太平帝王而已,东君主来了开不开还得看我心情,你算是什么东西?”

周围人听清了得立刻倒吸一口冷气,曹玉引几乎心都停跳了。


牡丹终究是牡丹,再能跑怎么跑得出这皇宫禁苑?她被拔得剩了个根,花被塞了香包,叶儿被剁碎了掺在猫粮里头喂了猫。——人说宫里喂养的黑猫能镇压邪恶。

承嫔因故失宠,圣恩降落在曹玉引身上,她不大高兴。这一日皇帝却要她唱一首家乡的曲。

这曲并非普通小调,曹玉引来自远乡一个衰落了的小国,那小国的王喜好舞乐灭了国,是以这词是讥讽之调,有亡国之象。皇帝要她唱这个,是为了彰显他气运所钟,庆朝不怕这个。却难为了曹玉引,国仇家怨,岂能拿来作乐?

牡丹剩下的根茎偷溜出来找她。曹玉引说她不想唱——或许她还小初入宫时会讨皇帝欢喜唱一个,这几年却沾染了牡丹的性子。牡丹曾几次问她为什么要年纪轻轻委身深宫,嫁给一个见不了几面的男人,曹玉引第一次听到时心里暗笑,她一个民女是攀高枝,怎么能叫委身?第二次听到时她沉默,第三次她心里也自问,为什么?


牡丹不愿听谁命令开,就算是神是东君,她的年华也不该交付给谁,即使那人万人之上。她怕什么?她为什么怕?一株宫里供养的牡丹,为人赏玩,轻易就被折了讨谁欢心,她一个妃嫔,不也像这花草,脆弱卑微?

承嫔受宠有十月,连日舞蹈脚扭,摔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圣宠便像初春的积雪,被太阳一照就消融得无影无踪。曹玉引听着隔壁不再笑语充盈,很难不以之为前车之鉴。

她决定跑。

她成功了。


那日恰好有人行刺。皇帝身死。因为牡丹跑来秀康宫,跑到宠臣的冠上拼了全力开了花。

繁盛,壮美,这株有些灵力的小牡丹燃尽了自己,伪装成盛世之像,众人注目赞叹。一时无人防备,反而被刺客抓了空子。

皇帝死了,大乱。曹玉引跟着一个侍从跑出宫门,她问他为什么帮她,他说他们来自同一个故乡,身如浮萍却有节气,理应相助。

相关知识

民间故事之公人(6) 会说话的牡丹花
关于花的民间故事3个
文物会说话
花的民间故事
桂花民间故事传说
植物真的会说话吗?
桂花的民间故事传说(6页)
“会说话”的“花语墙”
花的民间故事传说.docx
会帮你养花还能说话,这款“会思考”的花草监测仪很有自己的想法

网址: 民间故事之公人(6) 会说话的牡丹花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8888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菊花玫瑰花的花语和寓意解析
下一篇: 牡丹花花语及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