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以来,根据植物对光周期长短的不同反应,采取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从而控制花期。 从20世纪50年代起,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始应用于花期控制。 到20世纪70年代,花期控制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方法也层出不穷。 现代花卉业对园林植物的花期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园林植物花期的早晚直接影响到其上市时间、商品价值、品种培育等方面。 近年来花期控制已成为现代花卉生产栽培的一项核心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们在生产上常用到的有光照调节、温度调节、生长激素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的调节。 花期调控 长日照处理、短日照处理。颠倒昼夜。 具体操作有长日照处理,用人工补光的方法,延长每日连续光照时间,达到12h以上,可使长日照花卉在短日照季节开花。 还有短日照处理,用黑色遮光材料在白昼两头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加长黑夜,可促使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开花。 还有短日照处理,用黑色遮光材料在白昼两头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加长黑夜,可促使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开花。 花期调控 增加温度。 但加温处理必须是成熟的植株,并在入冬前已形成花芽,否则不会成功。进行加温促成栽培的时候,首先要确定花期,然后再根据花卉的特性确定提前加温的时间。 花期调控 还有的花卉需要降低温度的处理,在早春气温回暖之前,对于休眠的春季开花花卉给予1-4℃ 的低温,使休眠期延长,开花期延迟。 根据需要开花的日期、开花的种类及气候条件,确定降温培养至开花所需的天数,然后确定停止低温处理的日期。 降温处理管理方便,开花质量好,延迟花期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各种耐寒、耐荫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都可采用。 应用生长激素处理花卉,对于调节花期具有显著的效果。 解除休眠提早开花。 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 花期调控 播种、修剪、摘心及水肥管理等。 根据花卉习性,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处理。 对于水肥的调节,可以人为地控制水分,可使花卉强迫休眠;于适当时期供给水分,则可解除休眠,使其发芽、生长、开花。 花期调控 感谢观看
相关知识
4其它服务管理规定
智慧景区、公园、园林智能化方案
花卉产业综合体(鲜花港)的发展及规划设计——以常州武进原江南花都花卉产业园(高科花圃)为例
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
花?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插花花艺手绘从入门到精通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DB5101
矿山生态修复行业分析报告
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花卉种植面积到达194万亩
DB5101 T 106
网址: (4.7.1)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2722.html
上一篇: 铁花梨是什么木 |
下一篇: Genome Biolog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