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蔬菜抗旱减灾措施有哪些?

蔬菜抗旱减灾措施有哪些?

蔬菜

1.加强在田蔬菜管理

当前在田蔬菜主要有平原的速生叶菜、丝瓜、豇豆等耐热蔬菜,以及山地茄子、黄瓜、菜豆、茭白等,一是要采用遮阳措施。高温天气提倡采用遮阳网覆盖挡强光、挡强紫外线、降高温等保护措施,防止高温灼叶,减轻不利影响,提高品质,延长应市时间。二是加强通风降温。

修剪下部老叶,增加通风量,达到防病降温的目的。有条件的采取剪枝复壮、翻花等技术措施,避开高温,错开产品上市季节,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三是畦面覆盖,巧补肥水。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则,有条件的采用喷滴灌设施,于清晨、傍晚适时灌溉,补充肥水。

2.加强秋菜播种育苗管理

现在是花椰菜、茄果类、瓜类等秋菜播种的关键时期,应适期播种,以控为主,促控结合,防止幼苗徒长,培育适龄壮苗。

一是苗床地全面遮阳网、防虫网覆盖,防止幼苗灼伤与害虫危害。出苗约30%后可视气候逐渐减少覆盖时间,莴苣、芹菜等发芽势弱的蔬菜种子,可在畦面覆盖遮荫物,出苗后及时除去。

二是尽量保持土壤湿润状态,除每天早晚浇水外,可间隔3-5天于傍晚浇灌一次跑马水,有条件的应采用微喷灌技术进行降温、增湿,用风扇增强通风,改善蔬菜秧苗生长环境。三是采用穴盘和持水性好的轻型基质育苗,注重磷、钾肥用量,控制氮肥用量,以防幼苗徒长,提高秧苗质量。

3.加强换茬蔬菜田间管理

目前正值平原蔬菜换茬季节,一是要及时清除上茬作物的残余植株。清理及沟、渠、路边的杂草,并利用高温有利天气,采取翻耕晒土、灌水浸田、高温闷棚(棚内70℃以上)等土壤消毒处理的方法,降低土壤中盐、病、虫、草源基数,确保下茬蔬菜生产的土壤安全。二是大棚芦笋要适期清理衰老的春母茎,清除杂草,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傍晚过水,消灭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在地下的幼虫,降低残留虫口密度,并对大棚进行一次全面杀菌工作,压低病虫害基数,重新进行养母茎。

4.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蔬菜虫害多发,应大力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昆虫性诱剂、色板等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和高效低毒农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使用量,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做好蔬菜育苗防病治虫工作,特别由虫害传播病毒病防治。同时要注意用药安全,在早晚温度低时喷药,防止植株药害和人员中暑和农药中毒。由于目前已处于台风高发期,各地还要有针对性做好防台防汛等减灾工作。

 

2024年黑龙江秸秆还田作业多少万亩?

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进入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周期以来,全省加快组织秸秆还田离田利用。那2024年黑龙江秸秆还田作业多少万亩?一、2024年黑龙江秸秆还田作业多少万亩?截至10月20日,全省秸秆已还田作业7938.95万亩,占秋季秸秆还田计划的56.38%,较上一日增加485.95万亩;全省秸秆已离田作业715.66万亩,占秋季秸秆离田计划的18.7%,较上一日增加64.29万亩。黑龙江是粮食生产大省,同时也是秸秆资源大省,每年秸秆产生量9000万吨左右,可收集量7700万吨左右,占全国1/10左右,占东北三省一区的40%以上。近年来,黑龙江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黑土耕地保护、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坚持总结经验、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4年稳定在95%以上。从2017年开始,我省连续8年以下发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是省级财政持续给予秸秆综合利用资金支持,有力保障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2024年,综合专家意见和基层调研反馈的情况,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采取“先实施、后补助”的方式,在保持政策总体连续性的同时,对部分补贴方向及补贴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拟对玉米秸秆全量翻埋还田、全量松耙碎混还田作业;水稻秸秆全量翻埋还田、全量旋耕还田、全量原位搅浆还田作业,给予政策支持。强化组织推动。我省建立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工作机制,成立联合指挥部,持续强化“每日调度、每日研判、每日报告”工作措施。省级组建2024年秋冬季全省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督导巡查组,省农业农村厅成立11个“三农”重点工作指导组,各市地成立工作检查组,通过督导检查、工作指导,有效传导压力,压实各级“田长制”管理责任,督促各地加快秸秆还田离田进度,一体推进秋收、秋整地、秸秆还田离田作业工作,最大限度做到“黑色越冬”。强化技术指导。我省印发《2024年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南》《2024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秋收秋整地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科学布局全省秸秆还田作业模式区域,因地制宜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模式,规范留茬高度和粉碎长度,规范秸秆打包离田作业标准。发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各级农机、农技、能源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和作业主体严格落实秸秆还田离田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各地结合实际,通过组织开展观摩学习、实训操作和田间课堂等方式,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和服务,让农民亲眼看到秸秆还田、“黑色越冬”的显著效果。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营造秸秆综合利用浓厚舆论氛围。各地通过发放“致农民一封信”“技术明白纸”“一张宣传单”“一个通告”等多种方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帮助农民算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生态效益账,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不露天焚烧秸秆,增强保护黑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宣传补贴政策,让广大农民和作业主体知道补贴方向和标准。引导广大农民在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同时,自觉履行耕地保护责任和义务,自觉增加耕地地力保护投入,逐步降低对政策资金的依赖。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及时总结、深入发掘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科学还田速度快、离田利用效果好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讲好秸秆综合利用故事。

农业快讯2024-10-2339阅读

相关知识

抗旱的措施有哪些,抗旱的花卉有哪些
苗木抗旱保苗措施
农业抗旱救灾技术管理措施,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政府,管理公开,回应关切
推广蔬菜抗旱实用技术
重庆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做好当前农机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抗旱】持续高温无雨,花椒要采取哪些抗旱措施?
白粉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抗旱草花有哪些
这份农业抗旱宝典,请您收藏
产业技术体系力量支持海南防风减灾和复工复产

网址: 蔬菜抗旱减灾措施有哪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325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高温绿化抗旱“两头班”,呵护花草
下一篇: 花生抗旱减灾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