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聚焦乡村振兴】花官镇: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花官镇: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来源:广饶发布)

“土地者,民之本也。”曾经“种啥啥不行”的盐碱地,如今绽放“新传奇”,果蔬飘香,一幅生态田园美景,如诗如画,奏响了土地高效利用的“绿色”富农惠民曲。

经过多年努力,花官镇跻身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蒜业十强乡镇、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联系点、省级产业园区和小城镇融合发展示范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行列。“调结构、育品牌、促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建设产业强镇,是促进花官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花官镇党委书记许志国说。

1

调结构

特色产业迸发新活力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曾经是花官镇土地盐碱化的真实写照。“面对土地盐碱化的现状,近年来,花官镇通过农田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推广地膜覆盖、引黄河水压碱、深挖沟渠排碱、配方施肥等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土地盐碱化大幅度降低、土地产出大幅度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了全镇总耕地面积的75.8%,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官镇副镇长谢东杰说,通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粮经比,改变单一的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结构,蔬菜、肉食鸡、食用菌等特色种养加工产业已发展成为花官镇的特色优势产业。

“我承包了四个大棚,新引进的西红柿品种抗盐碱、甜度高、口感好。”在新星蔬菜种植园里,种植户杨云男正在采摘西红柿,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如果自己建设这四个棚的话最少要100万元,现在由政府出资建设,我们负责种植管理,感觉心里更踏实了。”杨云男说。坐落于花官镇草桥北村的新星蔬菜种植园,占地200余亩,建有温室大棚22个,由政府出资建设,承包给农户进行统一管理,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与新星蔬菜种植园相邻的绿驰热带水果园,主要从事铁皮石斛和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的种植销售、技术服务、科普研学、采摘旅游业务,占地面积160亩,建有温室大棚16个,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我们已有黄龙、密炫龙、红香龙三个品种7000株火龙果幼苗出口到美国奥兰多地区,其中的红香龙是我们果园自己嫁接培育的品种,一年能成熟10批左右。”绿驰热带水果园总经理靳双进介绍。

新星蔬菜种植园和绿驰热带水果园只是花官镇果蔬种植区的一部分,是花官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的一个缩影。

花官镇以明确的支撑政策和奖补措施,规划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田高效种植区、高新蔬菜园区、果蔬种植区、观光文旅带等特色产业区,依靠特色种养,努力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依靠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业的最大增值。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方式,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0.5%。目前,花官镇建有富硒大蒜种植区3万亩,大蒜恒温保鲜存储能力达到1.8万吨,日加工大蒜产品30吨;建有规模肉鸡养殖场60个,存栏肉鸡240万只,年孵化鸡苗5000万只,年加工肉鸡能力达到3500万只,年加工熟制品能力18000吨。全镇大蒜、肉食鸡产业产值达到2.86亿元,大蒜、肉食鸡加工业产值达到2.64亿元。

2

育品牌

科技加持激发新动能

走进花官镇温恒家庭农场西瓜大棚内,一个个西瓜挂在粗壮的藤上,放眼望去,尽是苍翠的绿色,生机盎然。“目前,第一批日本2k小西瓜已经成熟,这个品种的西瓜皮薄、糖分高,预计产量3万斤,采取订单销售模式,销售额预计20万元。”温恒家庭农场负责人温云强说,“现在棚里枝繁叶茂、瓜果飘香,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呢。”为了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适合作物生长的沃土,温恒家庭农场与山东省农科院建立合作关系,使用稻壳、鸭粪、蘑菇菌渣对碱性土壤进行改良,架设排水管线排碱,引入水肥一体、智能温控设施,解决了盐碱地种植品种少、产量低的问题。同时,采用碳氢核新型功能性液体肥料,将其喷洒在空气中,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并富集在植物茎叶周围供作物吸收,从而起到强化光合作用,提高光合速率,提高、加强作物生长和物质积累的功能。1亩地只需要2毫升碳氢核肥,省工省力的同时,能提高产量30%,而且水果口感好、甜度高,还减少了化肥的使用。

瓜果飘香离不开科技加持。花官镇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努力提升农业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效益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以科技助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像温恒家庭农场使用的智能温控、水肥一体技术已普及全镇大棚果蔬种植。花官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了大蒜研发中心,对现有大蒜蒜种进行脱毒,建设大蒜育种中心300亩、示范基地1000亩,并将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商品有机肥、水肥一体、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标准化操作规范在全镇大田农业中推广。同时,推广普及一体化收割机、大蒜播种机等智能农业机械,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全镇农业机械化利用率达98%。“一台大蒜播种机工作1天相当于30个人1天的工作量。”广饶县宏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会员介绍。

科技化、标准化、安全化规范的推广应用,提升了该镇农产品品质,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发展。目前,花官镇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7个、有机食品认证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著名品牌2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

3

促融合

产业升级催生新效益

花官镇肉食鸡生产龙头企业山东华誉集团,采取“龙头+养殖场+农户”,统一提供鸡苗、饲料、药品、技术、回收成鸡“五统一”的经营模式,辐射周边4个市、8个县区、39个乡镇,带动肉鸡养殖从业人员4000多户。围绕产业链从事交通运输、物资供应人员达1500多人。企业生产的冻肉鸡、熟制品等肉鸡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远销国外,以此带动肉鸡产业从单一生产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转变,形成鸡苗孵化、饲料生产、毛鸡屠宰、肉鸡加工、生产技术服务的肉鸡全产业链条,集聚起肉鸡产业产加销、贸工农融合发展的新优势。

依托该镇大蒜协会、大蒜加工流通协会,花官镇以大蒜经纪人、大蒜种植大户、大蒜存储户为骨干,组建了14家大蒜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建起农民与政府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沟通的桥梁、联系的纽带、服务的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民单门独户办不了的事情,提高了大蒜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合作社内实行种、肥、药、储、销“五统一”服务,直接辐射农户6300余户,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产品效益,群众人均增收1200多元。

“五一”期间,广饶县宏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家农机合作社,仅用5天时间,就出动无人机120架次,完成了全镇8.6万余亩小麦的病虫害喷药全面防治。“合作社日作业能力耕地达3000亩、统防统治作业面积达15000亩、收获作业面积达2000亩,托管土地17000亩,流转土地1240亩。”田会员说。依靠一体化农业服务,该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土地经营的规模化,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收入。

在花官镇,像广饶县宏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30多家,其中,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家庭农场37家。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涵盖了大蒜生产加工及销售、农业机械服务、农资服务、畜禽养殖、蔬菜种植、粮食种植、食用菌种植等多个领域。花官镇通过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仓储加工、电商物流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初步实现了以大蒜和肉鸡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

通讯员:任树海

编 辑:张淑婷

编 审:黄甜甜

监 审:王军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门源县东川镇:“多元化”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发力
东至:小小“药菊”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谢岗镇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霍山县但家庙镇花石嘴村:洋甘菊香采摘忙 乡村振兴有希望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东陂镇:花卉产业为乡村振兴添香增色
云南:以花为媒 筑梦乡村振兴
昌乐:挖掘文化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网址: 【聚焦乡村振兴】花官镇:特色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5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九江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周君花:倾情
下一篇: 苹果花“开”出新农业新希望 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