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国的民俗景观——广州迎春花市
享誉全国的民俗景观——广州迎春花市
宝盖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四季如花,繁花似锦,素有花城之称。广州人爱花,喜欢种花、养花、赏花,平常如此,逢年过节更甚。每年岁末,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三十晚,都要连续三天举办规模盛大的迎春花市。届时全城男女老幼都去观赏娱乐一番,“逛花市,行大运”成为广州人过年的习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发源地是广州市最中心繁华的地方——财政厅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花、赏花的雅兴不断增长,花市的场所也逐渐增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上世纪60年代,广州花市有6个,分别在全市各主要街道上。节前一周左右,这些街道就已经停止车马通行,有关部门开始为花农搭售花的棚架摊档。花棚有点像马戏团的看棚,一层层衔接而上,不过它不是圆的,而是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花市正式开始时,十里花街张灯结彩,喇叭里播放着轻快的广东音乐,人们看花、买花,川流不息,日夜不分,花农吃住都在花市。除夕之夜,花市达到高潮,那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水泄不通。买了花的人,只好把花束高高举起,或者把一盆盆金桔、盆景托在肩上,随着人流,缓缓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6个花市不断扩充,除每个区有一个中心花市外,几十个农贸市场都设有花档,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此外,市内八大公园同时举办迎春花会,展出花卉、果木、盆景,花色品种很多。除常见的桃花、菊花、芍药之外,还有名贵的朱砂莲、日本牡鹃、荷兰郁金香、双色果等。游花街的人中,除国内游客外,还有许多外国人。 特别是近几年,“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已经成为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在广州过年,最不容错过的就是逛花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两年因疫情影响,迎春花市按照“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原则,进行全网多渠道销售。今年全面恢复了传统花市,各个花市还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开放时间。当《好一朵迎春花》、《步步高》的音乐声从各个花市飘出的时候,市内便涌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个时候的花市是五彩缤纷的花海,各种花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人们怀揣着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走进花市,尽兴饱览各个花档的鲜花。花市内人头涌动,热闹非凡,各个花档的老板热情地向过往游客介绍着自己的花束,分享养花的小技巧,让人感受到花市的人情味和温馨氛围。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各式鲜艳夺目的时花、盆桔,还能淘到各种有趣的贺年摆设式玩具,把家里装点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人买年花讲究一个好意头。较为讲究的家庭,春节必备桃花、金桔、水仙,还有菊花、芍药、剑兰、银柳之类。其中,拣一枝靓桃花最为重要。桃花是年花的大热品种,因为借桃花运的“运”字,有时来运转之意。再说,“一树桃花满庭春”,一枝靓桃花插在庭里,满树桃花,挂上节日彩灯,披上绿绸杏带,会增添不少春色。金桔中的“吉”字,象征大吉大利,也是家家必备的,寓意来年吉祥如意。其实,现在大多数人已不迷信,只是把它当作艺术的对象来欣赏罢了,一棵不过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树上,长满了金灿灿的果实,青枝绿叶,妸娜婆娑,谁不喜爱?此外,水仙花应时而开,象征花开富贵。这几种花是很多家庭的必备年花。同时,捎上几枝银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财源兴旺的祈盼。另外,还有许多与财运有关的。比如,猪笼草,含”猪笼入水“之意,意味着财源广进;发财树,望文生义,意味着发财有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花市上除了传统的金桔、桃花、菊花、水仙、大丽花等,近些年又涌现了许多洋花,如大花蕙兰、蝴蝶兰、郁金香、日本杜鹃等多种名花瑞草。其它杂花的选插则随各人所好,但搭配也是相当讲究的。现在的花市,鲜花品种繁多,价格不菲,一支鲜花十几元,一盆兰花要几百元。所以花市看花赏花的人多,买花的人并不很多,只是买几支鲜花表示一下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逛花市的最佳时间是除夕晚上。全家欢聚一堂早早吃过年夜饭后,再一起去逛花市。由于除夕前半个月,许多路边设有临时花档,家里需要摆放的年花大多已经提前买好,除夕逛花市更多是全家人一起去感受过年的氛围。小孩子买个风车,吃一碗萝卜牛腩,大人们观赏一下平时不常见的花卉。同时,这个时候花农们准备收档回家,一些花会降价甩卖,这时候逛花市,时常会有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广州迎春花市始终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创新。近些年的迎春花市迎来了全新面孔——AI花市,有的花市开设了AI花市档口,可以扫码买年花。今年的迎春花市又增添了三个新鲜事:一是15万盆荷泽牡丹在花市惊艳亮相,吸引众多市民拍照询问。二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珍稀名芳首次亮相天河花市,让群众增添赏花雅趣。三是市民和广大游客可在相关媒体平台、公众号上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心仪”、“最有年味”、“最具创新”的花市,促进市民与花市组织者的互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个花市的牌楼设计都独具匠心,今年各个牌楼的设计龙味十足,有很多的精彩。越秀区的西湖路花市延续“百年花市,源于越秀”的历史传承,主牌楼以著名的拱北楼为主体造型,飞檐斗拱,古色古香,气势恢宏,正中悬挂“龙门”匾额,有鱼跃龙门的寓意。天河区的体育中心花市主题为“花漾天河年味龙”,牌楼南低北高,呈立体椭圆形,如空中盘旋的巨龙,牌楼的八方柱上写满了广州俚语“要乜有乜”,“捞乜都掂” “掂过碌蔗”,充分展现了广府民俗节庆气氛。荔湾区的荔湾路花市采用南北双牌楼设计,南牌楼造型以陈家祠牌楼为原型,打造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岭南风格,牌楼上的22个灯笼,寓意荔湾区22个街道为全区三大平台的发展保驾护航。北牌楼门头设有透明网屏播放主视觉动画,在科幻造型上结合了龙角的创意体现龙年元素。南北呼应,传统、现融合,展现花开荔湾的美好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迎春花市作为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呈现了古老的岭南春节习俗,迎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是广州市民的一场嘉年华。迎春花市的规模逐渐扩大,花市越来越繁荣,市民购买年花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2月7日</span></p> 相关知识
享誉全国的民俗景观——广州迎春花市
2024年广州迎春花市(时间+地点)一览表
广州迎春花市,广州人过年不买花不算过年
论广州“迎春花市”文化底蕴的发掘
2017广州过年等您来! 2017广州迎春花市节庆活动新闻发布会12月19日举行
非遗展示、水上花道、怀旧花市……广州迎春花市回归
2023年广西迎春花市拉开帷幕
广州迎春花市的历史传奇
2023广州花市有哪些花?
传统花市回归!广州11区公布2023年迎春花市安排
网址: 享誉全国的民俗景观——广州迎春花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9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