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作 者: 李绍佳
导 师: 吴少华; 陈发兴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关键词: 枇杷花 香气成分 精油
分类号: TQ6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2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试验于2010-2011年进行,以枇杷花为试材,对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枇杷的花香气成分、枇杷花精油不同提取工艺及精油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对不同时期(以解放钟为供试品种)枇杷花成分进行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枇杷花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组分数量及具体种类都发生复杂的变化。花苞期由23种香气组成,到盛花期增加到30种,未花期则36种主成分构成。各个时期中的主要组分具体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花蕾期中主要由酸类57.47%、烷烃类9.88%、脂类8.30%、醇类2.84%等;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乙酮酸,占香气成分的57.28%,其次为四十四烷6.93%,3-环戊基丙酸癸脂3.6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11%等。盛花期中主要由烷烃类57.72%、脂类28.96%等组成;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二十八碳烷,占香气成分的32.02%,其次为二十七烷20.11%,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18.1%,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6.69%等。而枇杷末花期中主要由烷烃类29.99%、醛类19.96%、脂类16.66%、酸类11.34%等;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甲醛,占香气成分的19.96%,其次为二十八碳烷16.76%,二十一烷9.53%,硬脂酸7.64%,亚油酸乙酯6.42%,邻苯甲二酸二丁酯5.48%等。2.对不同品种(早钟6号、长红3号、解放钟)枇杷花成分进行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主要组分类别相似,但各种具体组分差异很大。三个品种组分中,脂类和烷烃类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分别达到72.27%、68.34%和86.68%;但三个品种具体组分差异很大,在分别鉴定出的27、29、30成分中,三者共有的组分只有2种,分别是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和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早钟6号与长红3号共有的组分有3种,分别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八甲基-1,17-二氢氧基九硅氧烷;早钟6号与解放钟共有的组分有3种,分别是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四十四烷;长红3号与解放钟共有组分只有一种,为角黄素。剩余的其他组分皆不相同,差异很大。3.对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建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液料比20:1。同时对有机溶剂提取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枇杷花精油中共分离出44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成分总面积的96.74%,主要由烷烃类54.92%、酸类30.26%、萜烯类2.64%、酮类1.58%、脂类0.82%等组成;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二十九烷,占精油成分的24.24%,其次是二十八碳烷18.84%,十八碳-9,12,15-三烯酸17.33%,十六酸10.05%,17-三十五碳烯2.61%等。4.对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建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为10L/h。同时,对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枇杷花精油中共分离出37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成分总面积的72.88%,主要由醇类34.51%、酸类16.25%、烷烃类3.38%、脂类2.02%、萜烯类1.58%等组成;相对含量最高的皮质醇,占精油成分的34.37%,其次是正十四碳酸15.39%,十七烷3.3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萜品油烯1.45%等。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第一章 研究进展  13-21
  1 花香  13-16
    1.1 花香固相微萃取分离研究  13-14
    1.2 花香成分分析  14-15
      1.2.1 萜类化合物  14
      1.2.2 苯型烃与苯丙素类  14
      1.2.3 脂肪酸衍生物  14-15
    1.3 花香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15-16
      1.3.1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15
      1.3.2 苯型烃与苯丙素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15
      1.3.3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化合物合成途径  15-16
  2 精油  16-19
    2.1 植物精油的应用  16-17
      2.1.1 抗菌抑菌作用结局  16-17
      2.1.2 抗癌、抑制各类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17
      2.1.3 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  17
      2.1.4 植物精油其他生物活性作用  17
    2.2 植物精油成分  17-18
    2.3 植物精油提取  18-19
      2.3.1 压榨法  18
      2.3.2 有机溶剂萃取法  18
      2.3.3 水蒸气蒸馏法  18-19
      2.3.4 超临界流体萃取  19
  3 枇杷花研究现状  19
  4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9-21
    4.1 研究内容  19-20
      4.1.1 不同时期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19-20
      4.1.2 不同品种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20
      4.1.3 有机溶剂提取枇杷花精油工艺优化及 GC-MS 分析  20
      4.1.4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提取枇杷花精油工艺优化及 GC-MS 分析  20
    4.2 研究目标  20-21
第二章 不同时期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21-32
  1 材料与方法  21-22
    1.1 材料  21
    1.2 仪器  21
    1.3 SPME 取样  21
    1.4 GC-MS 分析  21-22
  2 结果与分析  22-31
    2.1 枇杷花苞的香气组分  22-25
    2.2 枇杷花盛花的香气组分  25-28
    2.3 枇杷花末花朵的香气组分  28-31
  3 讨论  31-32
第三章 不同品种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32-36
  1 材料与方法  32
    1.1 材料  32
    1.2 仪器  32
    1.3 SPME 取样  32
    1.4 GC-MS 分析  32
  2 结果分析  32-35
  3 讨论  35-36
第四章 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条件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36-45
  1 材料与方法  36-37
    1.1 材料与试剂  36
    1.2 主要仪器  36
    1.3 试验方法  36-37
      1.3.1 材料预处理  36
      1.3.2 提取方法  36
      1.3.3 单因素试验  36-37
      1.3.4 正交试验  37
      1.3.5 枇杷花精油 GC-MS 分析  37
  2 结果与分析  37-43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7-39
      2.1.1 液料比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7-38
      2.1.2 萃取温度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8-39
      2.1.3 浸提时间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9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9-40
    2.3 枇杷花精油成分分析  40-43
  3 讨论  43-45
    3.1 不同因素对有机溶剂萃取精油的影响  43-44
    3.2 有机溶剂萃取对枇杷花精油的影响  44-45
第五章 超临界 CO_2萃取枇杷精油条件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45-55
  1 材料与方法  45-46
    1.1 材料  45
    1.2 主要仪器  45
    1.3 试验方法  45-46
      1.3.1 材料预处理  45
      1.3.2 提取方法  45
      1.3.3 单因素试验  45-46
      1.3.4 正交试验  46
      1.3.5 枇杷花精油 GC-MS 分析  46
  2 结果与分析  46-53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46-49
      2.1.1 萃取温度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6-47
      2.1.2 萃取压力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7-48
      2.1.3 CO_2流量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8
      2.1.4 萃取时间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8-49
    2.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9-51
    2.3 枇杷花精油成分分析  51-53
  3 讨论  53-55
    3.1 不同因素对超临界 CO_2萃取精油的影响  53-54
    3.2 超临界 CO_2萃取对枇杷花精油组成的影响  54-55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55-58
  1 论文总结  55-57
  2 研究展望  57-58
参考文献  58-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我国烤烟烟叶果胶、纤维素含量分布特点及对评吸品质的影响,S572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植物精油对草莓和杨梅果实保鲜的作用及机理研究,S667.6 枇杷花醇提物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植物精油、硅藻土及结合处理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控制作用,S379.5 枇杷花主要营养成分、酚类物质及其干燥工艺研究,TS272.5 超临界CO_2技术对哈密瓜汁风味及品质影响的研究,TS255.1 不同水平麝香草酚和莫能菌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S827.5 枇杷花药材质量标准研究,R282.71 民间用药枇杷花的有效性评价研究,R285.5 7种百里香精油的化学型及其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S573.9 植物精油及其它活性成分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影响的研究,S823 M公司精油护肤品营销策略研究,F274 紫苏精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生物活性及酶活力的影响,S435.132 早熟苹果品种软化机理的初步研究,S661.1 欧李果实香气成分分析及理化特征指标的研究,S662.5 琯溪蜜柚皮中精油提取及色素分离工艺研究,TQ914.1 寄主植物信息化学物质鉴定及其对绿盲蝽的引诱作用,S433 蟹肉风味的研究,TS254.1 枇杷花提取物抑菌作用及相关有效成分研究,S667.3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S667.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香料及化妆品工业 > 天然香料 > 植物香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相关知识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4种兰花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杂交兰[黄金小神童]花朵精油成分分析
栀子鲜花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晚香玉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几种鲜花芳香水化学成分分析及吸附分离研究
玫瑰精油成分及功效 如何使用玫瑰精油
天然茉莉、菊花精油香气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垂丝海棠花蕾和花挥发性成分研究
真薰衣草精油和苦水玫瑰精油的安全性及功效性研究

网址: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02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饲用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 玫瑰花精油的提取及日常应用研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