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于2010-2011年进行,以枇杷花为试材,对不同时期、不同品种枇杷的花香气成分、枇杷花精油不同提取工艺及精油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对不同时期(以解放钟为供试品种)枇杷花成分进行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枇杷花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组分数量及具体种类都发生复杂的变化。花苞期由23种香气组成,到盛花期增加到30种,未花期则36种主成分构成。各个时期中的主要组分具体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花蕾期中主要由酸类57.47%、烷烃类9.88%、脂类8.30%、醇类2.84%等;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乙酮酸,占香气成分的57.28%,其次为四十四烷6.93%,3-环戊基丙酸癸脂3.6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11%等。盛花期中主要由烷烃类57.72%、脂类28.96%等组成;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二十八碳烷,占香气成分的32.02%,其次为二十七烷20.11%,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18.1%,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6.69%等。而枇杷末花期中主要由烷烃类29.99%、醛类19.96%、脂类16.66%、酸类11.34%等;相对含量最高的是苯甲醛,占香气成分的19.96%,其次为二十八碳烷16.76%,二十一烷9.53%,硬脂酸7.64%,亚油酸乙酯6.42%,邻苯甲二酸二丁酯5.48%等。2.对不同品种(早钟6号、长红3号、解放钟)枇杷花成分进行GC-MS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品种的主要组分类别相似,但各种具体组分差异很大。三个品种组分中,脂类和烷烃类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分别达到72.27%、68.34%和86.68%;但三个品种具体组分差异很大,在分别鉴定出的27、29、30成分中,三者共有的组分只有2种,分别是4-甲氧基苯甲酸乙酯和3-乙基-5-(2-乙基丁基)-十八烷,早钟6号与长红3号共有的组分有3种,分别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十八甲基-1,17-二氢氧基九硅氧烷;早钟6号与解放钟共有的组分有3种,分别是十六酸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四十四烷;长红3号与解放钟共有组分只有一种,为角黄素。剩余的其他组分皆不相同,差异很大。3.对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建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50℃、液料比20:1。同时对有机溶剂提取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枇杷花精油中共分离出44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成分总面积的96.74%,主要由烷烃类54.92%、酸类30.26%、萜烯类2.64%、酮类1.58%、脂类0.82%等组成;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二十九烷,占精油成分的24.24%,其次是二十八碳烷18.84%,十八碳-9,12,15-三烯酸17.33%,十六酸10.05%,17-三十五碳烯2.61%等。4.对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工艺进行优化,并创新性建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h、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为10L/h。同时,对超临界CO2萃取枇杷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枇杷花精油中共分离出37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占总挥发成分总面积的72.88%,主要由醇类34.51%、酸类16.25%、烷烃类3.38%、脂类2.02%、萜烯类1.58%等组成;相对含量最高的皮质醇,占精油成分的34.37%,其次是正十四碳酸15.39%,十七烷3.3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2%,萜品油烯1.45%等。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第一章 研究进展 13-21
1 花香 13-16
1.1 花香固相微萃取分离研究 13-14
1.2 花香成分分析 14-15
1.2.1 萜类化合物 14
1.2.2 苯型烃与苯丙素类 14
1.2.3 脂肪酸衍生物 14-15
1.3 花香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 15-16
1.3.1 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15
1.3.2 苯型烃与苯丙素类化合物合成途径 15
1.3.3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化合物合成途径 15-16
2 精油 16-19
2.1 植物精油的应用 16-17
2.1.1 抗菌抑菌作用结局 16-17
2.1.2 抗癌、抑制各类肿瘤细胞生长作用 17
2.1.3 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 17
2.1.4 植物精油其他生物活性作用 17
2.2 植物精油成分 17-18
2.3 植物精油提取 18-19
2.3.1 压榨法 18
2.3.2 有机溶剂萃取法 18
2.3.3 水蒸气蒸馏法 18-19
2.3.4 超临界流体萃取 19
3 枇杷花研究现状 19
4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19-21
4.1 研究内容 19-20
4.1.1 不同时期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19-20
4.1.2 不同品种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20
4.1.3 有机溶剂提取枇杷花精油工艺优化及 GC-MS 分析 20
4.1.4 超临界 CO_2萃取技术提取枇杷花精油工艺优化及 GC-MS 分析 20
4.2 研究目标 20-21
第二章 不同时期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21-32
1 材料与方法 21-22
1.1 材料 21
1.2 仪器 21
1.3 SPME 取样 21
1.4 GC-MS 分析 21-22
2 结果与分析 22-31
2.1 枇杷花苞的香气组分 22-25
2.2 枇杷花盛花的香气组分 25-28
2.3 枇杷花末花朵的香气组分 28-31
3 讨论 31-32
第三章 不同品种枇杷花香气成分分析 32-36
1 材料与方法 32
1.1 材料 32
1.2 仪器 32
1.3 SPME 取样 32
1.4 GC-MS 分析 32
2 结果分析 32-35
3 讨论 35-36
第四章 有机溶剂萃取枇杷花精油条件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36-45
1 材料与方法 36-37
1.1 材料与试剂 36
1.2 主要仪器 36
1.3 试验方法 36-37
1.3.1 材料预处理 36
1.3.2 提取方法 36
1.3.3 单因素试验 36-37
1.3.4 正交试验 37
1.3.5 枇杷花精油 GC-MS 分析 37
2 结果与分析 37-43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7-39
2.1.1 液料比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7-38
2.1.2 萃取温度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8-39
2.1.3 浸提时间对枇杷花精油提取的影响 39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9-40
2.3 枇杷花精油成分分析 40-43
3 讨论 43-45
3.1 不同因素对有机溶剂萃取精油的影响 43-44
3.2 有机溶剂萃取对枇杷花精油的影响 44-45
第五章 超临界 CO_2萃取枇杷精油条件优化及精油成分分析 45-55
1 材料与方法 45-46
1.1 材料 45
1.2 主要仪器 45
1.3 试验方法 45-46
1.3.1 材料预处理 45
1.3.2 提取方法 45
1.3.3 单因素试验 45-46
1.3.4 正交试验 46
1.3.5 枇杷花精油 GC-MS 分析 46
2 结果与分析 46-53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46-49
2.1.1 萃取温度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6-47
2.1.2 萃取压力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7-48
2.1.3 CO_2流量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8
2.1.4 萃取时间对枇杷花提油量影响 48-49
2.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49-51
2.3 枇杷花精油成分分析 51-53
3 讨论 53-55
3.1 不同因素对超临界 CO_2萃取精油的影响 53-54
3.2 超临界 CO_2萃取对枇杷花精油组成的影响 54-55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55-58
1 论文总结 55-57
2 研究展望 57-58
参考文献 58-62
致谢 62
相关知识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4种兰花精油的提取及其成分分析
杂交兰[黄金小神童]花朵精油成分分析
栀子鲜花精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晚香玉花香成分时空动态变化的研究
几种鲜花芳香水化学成分分析及吸附分离研究
玫瑰精油成分及功效 如何使用玫瑰精油
天然茉莉、菊花精油香气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垂丝海棠花蕾和花挥发性成分研究
真薰衣草精油和苦水玫瑰精油的安全性及功效性研究
网址: 枇杷花香气成分及精油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0286.html
上一篇: 饲用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 |
下一篇: 玫瑰花精油的提取及日常应用研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