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花卉邮票

中国花卉邮票

中国花卉邮票

花卉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多种名贵花卉的起源中心,有“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花卉王国”的誉称。
中国传统名花,如牡丹、菊花、梅花、兰花、杜鹃花、山茶花等,早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在国内更是影响深远,与我国悠久而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邮票图案也留下了其靓影,让我们来认识它们,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生活和家园。
花卉以它的千姿百态的娇容,万紫千红的色彩,怡人的芬芳美化了人们的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深受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人们就不吝用最美丽的言辞、事物来形容、赞美它,比之美人、君子。
花卉邮票的正式登台亮相,则要从1960年12月发行的特44《菊花》邮票算起,甫一亮相便赢得满堂彩,自此,牡丹、山茶花、荷花、月季花、梅花、兰花、水仙花、杜鹃花、桂花等中国名花相继跃然方寸之上,千姿百态,争奇斗妍,从而形成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名花邮票系列。
中国十大名花邮票与其他的系列邮票相比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发行周期长。一般系列邮票的发行比较紧凑,例如生肖邮票每年一枚,十二年成套。而十大名花邮票则在1960年发行第—套“菊花”。1964年发行次套“牡丹“。第三套“云南山茶花”相隔整整15年。直到1996年4月发行最后一套“桂花”邮票,本套系列才完全结束。前后长达35年之久,可说是我国邮票发行史上发行周期最长的系列邮票。
第二,枚数、票题、票式、票幅的多样化。相对而言,—般的系列邮票在枚数、票题、票式、票幅方面都自成系列。而名花系列邮票则呈多样化,例如最多的“菊花”全套18枚,而最少的全套4枚,其他的有全套6---15枚不等;票题不一致.每一套邮票多是独立命名;票式不一致,有横有竖;票幅也不—致等等。
第三,设计风格千姿百态。一般系列邮票都是由一位或少数几位设计者设计,而十大名花的设计则是由完全不同的设计者担任。他们的设计风格各异,所以十套邮票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使得名花系列邮票异彩纷呈。
1. 特44 菊花 1960.12.10

X

菊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约有3000多年,已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邮电部于1960年12月10日发行志号为特44的《菊花》特种邮票1套18枚,分别是:(18-1)4分黄十八,(18-2)4分绿牡丹,(18-3)8分二乔,(18-4)8分 大如意,(18-5)8分如意金钩,(18-6)8分金牡丹,(18-7)8分帅旗,(18-8)10分 柳线,(18-9)10分芙蓉托桂,(18-10)20分玉盘托珠,(18-11)20分赤金狮子,(18-12)20分 温玉,(18-13)22分紫玉香珠,(18-14)22分冰盘托桂,(18-15)30分墨荷,(18-16)30分 斑中玉笋,(18-17)35分笑靥,(18-18)52分天鹅舞。
菊花属于菊种,多年生草本。叶卵圆形或披针形,秋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花在我国栽培最早始于春秋时期。秋天时节百花已尽,菊花却傲霜餐露,迎风开放,故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说法,并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
菊花属植物菊科,在其30多个品种中,原产我国的有17种。菊花分观赏菊和药用菊两类,品种遍布全国城镇与农村。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我国传至日本,被推祟为日本国微的图样。17世纪末荷兰商人将我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我国菊花遍及全球。菊花可入药,我国药学著作《神农本审经》所曰:“菊花味苦、平、主、风、头晕、肿痛、目俗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每年 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滁菊”、“贡菊”、“杭菊”。
中国于1960年12月10日发行的特44“菊花(第一组)”,设计者刘硕仁。原画作者洪怡、胡青、汪慎生、徐聪佑。这套邮票设计精美,18枚一组的“大套票”摆放在一起,18种菊花落落大方、雍容华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爱不释手。所以从发行之初,这组菊花邮票就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这套邮票被赞誉为新中国特种邮票“五朵金花”之一,并且获选入新中国30年最佳邮票。
2.特61 牡丹 1964.8.5


《富贵双联-牡丹极品》及《牡丹花都》邮票5日在河南洛阳发行,为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献礼。该系列邮票特色鲜明:一是采用了双联特殊版式,开创了中国个性化邮票发行史上之先河;二是系列邮票由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阎炳武、刘钊联袂设计,邮票中所精选牡丹绘画作品均出自著名牡丹绘画大师王绣之手,将绘画艺术与邮票艺术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牡丹王者风范;三是选用“牡丹花都”标志,融入洛阳城市形象,打造洛阳城市名片。
本组邮票共16版,选用了魏紫、姚黄、洛阳红等30种名贵牡丹品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该系列邮票和邮品的发行,表达了我们对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祝福,也必将对进一步宣传牡丹、宣传洛阳,弘扬河洛厚重文化,向中国和世界展示洛阳新形象,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洛阳牡丹甲天下。2006年起,河南邮政部门以牡丹为媒、以文化为魂,相继成功开发了《千姿牡丹》和《花开五洲》系列邮票,极大地提升了洛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1]
1964年8月5日,邮电部发行“牡丹”特种邮票一套共15枚和一个小型张。由画家田世光用国画形式绘画,邵柏林设计。北京邮票厂影写版印制。
小型张的设计者是卢天骄。面值2元,图案为状元红、大金粉。
该套邮票共包括以下各枚邮票
01 胜丹炉。 02 昆山夜光。03 葛巾紫。 04 赵粉。05 姚黄。 06 二乔。07 冰罩红石。 08 墨撒金。09 朱砂罍。 10 蓝田玉。11 御衣黄。 12 胡红。 13 豆绿 。14 魏紫 。15 醉仙桃。
3.T37 云南山茶花 1979.11.10


山茶花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又名“曼陀罗树”,原产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为著名观赏植物。中国的山茶花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云南为最盛。
中国云南是山茶花的主要产地,其他如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也有种植。17世纪下半叶,中国山茶就传入英国、法国,被尊为“瑰宝”,后传入美洲、澳洲等地,受到世界各国园艺界的高度赞赏和重视。
1979年11月10日,为了宣传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云南山茶花》特种邮票,全套10枚。任宇设计。影写版。齿孔11度×11.5度。背面刷胶。邮局全张枚数50(5×10)。北京邮票厂印制。这套邮票图案采用山茶花的生态环境为背景,或繁茂的花丛,或挺拔的枝干,或碧蓝的天空,……使得画面上朵朵盛开的山茶花,仿佛依然植根于肥沃的大地,给人一种身临植物园之境的感觉,清新自然,充满勃勃生机。
云南山茶花[2] 名“南山茶”,又名“滇山茶”、“大茶花”,树干高疏,叶色深绿。春节前后,北方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季,而在云南,火一样红的山茶花已经竞相开放,花朵大如牡丹,簇锦争荣,耀眼生辉。正如明末的担当和尚写诗赞美的那样:“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明人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记载:“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闻滇南有二、三丈者,开至干朵,大于牡丹,皆下垂,称绝艳矣。”刘慎谔在《云南植物地理》中写道:“云南茶花之盛甲于全国,大理为其栽培中心,品种类目即此一城已有四十余种。”明代文人杨慎曾作《滇南月节词·渔家傲》,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树树齐开了。艳李妖桃都压倒,装点好,园林处处红云岛。”清人李于阳写诗赞美山茶花:“古来花事推南滇,曼陀罗树尤奇妍,拔地孤根耸十丈.威仪特整东风前,玛瑙攒成亿万朵,宝花烂漫烘晴天。”中国在宋以前,山茶花的栽培还不普遍,自宋以后,才成为人们注目的观赏植物。《云南通志》记载:“云南茶花奇甲天下,明晋安谢肇涮谓其品七十有二,豫章邓潠纪其十德,为诗百韵。赵璧作谱近百种,以深红软枝分心卷办为上。”到明代,山茶已列为名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栽培品种,盛极一时。
本套邮票共10枚。图案反映的是中国云南产的10种山茶花,它们形态和颜色各异,有单瓣群、文瓣群和武瓣群的花形。
10-1至10-10按顺序分别为“菊瓣”、 “狮子头”、“金花茶”、“小桂叶”、“童子面”、 “大玛瑙”、“牡丹茶”、“紫袍”、“六角恨天高”、 “柳叶银红”。[1]
4.T 54 荷花 1980.8.4


1980年8月4日正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我国民间特有节日——“荷花的生日”,我国专门发行了一套T54《荷花》特种邮票,全套4枚,分别展示了食用莲中的“白莲”和观赏莲中的“碧绛雪”、“佛座莲”、“娇容三变”三种名品形象,面值共94分。另有小型张一枚,票名为“新荷凌波”,描绘了早上荷塘的景象。荷花邮票由陈晓聪设计,原画采用画家俞致贞的创作。
图案描绘了初夏早晨荷塘景象:朝霞未退,清风徐徐,一朵朵初放和待放的粉红色荷花,绽蕊凝香;一张张嫩叶舒卷自如,在水天一色的晓雾中随风摇曳,繁茂挺拔,葱郁多姿。画家运用工笔淡彩的方法,描绘出了荷花烟波出浴之姿和清新醉卧之娇容。主图红莲,远景与左下方,是初开的红莲,呈玫瑰红,中间是盛开的红莲,呈粉红色。远处的水天、晓雾都一一现出,给人以无穷的联想。
荷花属睡莲科,多年生长,水生草本。根状茎最初细瘦如指,称为“踘”。踘上有节,节再生踘,节向下生须根,向上抽叶和花梗。夏秋生长末期,莲鞭先端数节入土后膨大成藕,翌春萌生新株。叶圆形,高出水平面。夏季开花,花期在6月到8月间。花盘很大,呈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谢后,花托膨大形成莲蓬,内生多颗莲子。荷花喜温暖湿润,藕可食用。荷花原产中国、印度和印度支那。目前,除西藏和黑龙江外,全中国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植最盛。
荷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中国常见的观赏荷花品种繁多,除上述外还有红千叶、大小洒锦、千瓣莲、重台莲等。它自古就有“静友”、“静客”的雅号。中国栽培荷花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离骚》中都有记载。南北朝时代的江淹在《莲花赋》中盛赞莲花生于东南,也能在西北扎根,名闻华夏,流芳九州。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其《爱莲说》中赞誉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静直”。荷花姿容优雅,色彩明艳,叶、花均有清香;有同心并蒂的花朵,中国人常用它来借喻廉洁正直的品格和忠贞不渝的爱情。
  荷花是十二花神中的六月花神。按古时候江南风俗,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这套邮票发行日是阳历8月4日,正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的“生日”。
小型张以“新荷凌波”为题,反映了荷花新生的活力。
5. T 93 月季花 1984.4.20

邮电部于1984年4月20日发行志号为T.93的《月季花》特种邮票1套6枚,分别是:(6-1)4分上海之春,(6-2)8分浦江朝霞,(6-3)8分 珍珠,(6-4)10分黑旋风,(6-5)20分 战地黄花,(6-6)70分青风。
这套邮票上的图案都是我国园艺工作者和爱好者自己培育出的著名月季新品种,画面是各品种的花枝,构图时注意花叶相映,主宾相衬,突出了绿叶的衬托作用。
在姹紫嫣红的百花园中,月季花容秀丽,仪态万方,芳香馥郁,四时常开,被誉为“花中皇后”。月季花的栽培,最早见于明朝的《本草纲目》。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南海到东北,到处都有月季花的身影。由于月季四季开花,色彩丰富,花形美丽,香气袭人,常用于公共场所的绿化。
月季花别名月月开、月月红,属蔷薇科,为常绿或半常绿灌木。现栽培的月季品种有1万个以上,为一个庞大的杂交类群,依其株态和花的特性可分为五大类:壮花月季,杂交茶香月季、聚花月季、攀缘月季、微型月季。月季花适应性强,喜光,喜温暖,最适22~25℃。月季栽培历史悠久,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月季的干燥花可入药。月季花被推选为许多城市的市花(如天津市)。
6.T 103 梅花 1985.4.5


1985年4月5日,为了展示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国邮政发行T103《梅花》特种邮票一套6枚及小型张一枚。邮票与小型张共为八种梅花,是北京林学院从200多个梅花品种中推选出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优质品种。这套梅花邮票图案采用传统的工笔,重彩表现手法在绢上精心绘制而成,其中六易其稿,最后挑选出七幅正稿,生动地刻画出表现了梅花傲霜斗雪的铁骨精神,真实的体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写照。
T103·(6-1)图案描绘了“绿萼”梅花的形象。绿萼型梅花属真梅系中的直脚梅类,以枝条自然向上为特征,花开白色,显示绿光,花萼绿色,花瓣雪白,重瓣,素雅洁净,香味极浓,尤以四川成都“金钱绿萼”最好,花瓣多至50片——60片以上。T·103·(6-2)图案描绘了“垂枝”梅花的形象。垂枝梅花属真梅系中的垂枝梅类,突出枝条自然下垂的特征,花蕾也多数向下生长,品种多达60余种,其中以浓红单瓣居多,色艳香馥为名贵。
T103·(6-3)图案描绘了“龙游”梅花的形象。龙游梅花属真梅系中的龙游梅类,其特征以枝条自然扭曲形似游龙,而得其名,显得铁干虬枝,古雅,遒劲。至今只发现一个品种。开花白色为复瓣,具有浓香,易结实,是梅科目中的精品,极有其特。 T·103·(6-4)图案描绘了“朱砂”梅花形象。朱砂型梅花属真梅系中的直脚梅类,花紫红色,花蕾厚实而丰满,花朵茂盛富有弹性,被花瓣拥簇的枝条向上延伸,小枝和新生木质部淡暗紫红色,是梅花中比较艳丽的一类,其形象被人们尊为富贵华丽的感觉。
T103·(6-5)图案描绘了“洒金”梅花的形象。洒金型梅花属真梅系中的直脚梅类,它的特点,能在同一花枝上,往往开有三四种颜色的花;除有白花、红花外,还有红白相间的花,或在白花花瓣上呈有浅黄色或红色条纹和斑点,颇有一番情趣,金光洒洒或红星点点的颜色,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梅花精品。
T103·(6-6)图案描绘了“杏梅”梅花的形象。杏梅型梅花属杏梅系中的杏梅类,其耐寒性强,花期较晚,花朵繁茂,花蕾丰满厚实,富有弹性。花开拟“杏花型”,其花、叶均以杏,而得此名。当时杏梅系只发现此一品种。花开红色,枝干挺拔向上,其味幽香,显得生机勃勃。(小型张)邮票图案描绘了“台阁”“凝馨”两个品种梅花的形象。
“台阁”花朵较大,其花特点在于盛开的花朵中心,时常会又生出一个柔嫩的花蕾,宛若在年轻妈妈怀抱里的一个婴儿,富有其人间的情感,观后使人留恋往返。
“凝馨”花开白色,其香扑鼻,花朵丰满,花姿温馨,并有吉祥富贵之感,都属于直角科类梅花的优质精品。画面以繁硕热烈的台阁为主图,以清雅皎洁的凝馨为衬托,主次有致,浓淡相映,使各自的特色更加鲜明,又使闹春的梅阵更加绚丽多姿。
梅花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芽为落叶果树中萌发最早的一种,花先于叶开放,单生或两朵齐出,多为白色和淡红色,会散发出一缕缕清香。性喜温暖湿润,对土壤适应性强。原产中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枝干挺秀,花色雅丽,傲雪经霜,清香扑鼻。它的神、姿、色、态、香均属上乘,与松、竹并称 “岁寒三友”;与松、竹、菊合为“四君子”,深受中国人喜爱。观赏梅花兴起于汉初,到南北朝、隋唐时代,赏梅、咏梅、艺梅之风益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梅的兴盛时期,宋时咏梅的诗词、书画佳作甚多。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许多画家专攻梅花。
  到目前为止,中国梅花共有231个品种,依照梅花枝条直立、下垂或扭曲的生长姿态,分为直脚梅、垂枝梅、龙游梅和杏梅四大类。各类中又可按花型、花色、萼色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直脚梅类中有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绿萼型、洒金型等。[1]
梅花属蔷薇科,是一种落叶乔木。芽为落叶果树中萌发最早的一种,花先于叶开放,单生或两朵齐出,多为白色和淡红色,会散发出一缕缕清香。性喜温暖湿润,对土壤适应性强。原产中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梅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枝干挺秀,花色雅丽,傲雪经霜,清香扑鼻。它的神、姿、色、态、香均属上乘,与松、竹并称 “岁寒三友”;与松、竹、菊合为“四君子”,深受中国人喜爱。观赏梅花兴起于汉初,到南北朝、隋唐时代,赏梅、咏梅、艺梅之风益盛。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梅的兴盛时期,宋时咏梅的诗词、书画佳作甚多。中国古代和现代都有许多画家专攻梅花。
  到目前为止,中国梅花共有231个品种,依照梅花枝条直立、下垂或扭曲的生长姿态,分为直脚梅、垂枝梅、龙游梅和杏梅四大类。各类中又可按花型、花色、萼色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直脚梅类中有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绿萼型、洒金型等。
7. T 111 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 1986.9.23

1986年9月23日,为了宣传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特种邮票,全套3枚。3-1 面值 8分 圆叶玉兰 。3-2 面值 8分 巴东木莲 。3-3 面值 70分 长蕊木兰 。同时发行了T111M 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小型张。1-1 面值2元 大果木莲与华盖木 。
这套邮票图案采用了中国画传统技法中的工笔重彩表现手法,色调清淡素雅,大量采用了白、绿、蓝、灰等冷色。花叶之间,花木与背衬之间,相互呼应,和谐统一。图案采用了色彩的浓淡明暗,烘染衬托,增强了花叶的主体感,更富有艺术魅力。这套邮票再现了中国珍稀濒危的木兰科植物,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保护自然。那花的飘逸多姿、雍容华贵,叶的碧绿洒脱、端庄美丽,皆跃然于方寸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木兰科植物是世界最古老被子植物类群,素有“植物化石”的美誉,目前全世界仅有250多种,中国作为现代木兰科分布中心,也仅存150多种。
  圆叶玉兰,别名枝子皮。属于木兰科。落叶小乔木,高达6米。叶片大而圆,所以得名。生于海拔2000--2600米的林缘和灌丛中。仅分布于四川中部和北部的局限地区。树皮可代厚朴药用,也可作为园林观赏植物。
长蕊木兰,属于木兰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花纯白色,无托叶痕,气味芳香。生长于海拨1200--24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偏阳性树种,多生长在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幼树需要在全光照下生长。土壤要求为酸性,有机质含量高。零星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及西藏墨脱。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价值。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美观而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也可作城乡庭园绿化树种。
  这枚小型张为“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面值2元。图案是大果木莲与华盖木两种木兰科植物。这枚邮票具有惟妙惟肖的设计和明朗欢快的色调。大果木莲和华盖木在一起,既争妍斗艳,又和谐统一,相映成趣,可谓难得的艺术佳品。
8.T129 中国兰花 1988.4.5


兰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它经年不凋,有脱俗出尘之姿,香气清幽,每到开花吐蕊时,馥郁芬芳,沁人心肺,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中国典故里有很多关于兰花的名句,如'空谷幽兰'形容女子的高洁情怀,'兰心慧质'形容女子的志向高洁,'呵气如兰'则借兰花的清芬来形容相慕女子的芬芳气息。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渝的象征。
  兰花产于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在中国的栽培最少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兰花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宜空气流通的环境,为几案供赏之佳品。日常生活中,兰花-般用于陈列客室、案头或点缀书房、卧窒、门厅、会堂等处,也有将兰栽于小型庭园,配以山石野花,情趣清高。 
  随着中国十大名花相继展现于方寸之上,邮电部于1988年12月正式发行了T129《中国兰花》邮票1套4枚,同时还发行了T129M《中国兰花》小型张,使邮人得以拥有这'花中之隐逸君子'。邮票在内容表现上选取了中国兰花中的四种名贵品种:龙字、大一品、大凤尾、银边墨兰,花茎花朵数目不同,如龙字一茎1朵-2朵花,大凤尾则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花姿各异;花期也相互错开,因此邮票上我们看到的四株兰花实际上按照邮票排列顺序花事相继,可以说颇具巧思。另外,邮票设计者巧妙利用名人兰花题句,书画连璧,佳构宛若天成。
(1) 8分 龙字。(2)10分 大一品。(3)20分 大凤尾 。4枚连印。
兰花亦称春兰、山兰、草兰。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草质。早春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它是一种盆栽观赏植物,有许多栽培类型。
兰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素有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空谷佳人的美称,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兰花和菊、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其中兰花居首位。它形态朴实,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幽香清逸。
自古以来,中国就盛行着艺兰、咏兰、画兰之风,名篇佳作不绝。兰花是一个泛称,以其生态习性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中国传统栽培的兰花都为地生兰。
邮票表现了4种兰花,分别是大一品、龙字、大凤尾、银边墨兰。这四种都属地生兰。兰花按花期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和寒兰四大类,每类中又有不同的品种。小型张“红莲瓣”是兰花的名贵品种。
中国是兰花分布的中心,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地区。从宋朝起,中国的兰花先后传到日本和欧洲各国。
9.T 147 水仙花 1990.2.10r>
1990年2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了T147的《水仙花》特种邮票一套4枚。图案分别是:
福建漳州在历史上是水仙花主要的集散地和销售窗口。栽培历史见于清康熙年间《漳州府志》、《龙溪县志》所载的“花之属”,距今200多年。国家邮政局曾2次为漳州水仙发行普资封,为2002年1月15日发行的PF29《水仙花》普通邮资信封和2003年6月28日发行的PF87《龙海水仙花》普通邮资信封,邮资图均为漳州水仙花名品。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这句宋代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咏水仙诗,赞美了有着“金盏银台”美誉的中国水仙花。水仙,别名天葱、凌波仙子、丽兰等,为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鳞茎类草本植物,其花清香素雅,只需一碟清水、几粒石子,就于寒冬萌翠吐芳,秀气喜人,人们常将它作为“岁朝清供”的年宵花卉,它也因此成为我国“十二花神”中的“十二月月令花”。我国常见的水仙品种多为“金盏银台”和“玉玲珑”,这两种水仙也统称为“中国水仙”,而其他品种的水仙则统称为“洋水仙”。在我国的邮票方寸中,出现的均为“中国水仙”。
新中国最早的水仙邮资票品,是原邮电部于1982年12月15日发行的1983年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第1枚“春意”,片图为摄影家王露拍摄的水仙盆栽照片,下方有“恭贺新禧”篆章与“1983”美术字,邮资图为双鱼花灯剪纸。
1983年4月1日,原邮电部发行了M1《花卉》美术邮资信封一套10枚,以中国画白描上色技法构图,其中第8枚的邮资图为“水仙”,图案是两丛“金盏银台”水仙。
10.T162 杜鹃花 1991.6.25

邮电部于1991年6月25日发行志号为T.162的《杜鹃花》特种邮票1套8枚,分别是:(8-1)10分马缨杜鹃,(8-2)15分黄杜鹃 ,(8-3)20分映山红,(8-4)20分 棕背杜鹃,(8-5)50分 凝毛杜鹃,(8-6)80分 云锦杜鹃,(8-7)90分大树杜鹃 ,(8-8)1.60元 大王杜鹃。
同时配发杜鹃花小型张(T.162M)胶版,设计者曾孝濂。
杜鹃花种类颇多,在我国分布极广,是露地和盆栽的主要花卉。它的花色多,花形千姿百态,富于变化,观赏价值较高。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中赞道:“烂漫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曲尘……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杜鹃,俗称映山红。属杜鹃花科,为小乔木或灌木。主干直立,叶形多变,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条形,叶质为革质或纸质,有常绿、落叶、半常绿之分。花常为顶生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花冠明显成漏斗状、钟形,单、重瓣皆有,花色丰富,有白、红、粉红、紫、紫红、偏蓝色、红白复色,并有条纹和斑点等种种变化;杜鹃花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则无味;花朵提取物可入药。蒴果开裂,种子多呈粉末状或糠秕状。杜鹃种类繁多,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就有650余种,而仅云南省就有4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花期和引种来源分为毛鹃、夏鹃、东鹃、西鹃4类。
邮电部于1991年6月25日发行志号为T.162M的《杜鹃花》特种邮票(小型张)1枚。
11. 1995—6 桂花 1995.4.14

国家邮政局于1995年4月14日发行志号为1995-6T的《桂花》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是:(4-1)20分金桂,(4-2)20分银桂,(4-3)50分丹桂,(4-4)1元 四季桂。
桂花又名:崖桂、木犀、九里香等,凌寒不凋,花香绝尘,浓郁远溢,沁人心脾;为我国的名贵花卉。桂花在我国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文字记载,《吕氐春秋》就有桂花名称的记述。在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桂树的美丽动人的神话,其中尤以吴刚伐桂的故事最为广泛。桂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花团绽放,给人以玲珑别致、婀娜秀美之感,真可谓“揉碎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桂花,属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桂花树形美观,终年翠绿,花小而芳香,其古朴典雅,清丽飘逸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长期精心培育,变种很多,常见的品种有金桂(花橙黄色)、银桂(花黄白色)及丹桂、四季桂等,是我国一种珍贵的观赏芳香植物。花可提取芳香油或用作食品、糖果的香料。其花、果、根均可做药材。
1996年4月14日发行的桂花邮票为胶版,全套4枚,设计者朱力钊,同时发行桂花邮票小全张一枚。
12.2000-23 君子兰 2000.12


君子兰属单子叶植物石蒜科,多年生草本。肉质根粗壮。叶革质,厚硬,有光泽,宽带状,先端钝圆,两侧交替迭生。叶的基部紧集成假鳞茎,叶子一般经4至5年才衰老脱落。长出25片叶时便能开花结果。春秋开花,花葶直立,扁平,顶生伞形花序,花的外面带黄红色,内面下部带黄色。浆果紫红色。原产非洲南部,喜湿润凉爽的气候,冬天不耐寒,夏天忌烈日。我国各地园林都有栽培,一般用种子播种或分株方法繁殖。
  君子兰为吉林长春的市花,近年来,不仅培养了许多新品种,且已形成产业化种植规模。今年2月18日,长春君子兰节上,展出了以极品水晶、元宝等为代表的几百个品种、近4万株。长春300多名种、养大户和来自粤、闽、京等20多个省、市的近百名爱好者展出了君子兰的精品。
《君子兰》邮票为长春的地方选题,4种邮票画面表现了长春市民培养的君子呈祥、垂笑问血、金丝献珠、碧玉迎春4种君子兰的美姿。
13. 2001—18 兜兰 2001.9.28

兰花类是高等植物中最大的一科,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由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兰花从实用角度被分为“国兰”和“泮兰”两类。由于花型大而且富有个性,一直被欧美各国引种栽培作为观赏花卉,成为最受欢迎的热带兰之一,是兰花中的上品。《兜兰》邮票图案选自盛产于我国的“洋兰”精品。兜兰由于其花的唇瓣呈拖鞋状,又名“拖鞋兰”。这套邮票中的品种代表了单花与多花两大品系、宽瓣与窄瓣及绿叶与斑叶等不同类型,它们都产于我国,其中有两种为我国特有。
  (4-1)T 80分 麻栗坡兜兰  (4-2)T 80分 长瓣兜兰  (4-3)T 80分 虎斑兜兰  (4-4)T 2.80元 卷萼兜兰
14. 2002—18 百合花 2003.3.5


国家邮政局 2003年3月5日发行《百合花》邮票,全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分别为大理百合面值60分、匍茎百合面值80分、东北百合面值80分、尖被百合面值2元,小型张为宜昌百合面值8元,小型张设计者为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小型张原画作者:曾孝濂
大理百合:产于云南和四川,为中国特有种。花白色,有紫色斑点,花被片反卷。一般百合花顶成总状花序,通常一至四朵,大理百合单株着花量多达三四十朵,在百合中堪称出类拔萃。模式标本采于云南大理。
  匍茎百合:产于云南、西藏,为中国特有种。花被片反卷,花为粉红色,有深红色斑点。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理附近。
  东北百合:又名轮叶百合,产于中国、朝鲜、日本。我国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鳞茎长圆形,鳞叶的中部有二节。叶疏散互生,近上部有7—11叶轮生。花被片反卷,橙红色,内侧有紫黑色斑点。这种百合喜凉怕热。
  尖被百合:产于四川、云南和西藏,为中国特有种。花为钟形,黄色、淡黄色。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理塘附近。
  宜昌百合:产于湖北、四川,中国特有种。花为喇叭形,有微香,白色,里面淡黄色。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15. 2004--18绿绒蒿 2004.9.19

2004-9-19发行2004-18编年邮票《绿绒蒿》。套4 枚。面值4.4 元。1长叶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红花绿绒蒿。全缘绿绒蒿。
绿绒蒿,罂粟科,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不少种类具有柔长的绒毛,故名。全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而以喜马拉雅山区最为丰富。我国有38种,分布于藏、滇、川、青、甘、陕等省,大多集中分布在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生长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一年或多年生草本,“体液”为黄色。茎直立,不分枝或稀分枝。种类不同,花型各异,姿态亦殊,通常从基部莲座状的叶丛中抽出花葶,一丛数葶,每葶花一朵;有的茎上着花,一茎数花,成总状圆锥花序。花瓣多见4瓣,亦有重瓣型,多达10瓣,光泽明媚如丝绸。花色有蓝、紫、黄、红等,稀有白色。其叶长椭圆形、阔卵形、具长柄的汤匙形,或分裂为琴形等。绿绒蒿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有些种类还可入药治病。
  长叶绿绒蒿(M. lansifolia) 一年生草本,高8-25厘米。主根萝卜状,茎直立,株被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硬毛或无毛,花为紫色或蓝色,4-8瓣。花期6-9月,果期7月以后。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及缅甸东北部。模式标本为采自云南大理、鹤庆及洱源的合模式(即同期采到的模式标本)。
  总状绿绒蒿(M. horridula racenosa Maxin) 又名刺参、条参、鸡脚参、红毛洋参(丽江)、雪参(中甸)、“才完”(青海藏语)。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全株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茎圆柱形,花为天蓝色或深蓝色。花期5-8月,果期7-11月。生于海拔3000-4600米的草坡、岩坡及林下。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西藏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国外,国内标本最先采自四川石渠县。云南用根入药治气虚浮肿、脱肛、久痢、哮喘;西藏用全株消炎、止头痛、骨折;青海用花、茎治腰腿痛。
  红花绿绒蒿(M. punicea Maxin) 多年生草本,高30-75厘米。须根纤维状,全株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分枝的刚毛,花为深红色,4瓣或6瓣,椭圆形。生于海拔2800-4300米的山坡草地或高山草甸。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花、茎及果入药,可镇痛、止咳、抗菌。
  全缘叶绿绒蒿(M.Integrifolia Maxin) 又名黄芙蓉、雅片花(丽江)、鹿茸菜(四川茂汶)、埃贝赛保(青藏藏语)。一年生草本,高150厘米,粗2厘米,为同属中的“巨人”。全株被锈色和金黄色的长柔毛,茎不分枝,花常4-5朵,黄色或稀白色,6-8瓣,近圆形或倒卵形。花期5-8月,果期7-11月。生于海拔3450-5000米的灌丛、山坡、草甸。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南部、云南西北部及东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北部、西藏东部,缅甸东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夏河县。全草药用,清热止咳,花前采叶入药治胃中反酸,花具退热催吐、消炎,还治跌打骨折。有2个变种:原变种(Var.rntegrifolia),仍称全缘叶绿绒蒿;轮叶绿绒蒿(Var.uniflora),叶比原变种小,茎生,排成一轮,花单生在茎顶端,生于海拔4350-4450米的山坡草地,产云南中迪,模式标本采自中迪哈巴雪山。邮票画面为原变种全缘叶绿绒蒿。
16.2005—5 玉兰花 2005.3.5

玉兰属木兰科。木兰科植物是一种古老的早春花木,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和中美洲,以中国南方各省区为分布中心。全世界共有木兰科植物15属246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也是现存被子植物中保留原始特征最多的一科。中国是木兰科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165种之多,是名副其实的“木兰王国”。栽培历史已很久远,春秋时期就有关于木兰的记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的诗句,以示其高洁的人格。
木兰科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多用途树种,大多数木兰科植物树形优美,花大艳丽,高洁典雅,芬芳怡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并且在医药、化工、科研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
玉兰又名白玉兰、迎春花。落叶乔木,树高一般8米以上,最高可达25米,胸径1米。树皮深灰色,粗糙。花期2-3月,产于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湖南衡山、贵州及广东北部,生于海拔500-1000米的山坡林中。为我国特有种,现已引种至欧美各个都市。
山玉兰又名优昙花、野厚朴。常绿大花乔木,高达15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色,粗糙并开裂。花期4-8月。产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和云南,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石灰岩山地林中。为我国所特有。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树种。
荷花玉兰又名洋玉兰、广玉兰。常绿乔木,高10-20米。树皮灰褐色,薄鳞片状开裂。花期5-6月。原产北美东南部,现已广泛栽培,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及北京、兰州等市的公园亦有。其大朵的白色花朵状如荷花,为庭园绿化观赏品种。
紫玉兰又名辛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米。产于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300-1600米的山坡林缘。为我国所特有。花期3-4月,花叶同时开放,均为椭圆状倒卵形,花色艳丽,外面紫色,为驰名中外的观赏树种。

相关知识

名花邮票:十大花卉邮票观赏与收藏价值兼具!
邮票上的中国十大花卉
新中国花卉题材邮票
邮票欣2002
【十大名花】之山茶花邮票
个2《鲜花》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个2 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鲜花》
个32 《竹》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
《故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发行
艺术鉴赏 | 邮票上的中国十大名花

网址: 中国花卉邮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30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开花机器的花有哪些
下一篇: 牡丹花春节开花的管理 —【发财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