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TIR技术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年10期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覃小玲 史艳财 李承卓 韦霄 黄荣韶 孔德鑫 黄庶识 开通知网号
【摘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获得16种金花茶组植物的FTIR光谱图,结合系统聚类和相关性系数法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6种金花茶组植物可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是:龙州金花茶等11种;第二类是中东金花茶、柠檬金花茶、平果金花茶及崇左金花茶;第三类仅小果金花茶一种。结合相关形态解剖学等方面的差异,该研究支持将弄岗金花茶与毛籽金花茶归并为一个种;直脉金花茶、弄岗金花茶、小瓣金花茶、东兴金花茶、柠檬金花茶、中东金花茶、小果金花茶、金花茶、顶生金花茶与平果金花茶各自划分为独立种。FTIR-聚类分析法可以作为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的一种可行性手段。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曾菁菁;吕祉龙;仇明月;郭蓓琳;姚丽敏;闫淑君;基于TrnL-F与ISSR的凹脉金花茶与3种近缘种的分子鉴别及其遗传多样性[J];福建农业学报;2022年10期 2 廖初琴;缪绅裕;山茶属植物传统及现代分类的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23年07期 3 朱文博;高锦红;晁雨蕊;杨尚文;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茶品质及鉴别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化工;2023年17期 4 张帅;马尾松密度和金花茶种植密度对金花茶生长和开花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20年07期 5 史艳财;邹蓉;唐健民;蒋运生;熊忠臣;韦霄;FTIR结合DNA条形码鉴定黄花蒿及其近缘植物[J];分子植物育种;2018年15期 6 谭莎;查钱慧;黄永芳;洪文泓;薛克娜;三种金花茶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J];广西植物;2016年12期 7 张帅;陈翠湖;刘洪;马放中;廖克荣;黎伟军;梁聚文;温淑莹;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施肥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6年11期 8 苏敏;韦柳花;孔德鑫;罗小梅;邱勇娟;邓慧群;基于FTIR技术的茶树优良单株品质评价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03期 9 张帅;陈翠湖;刘洪;马放中;廖克荣;陈彦镜;黎伟军;梁聚文;桂东地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密度控制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7年04期 10 刘晓华;刘艳芬;李瑞;米饭变质过程的红外光谱分析[J];激光杂志;2017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敏;燕尾藓属(Bryhnia)和异叶藓属(Kindbergia)基于分子和形态证据的分类学修订[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珍珠;基于光谱技术的茶叶等级判别研究[D];温州大学;2019年 2 陈莉萍;平果金花茶的保护遗传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艳;姜科植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赵帅群;牡丹花和牡丹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小玲;史艳财;韦霄;黄荣韶;孔德鑫;李承卓;黄庶识;FTIR比较分析与鉴定3种金花茶叶片中的化学成分[J];光谱实验室;2012年03期 2 黄兴贤;邹蓉;胡兴华;韦霄;唐辉;漆小雪;十四种金花茶组植物叶总黄酮含量比较[J];广西植物;2011年02期 3 梁盛业;黄连冬;金花茶新种——崇左金花茶[J];广西林业;2010年06期 4 姜科声;孔黎春;余鹏;程存归;不同花生品种的红外光谱分析[J];光谱实验室;2008年04期 5 倪穗;李纪元;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7年03期 6 戴月;薛跃规;关于顶生金花茶分类地位的探讨[J];广西植物;2007年06期 7 唐绍清,杜林方,王燕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AFLP分析[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年01期 8 李凤英,王玉国,唐绍清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的叶表皮特征及分类学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文驹,闵天禄山茶属古茶组植物的细胞学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年01期 10 叶创兴;许兆然;关于金花茶组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小玲;史艳财;李承卓;韦霄;黄荣韶;孔德鑫;黄庶识;基于FTIR技术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10期 2 唐绍清,施苏华,陈月琴,屈良鹄,张宏达金花茶与近缘种的RAPD分析及分类学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3 陈雪梅;林玮;玄祖迎;熊秉红;涂智金;薛克娜;7种金花茶组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分析[J];亚热带植物科学;2021年03期 4 漆娅;黄晓娜;叶品明;12种金花茶组植物产花量和产叶量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03期 5 葛玉珍;邹丽霞;唐广田;周太久;黄仕训;迁地保护下7种金花茶的物候特征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6 施苏华,唐绍清,陈月琴,屈良鹄,张宏达11种金花茶植物的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J];植物分类学报;1998年04期 7 李凤英;唐绍清;梁士楚;山茶属金花茶组金花茶系植物叶表皮形态学研究[J];广西植物;2013年03期 8 覃冬梅;朱栗琼;邓斌胜;蒋昌杰;五种金花茶叶片表皮显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分类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9 黄晓娜;漆娅;李志辉;罗燕英;李纪元;12种金花茶组植物在南宁市的物候期观测[J];农业研究与应用;2020年01期 10 陈雪梅;林玮;玄祖迎;薛克娜;9种金花茶栽植初期生长表现比较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天玲;黄连冬;广西金花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2 王晓燕;杨春兰;陈圣杰;王捷;刘丽敏;双金花茶对实验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A];第十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9年 3 陈红娟;基于UPLC-ESI-TripleTOF MS的金花茶花的多酚类化合物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生命科学公共平台管理与发展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4 杨旸;赖钟雄;金花茶体胚发生的调控及其解剖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志辉;覃民全;以“一园一品”为理念,打造茶花特色文化公园 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文化建园初探[A];2014年中国公园协会成立20周年优秀文集[C];2014年 6 卢天玲;廖汉刃;董学军;三种金茶花染色体形态的初步研究[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7 秦新民;高成伟;梁倩华;防城金花茶和金花茶的核型比较[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8 章丹峰;二种黄色花系植物的推荐[A];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刘阳阳;魏连波;金花茶黄酮促进C2C12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及其机制研究[A];201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6年 10 宋洪涛;社区扶贫——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欣;金花茶植物光胁迫响应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1年 2 周兴文;金花茶花色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杨蕊;金花茶花的化学成分及其基于群体感应抑制等生物活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年 4 姜丽娜;金花茶花色形成代谢机理及关键基因功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 5 李明会;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的三种药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9年 6 高慧;金花茶指纹图谱构建及优良种质筛选[D];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 7 张海龙;金花茶花黄酮类化合物抗食源性肥胖作用和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业;金花茶呈色因子的组学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3年 2 吴洪明;福建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王凛;防城港市金花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23年 4 杨春兰;双金花茶颗粒药效学和质量标准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21年 5 刘春妮;柠檬黄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对岩溶环境的适应调控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2年 6 陈思宁;不同光照条件下5种金花茶的适应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肖丽梅;金花茶组植物开花生物学特性及花粉粒形态初步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8 付嵘;嗜钙与嫌钙金花茶的营养元素含量及对钙胁迫响应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9 蒋霞;铅胁迫对金花茶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8年 10 王佳童;山茶花色素遗传变异规律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君光;金灿灿的金花茶映亮村民的笑脸[N];北海日报;2021年 2 本报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李君光;金花茶产业铺就幸福路[N];广西日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何任朗;产业富民 乡村兴旺农民增收[N];南宁日报;2018年 4 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张雷;防城金花茶炼就“黄金产业”[N];广西日报;2017年 5 记者 起永俊;云南欣绿公司加快茶花特色产业发展[N];楚雄日报(汉);2017年 6 本报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张雷;雄起,“植物大熊猫”![N];广西日报;2017年 7 记者 陈紫娟;企村“联姻”推进扶贫[N];北海日报;2017年 8 记者 陈自林;扶持金花茶 开拓大市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6年 9 本报记者 唐爱春;广西金花茶借助谷歌大数据走向国际化[N];广西日报;2016年 10 本报记者 童政 通讯员 朱新华;金花茶静悄悄地开[N];经济日报;2015年
相关图书
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咨
“八五”普法学习知
规训、自知力与自我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银行卡 知网卡 在线购卡 更多>> 免费送卡上门 银行汇款购卡 400-819-9993 010-62982499 010-62783978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阅读器下载 充值中心 知网卡 新手指南
订卡电话 400-819-9993
在线咨询 https://help.cnki.net
京ICP证04044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2-8866
举报邮箱:jubao@cnki.net
©2022中国知网(CNKI)
相关知识
基于FTIR技术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研究
金花茶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基于SSR标记探讨三种金花茶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我所对金花茶组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及基因型和表型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金花茶组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福建金花茶组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与评价
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金花茶高空压条繁殖技术
珍稀濒危植物东兴金花茶引种驯化研究
不同经营目标金花茶整形修剪技术
网址: 基于FTIR技术金花茶组植物物种鉴定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