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萧山网镇街网

萧山网镇街网

【南沙夜话】腾飞·梦笔系列八:油菜花开的庆丰村

更新时间:2020-05-28 09:35:05    内容来源:   

  春天四月,繁花似绵,轻风十里,似醉似梦。油菜花在田野里摇曳着,花蕊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这个叫党山湾底的地方,略带咸味的江风吹过来,吹拂了人们的发际,也把人的衣服轻轻撩动,人的情绪随着花的节拍起伏波动。

  见到一簇簇金黄色的油菜花,如同走入了绚丽多彩的季节,大家移动身影,扑向那有些令人晕眩的油菜花,它们的身影一闪一闪,与午后的阳光形成强烈的对比,闪烁出神秘的光泽。如果说牡丹是高贵的皇后,海裳是风雅的诗人,那么油菜花即是素颜的村女。油菜花十分好养,只要给了土壤和水,就会灿烂勃发,开遍山川大地。这片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开得正旺,花蕾绽放,喷发出一阵阵沁人的香气,令人身心荡漾,心花怒放。油菜在我的孩提时代,并不是一种观赏之物,而是打油菜籽用的,当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盛开的时季,老百姓并不会去欣赏它那花朵的绚丽,而是会带着丰收的喜悦,去检视自己的劳动果实。所以说油菜花开的季节,既是想入非非、似梦非梦的季节,也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和丰收时刻。

  党湾,于我有些陌生的味道,我仿佛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处沙地的小镇,感觉到一种新奇和趣味。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这里到处散发着箩卜干的味道,还有略带咸腥的鱼干味儿,经年老陈的霉干菜味儿,咸湿的倒笃菜味儿,以及酱黄瓜味儿、霉豆腐味儿、络麻味儿、棉花味儿,各种各样的味道,触动着每个人的感官,交织成沙地的神奇现实,也抒写了他们的勤劳和艰辛。党湾历史上属于南沙,是一方平原地带,在清代,这个地方还是烟波浩渺的钱塘江,是一片莽莽的盐碱地,荒芜和贫瘠是这里唯一的写照。萧山沙地的先辈们背着空空的行囊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操着吴越口音的农民们,从海宁、上虞、绍兴一带来到了这个蛮荒之地,他们用赤红的双手,将这一方滩涂平原给围了起来,在这个叫党山湾底的地方,筑成了一条南沙大堤。开垦、劳作、捕鱼、抢潮、捞鳗、捉虾、晒盐、种棉、剥麻、做酱菜,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是勤劳的一代,他们在这里战天斗地,付出了很辛勤的汗水,把这一片不毛的盐碱地,改造成了富裕的乐园。这里的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他们的抢险御潮的故事,是他们的艰辛创业的故事,还有对神的敬畏、对大地的敬畏、对创业的敬畏。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一种艰苦创业、勤诚致和的独特沙地文化。从柳宗元的《首春问耕者》“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感叹劳作艰辛,抒发农耕之不易;到来裕恂的《钱江漫咏》“莫说钱江是险途,风波平地哪时无?银涛十万排军队,铁弩三千启霸图,得势尽教凌海岳,此身岂必老泥涂,潮平岸阔胸襟畅,多少行人舟是呼”写尽了人们筑塘防御堤、战胜钱江大潮的故事。这是我们沙地人战胜自然,人定胜天的生动写照。

  庆丰村

  庆丰村是沙地的一个平常村庄,也是沙地的浓缩,橉次栉比的高楼、优美新型的庭院、横过直落的河流、整齐划一的村舍,沿河排成一片,展示着沙地人的富有和丰饶。与上萧山起伏的山峦、弯曲的河流、蜿蜓的小路,错落有致的农舍,阡陌纵横的农田,田埂交错、鸡犬相闻的场面,有着天壤之别,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在这里,开门是一片金色的油菜花,还有许多青菜、树草、棉田、麻地、苗木,如一簇簇的绿色花海,吸引着许多人的眼球,让人心旷神怡。最吸引外来人眼球的,就是这个村子里那个设施完美,建设一流的文化礼堂,文化礼堂是庆丰村的一张金名片。

  庆丰村是党湾的一个富裕村。介绍几个有关村的一些数据吧,庆丰村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农户549户,人口1748户。村庄也不是很大,但这个村子最大的亮点,就是美丽和富饶,党湾人的勤劳在庆丰村的村民身上体现得相当完美,他们勤劳能干、遇事踏实、少说多做,硬是把这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全镇响当当的创业乐土。

  走进气派而美观的村文化礼堂陈列馆,里面色调有些凝重,仿佛在诉说历史,让人屏气凝神,驻足观看,在这里寻觅沙地的一些集体记忆。展馆集中展示着沙地业已消逝的过去,让人拾起那风干了的记忆。沙地人赖以生存的居住方式,在这里得到了极为完整的展示。

  展览牵着人的思绪,走入时间隧道。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地仿佛还是一片蛮荒地带。在这里,农人们居住的大多是泥巴糊起的茅草房,草房的门面是用竹筋编织起来的,然后涂上泥巴,屋顶是用茅草编铺的。

  这就是第一代沙地人的建筑民居,那时的沙地人是艰苦、落后的无奈象征。虽然现在难以见到这样的草房了,但它深刻地留存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第二代民居是在20世纪70年代,村内到处可见灰白色的平房,土砖砌成的墙,黑瓦盖的屋顶,使用木材作为柱和顶架,增加了牢固度,地上铺了砖块或大石板用于防潮。较之沙地草房,仿佛有了一些进步。

  第三代民居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波的致富大潮里出现的,这时村内已经出现了第一批“万元户”,这批“先富起来的人”盖起了第一批楼房,水泥墙加外墙,他们匆匆地展示着自己的富裕。

  第四代民居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村民们已开始重视建筑风格,也引进了欧式风格,流行在外墙上贴马赛克做装饰,有着洋房式的建筑民居。而过去传统建筑中隐蔽的避雷针,也被夸张地造成各种铁塔、宝葫芦的形状。

  现在的民居风格,已被沙地人称为第七代的建筑风格了。如今的村民们更讲究房子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室内装修来了一个大飞跃:大理石地面,美观的旋转楼梯,多彩的石板,光滑的瓷砖、地板,雪白的乳胶漆……室内的各项设施更是一应俱全,每家都是一座精致的小洋楼。难怪党湾被称为建筑之乡,把聪明才智运用在自己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房子上,也是一个农民对艰苦奋斗、一生操劳的最好诠释。所以行走在沙地中,看到房屋,我便仿佛看到党湾人如何走向富裕,实现脱胎换骨的更新和变化。

  提起庆丰村的文化礼堂,当然忘不了文化礼堂的管理员陈小员,陈小员是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她今年五十开外,性格开朗,为人随和,十分健谈。连走起路来,也是一阵风一样;干起活来,更是风风火火。她以前是一名村干部,在村干部的工作岗位上,她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她可以说是村里的一张活地图。在村里,没有陈小员不知道的事。担任村文化礼堂管理员,对她仿佛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她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陈小员兴趣广泛,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她善于组织姐妹们前来跳舞唱歌,也喜欢和大家跳跳唱唱,一年五十多个星期日,她都会编排出一些富有当地特色的活动来,使大家离不开庆丰村的文化礼堂。

  每当华灯初上,庆丰村的文化广场上,就会响起阵阵的音乐,村里的姐妹们,都在吃过晚饭后,三三两两地来到广场上,跳起富有韵味的舞蹈,以此舒缓一天的辛劳,释放出原动力,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据了解,2017年庆丰村共举行文体活动、民俗礼仪、孝道文化、传统礼仪、传统手艺、科技培训和知识讲座等主题活动66场次,参加人员累计达4000人次。通过开展“星期日活动”,庆丰村老百姓自觉走进文化礼堂,形成了诚信有礼、和谐文明的乡风。

  2018年,庆丰村还举办了油菜花节,以积聚人气,开发旅游,品味休闲,倡导品质生活。今天的沙地人,也不再是为养家糊口而拼命奔波了,他们也将这本来是生产必需品的油菜花,不仅仅作为劳作的根本,更是注入了娱乐休闲的想象,这在以往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以油菜花节的举办,打造了一次农民狂欢的盛宴,以观赏油菜花,提升了自己的精神生活质量,从而实现自身从物质到精神的跃升。愿油菜花常开,我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升华。

文|黄坚毅

作者:  编辑:楼晶伊

相关知识

萧山网镇街网
广德:科普花卉养护常识 助力文明指数测评——萧山网 全国县(市、区)第一网
花港公园引进牡丹、芍药新品种 静待来年花开——萧山网 全国县(市、区)第一网
萧山网专题
一起行花街过大年!顺德10镇街花市指南来啦!
沪上首个中心城区园林街镇诞生,打造两万米社区花墙
交易额近80万元石羊镇柳街兰花展绽放“美丽经济”
部门镇街
年味渐浓!咱们好好准备去各镇街逛迎春花市咯!
这个没有“好山好水”的街道,为什么能成为上海市园林街镇?【学思践悟十九大】

网址: 萧山网镇街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496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国花卉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历史演
下一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城市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