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高级农艺师吴勇
什么是水肥一体化?
就是先将肥料兑水溶解,再加入管道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适时适量
满足作物水肥需求的一种现代农业新技术。通俗地讲,水肥一体化就是作物的根在哪里,就将管道通到哪
里,水和肥就送到哪里。
水肥一体化实现了七个转变:渠道输水向管道输水转变;被动灌溉向主动灌溉转变;浇地向浇庄
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传统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变。
因此,有专家指出: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更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
农业的“一号技术”,堪称“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
为什么要发展水肥一体化?
一是有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用 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生产出占世
界 26%的农产品,主要粮食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我国缺水比缺地更严峻。全国化肥用
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 20%以上,低效高耗,浪费严重。应用水肥一体化可节约用水 40%以上,
肥料利用率提高 20%以上。
二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应用水肥一体化,既充分满足了作物的水需求,又提供了全
面高效的养分,大幅提高了单产。
三是有利于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我国每年旱灾发生面积 3 亿~4 亿亩,成灾 2 亿多亩,绝收
近 5000 万亩,因旱损失粮食 500 亿公斤。应用水肥一体化可以节水 40%,以现有的农业灌溉水量可以扩大
灌溉面积 3 亿~4 亿亩。
四是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发展水肥一体化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条件;灌水、施肥均匀,长
相一致,商品性好;便于配备传感与控制设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大幅提高水、肥、地、人工效率。
五是有利于农业生态安全。土壤湿润比只有 60%,病害减少 3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 25%以上。少
农残,更安全;水分和肥料集中分布在作物根层,避免深层渗漏,既生态又环保。
六是让农民轻松体面的劳动,而不再像传统农业操作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
水肥一体化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根据水肥一体化的基本要求,产生了新的肥料分类 ——按水溶性和不同的施用方式。水不溶物
小于 0.1%,用于滴灌施肥、叶面喷肥;水不溶物小于 0.5%,用于喷灌施肥;水不溶物小于 5%,用于冲施、
淋施等;水不溶物大于等于 5%,用于土壤施肥。
水肥一体化是一次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由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对以往总结的管理经验是
一次考验,基于土壤施肥的养分管理经验是否有效,施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施肥量、施肥次数、施
肥时间如何确定,以及水肥一体化需要什么样的肥料、高养分含量是不是水肥一体化的好肥料,等等,都
有待于在实践中重新摸索。
水肥一体化发展潜力巨大
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已经从以前的“高端农业”、“形象工程”开始普及,已经具
备了大力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二是农业部专门印发示范补贴指导意见,支
持政策有力;三是从经济作物到大田作物,技术模式成熟;四是政府、科研、推广、企业、农民对其形成
共识,发展环境有利;五是投入大幅下降,每亩大田投资 600~800 元,经济作物投资 1000~1500 元。
据农业部门统计,我国目前有 5 亿多亩耕地适合发展水肥一体化,同时我国水溶肥、液体肥刚刚
起步,总用量不到 500 万吨,发展潜力巨大。
针对我省具体实际,发展水肥一体化应突出区域模式。黄淮麦区,宜推广小麦、玉米微喷水肥一
体化技术;设施农业,主要优势作物是蔬菜、瓜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果园,主要优势作物是苹果、葡萄
等水果,推广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没有水源或水源不足的需要在配备集雨设施设备的基础上实现
滴灌、微喷水肥一体化。
相关知识
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现代农业的未来趋势
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概述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花卉生产中(27页)
水肥一体化技术,简易水肥一体化原理图
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
水肥一体化——农业技术服务手册.pdf
水肥一体化
灌溉水肥一体化设备 智能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水肥一体化的应用和系统优点
网址: 水肥一体化现状与趋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6616.html
上一篇: 【行业洞察】水肥一体化加速布局, |
下一篇: 智能水肥一体化方案,引领农业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