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核实,天安门广场的国庆花篮设计师蓝海浪是上林人
只是在宾阳读过书
据南国早报消息
蓝海浪1974年出生在上林县,曾在上林县巷贤镇读小学,之后到上林县城关中学读初中,1990年到1993年到宾阳中学读高中,后考上北京林业大学,现为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精品园艺工作室负责人。9月30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辗转找到他,提及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一事,他对自己的作品感到特别自豪。
蓝海浪的母亲与姐姐的合照
及上林网对他们的采访视频
蓝海浪曾经的相片
(以下老照片及图说均来自上林网微信号)
展开剩余87%
童年相片。别的小孩子下河游泳玩泥土之时,他就特立独行。种花养草,拿起石头垒假山造水池养鱼养螺,还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包容。
少年时家人合影。你能猜得出哪位是蓝海浪么?
泛黄的中学旧照。
中学时代最要好的伙伴。蓝先生初中的母校是城关中学。成绩一般,差一点没考上初中。上了初中后,一咬牙一努力就冲进了年级第一名,随后考进了宾阳高中。让人不得不惊叹。
在宾中就读时的照片。蓝先生于1990—1993在宾阳就读。或许就是因为这段经历,让很多人误认为他是宾阳人。
大学时在北京颐和园留影。打小就喜欢花花草草,大学时学的专业也是园林艺术。虽然他的专业让周边人有不少非议,但父亲都无条件地支持他。
大学毕业后家人的合影。一门三位名牌大学生。在九十年代初的那个时代真的不容易。听蓝奶奶说,当时为了供三个孩子上大学,她亦是四处借债。也多亏邻里亲戚的支持才让三个孩子都顺利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后,带着北方媳妇回乡省亲。在这个时候,父亲和家人都为他感到幸福和骄傲。
美国之行
毕业只是人生经历的又一个开始。大学毕业后,蓝先生又考取研究生并顺利结业。他的生活中有不少时间是利用节假日出行全国和世界,去各地采风,去参观各国的园艺博览会。
那么,出生在上林县城的蓝海浪,是如何与北京天安门广场花坛结缘的?
蓝海浪对记者说,他从小就喜欢养花养草养鸟,并且自己动手做假山,家里的小院子被他打造成小花园。上初中后,他更加坚定了从事园艺设计的理想。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征求了班主任覃存民的意见,填报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高考分数出来后,恰好达到分数线,这就使得他顺利实现了攻读园林专业的梦想。1997年,蓝海浪大学毕业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随着导师接触天安门广场的花坛设计,从此迷上立体花坛事业。
记者了解到,从1986年首次摆放立体花坛之后,天安门广场摆花布局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到1999年的“五饼式”,即在广场中心布置点缀作用的喷泉花坛,以平面为主,而在广场四角是四组立体花坛,游人可以分散到四个角进行观赏;2000年,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建立了两条绿地,一改往年“一大四小”的传统布局,在中心花坛两侧铺设“画卷”,被称为“画卷式”;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的“花篮式”,广场中心布置“祝福祖国”巨型花篮,两侧绿地布置花柱、花球。
从1997年起,蓝海浪每年都参与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的设计工作,在制作效果图、素材收集、构思建模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从2001年开始担任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总设计师。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参与到广场花坛的设计,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激发着我源源不竭的灵感和动力。”蓝海浪说,“它就像变魔术一样,一夜之间突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就好像节日送给喜欢的人一件精美的礼物,随之带来的是惊喜和快乐。”
来看上林网的网友是怎么说的
来源|综合上林网、南国早报记者 赵敏
编辑|刘洋洋
责编|唐莉莉 值班主任|晏彦
半夜出城的朋友,你到六景了吗?
半夜出城的朋友,你到六景了吗?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