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荷花爷爷

荷花爷爷

夏天,你去西湖边转一圈,各种“长枪短炮”围着“荷花仙子”,场面很壮观。但在以前,西湖里可没这么多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特别喜欢杨万里的这句诗,夏天读起来特别有味道。对了,我的网名就叫“别样红”,今年70岁,所以别人也叫我“荷花爷爷”。

我是杭州人,小时候住在茅家埠,家里种茶叶、水稻,就是没机会接触荷花。直到工作后,我才和荷花结下了很深的缘分。

我当兵退伍后读了中专,学果树园艺,毕业分配到园林局。先在钱江果园当技术员,给桃、梨、柑橘等果树做栽培,一年后去了园林局西北区管理处。

1978年,杭州市要扩建“曲院风荷”,正巧被我赶上了。

夏天,你去西湖边转一圈,各种“长枪短炮”围着“荷花仙子”,场面很壮观。但在以前,西湖里可没这么多荷花,上世纪80年代就60多亩,零零散散的几簇,如今发展到150多亩。

“曲院风荷”就更别提了。它本来叫“麯院荷风”,南宋时,洪春桥有一家官家酿酒作坊,周围种荷花,每到夏天,微风阵阵,荷香夹着酒香,沁人心脾。后来,“麯院荷风”的景致被蒙古大军毁了。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才把废了几百年的旧景移到苏堤跨虹桥畔。康熙帝御笔一挥,题了“曲院风荷”四个大字,留下一座碑亭。

此后,“曲院风荷”的名声越来越响,但其实还是名不副实,论面积只有区区半亩地,看不到几朵荷花。

所以1978年,杭州市决心把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重新建起来,而且要建得有规模、像模像样,这在当年是一桩大事。

曲院风荷的荷花品种大部分也是从杭州花圃引进的,可以讲,杭州花圃是中国荷花的母本园

扩建的“曲院风荷”景区,面积425亩,你看看扩大了多少倍!分成“曲院区”、“风荷区”、“竹素园区”、密林区、郭庄五个区块。我是曲院区块的技术员,协助100余亩风荷景区的建园工作。

风荷区建设这5年,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规划荷花种植区域,二是对荷花引种栽培。

荷花种植区的规划,这里面蛮讲究,这么大的湖面,荷花种在哪里?种多少面积?桥旁边要不要种?怎么种?种多少?种什么品种?都有门道,但总体目标就一个,以荷花为主体,进行大面积片植或小面积丛植的结合,渲染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观赏效果,让前来游玩的人有一种宛若在荷花丛中行走的美感。

在园林系统老前辈的带领下,我在图纸上规划出了61个荷花品种池,同时给睡莲科等其他水生植物留出种植余地。荷花种植池在塘水抽干后进行放样,根据样线进行砌石,基本就把要种荷花的区域确定了。

说到荷花的引种栽培,不能不提杭州园林系统的几位老前辈——冯祥珍、顾文琪、陈皓、王继仁。陈皓还健在,将近百岁高龄了,他是杭州园林界的“活字典”,见证了杭州花圃的发展史。“文革”动乱期间,很多东西被破坏了,唯独杭州花圃保存下当时最全的种子资源。

保留下的荷花种子资源有20多个,和现在上千个品种比,是九牛一毛,但在百废待兴的当时,这20几个品种相当珍贵了,全国也仅此一家。曲院风荷的荷花品种大部分也是从杭州花圃引进的,可以讲,杭州花圃是中国荷花的母本园。目前,国内的荷花品种全部是在杭州花圃保存的荷花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从凌晨1点开始,我每隔半小时就观察下荷花开了没有,开到什么程度。渐渐的,我对荷花的习性了如指掌

在我眼里,荷花浑身是宝,既有观赏价值——能看,又有食用价值——能吃,还有药用价值——能入药,这主要针对不同品种的荷花说的。

荷花分三大类,一是观赏类的花莲,二是可食用的藕莲——藕茎又粗又壮,味道很好,三是莲子饱满的子莲——莲蓬头很大,每个孔里都有饱满的莲子,不像花莲,很多莲蓬头是空的,杭州话叫“瘪壳”。

那有没有荷花可以做到既观赏、又长藕、还结子呢?现阶段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做到两用,但三用的荷花还没培育出来。

“曲院风荷”扩建那次,我引种主要引花莲和子莲。

为了收集更多品种的荷花,我跑到福建、江苏的苏州、南京、浙江的武义、建德,凡是长荷花的地方,我都去过。适合家庭种植的缸莲、碗莲这些稀有品种,我都是去养殖个体户那边引过来。

引回来的叫“块茎”,就是俗称的“藕”。对方最多给一到两支藕,带回来后就放在缸里。为了掌握荷花的开花规律,我从凌晨1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就观察下荷花开了没有,开到什么程度。渐渐的,我对荷花的习性了如指掌。藕茎的生长规律有点像笋,一节一节的长,养到第二年,就可以分缸了,一缸变两缸,到第三年,就有八到十缸了。

生物学上,藕茎种植是无性繁殖,一般不会变异,比如“西湖红莲”的藕茎种下去,长出来依然是“西湖红莲”,不会跑偏。

莲子种植是有性繁殖,可以和别的花粉杂交,繁殖出新的品种。但你不要以为莲子种下去,马上就有新品种蹦出来,没那么容易的,通常种一两百盆荷花,也很难搞出一个新品种来。

每年来的大学生,我都安排他们先去种荷花。种荷花很辛苦,目的就是让年轻人潜移默化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1983年上半年,我把自己培育的荷花从缸里移栽到风荷区的品种栽植池中。我记得很清楚,“曲院风荷”的风荷区是国庆节正式对外开放的,那时荷花的花期已过,到第二年夏天,人们才等到满池的荷花。

这样的安排符合荷花的生长特性,种下去第一年的效果通常不好,第二年开得最旺盛,到第三年又会有点退化。所以有一年,新闻里说西湖的荷花“生病”了,就是出现退化了。

这时,要把下面的土挖一挖、松一松,因为藕茎纵横交错,淤泥里的营养不够荷花生长了。挖掉一点泥土,破坏掉一部分藕茎,给荷花腾出空间来,荷花才会长好。

之后,我先后做了西区管理处、灵隐管理处的主任,不仅管荷花,还要管其他植物。虽然不在种植一线了,但对荷花的感情始终没断过。每年来的大学生,我都安排他们先去种荷花。种荷花很辛苦,又是最热的天,很考验人的意志力,目的就是让年轻人潜移默化学习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

1988年,我在“曲院风荷”开了荷花陈列室,把荷花的故事、历史都挖出来讲给大家听。据说地球上还没人类时,就已经有荷花了,所以荷花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1987年起,全国每年举办荷花展评,我每年都拿着我们这里的优质品种去参赛,拿回来很多奖项。1993年,全国第7届荷花展在杭州举行,那是“曲院风荷”的荣耀时刻,当时我们荷花品种已达到200多种,是全国最好的赏荷景区了。

1996年底,我调到植物园当园长。植物园水系少,不适合荷花,我就琢磨,推一个怎么样的“拳头产品”呢?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研究培育石蒜,石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很适合杭州,我就想把植物园做成全国最大的石蒜保育中心。

文艺青年常说的“花不见叶、叶不见花”,象征着生死不复相见的“彼岸花”就是石蒜的一种,那个叫红石蒜,又称“曼珠沙华”。后来,石蒜的种植慢慢铺开了,现在杭州的公园、绿化带,随处都能看到各种颜色的石蒜,很漂亮。

9年下来,我种了8000多盆荷花和睡莲,600多个品种荷花和200多个品种的睡莲,日夜与它们相伴

2011年,我退休了,可以一门心思种自己喜欢的荷花了。这些年,在浙江省花协、园文局、名胜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成立了浙江省花卉协会荷花水湿生植物分会,我曾任秘书长,现在是会长,为全省和杭州西湖荷花事业的发展做一些应尽的工作。

为了找到一处合适的种植场所,我寻觅了好一段时间,最后发现周浦不错,离西湖也不远。我从7户农民手里租了35亩稻田和甲鱼塘,翻新后开始种植荷花、睡莲。

我在池塘边造了个房子,吃住都在里面。忙的时候,城里的家我也不回去了。9年下来,我种了8000多盆荷花和睡莲,600多个品种荷花和200多个品种的睡莲,日夜与它们相伴。

租地要钱,造房子要钱,买荷花种植的缸、土等等材料都要钱,我把我和老伴的退休工资都搭进去了。付不起工人的工资,只能凡事自己来,拌合淤泥、上盆栽种、补水施肥、翻缸播种……比年轻时做技术员还辛苦。常常一天下来,我的微信步数已经3万多步,勇夺朋友圈第一名。

种荷花的塘里水深,我穿上雨裤,跳进水里,一泡就是大半天。最初,老伴不理解,反对我这么做。但我坚持,她也没办法,只好陪着我。许多年过来了,看着荷花越开越旺,她也慢慢理解我了。

儿子在新西兰成家立业,好几次叫我过去享受天伦之乐。我说我不去,你那边没有荷花给我种,我不要去。有阵子,老伴去新西兰带孙子,我也跟过去看了看,新西兰那边有莲花,但荷花基本看不到。我住了一段时间,还是想念自己的荷花,就回国了。

对我来说,荷花是我精神上的“儿孙”,每天看到它们,我心里才踏实舒服。

前阵子,我还给荷花过生日——很多花都有自己的生日,荷花的诞日是农历6月24日。那天,我搞了几朵荷花切花,插在案头的瓶子里,欣赏它们的婀娜,为它们祝寿。

植物研究就是这样,有偶然性的成功,但要把这个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就需要上百、上千次的尝试。每次出现一个荷花新品种,后续要花三年左右,才能将它的特性稳定下来

培育荷花新品种,就跟“养儿孙”一样,让人充满着期待。荷花是雌雄同株,人工授粉前,我先选择一个品种作为母本,另一品种作父本。当母本含苞待放时,我要及时把它的雄蕊去掉,然后套袋,隔断与其他花粉接触的机会。

等到父本的花刚刚开放,我把它的雄蕊全部取下来,放进玻璃罐,用一支毛笔蘸上花粉,涂抹到母本的雌蕊上去。

等到母本的莲蓬长老了,把深褐色的莲子都取下来,明年的播种季就是谜底揭晓的时刻。

植物研究就是这样,有偶然性的成功,但你要把这个偶然性变成必然性,就需要上百、上千次的尝试。只有养过荷花的人才知道,每次出现一个荷花新品种,后续要花三年左右,才能将它的特性稳定下来。

这些年,我也算小有成就,成功选育了“唇蜜”、“凤蝶”等新品种。郭庄、虎跑等全省各地办荷花展,我也会送上展品。

并蒂莲是摄影圈的大明星。最近三年,我的基地里都长出了并蒂莲。可惜前阵子我在荷塘里搬花时,一脚踏进沟里,摔了一跤,幸好手中的荷花没摔坏,但手机掉水里,储存的照片全没了,心疼死我了。

我的基地里,不仅长出了“双胞胎”并蒂莲,还有三个花朵呈品字形排列的“三胞胎”品字莲、有四个花心的“四胞胎”四面莲,以及有五个或更多花心的五子莲、绣球莲。

而我培育的“得意门生”要属碗莲新品种“韵泽”。行家都知道,荷花越小越不好养,越小越不容易开花。而“韵泽”的花苞只有指甲盖大小,叶片则如同硬币,整株体态纤细如玉,完全可以握在手掌中观赏,非常适合家庭种植。

西湖里的荷花到了8月底、9月基本就谢了,但我这里的荷花可以从5月一直开到10月。我还想培育出一朵蓝色的荷花

一天中,荷花开得最好的时间是清晨6点到8点,等太阳高照,花朵就会缓缓合上休眠。所以我每天5点就穿上雨裤雨靴,在池塘中观察、拍照、记录开花情况。在厚厚的《荷花品种记录》本上,我记录着每个品种的花形、花瓣、花色、开花数、开花日期等。只要它们长得好,我就开心。

一年中,荷花开得最好的时节是七月、八月。西湖里的荷花到了8月底、9月基本就谢了,但我这里的荷花可以从5月一直开到10月。我一直在尝试延长花期的技术手段,比如种子低温保存、延后栽培、多次翻种。

所以,别人说金秋十月看桂花,我要说,金秋十月来我这里看荷花。

每年的3到4月是我最忙的时候,要忙着翻缸栽种。翻缸是体力活,先把枯萎的荷花杆子剪掉,整只缸反扑过来。因为藕茎沉在缸的底部,缸翻过来后,藕茎就暴露在最上面了。把藕茎取出,把周围的老泥、纠缠的走茎清理干净,再把新土和水加进缸里。隔一天后,搅拌成泥糊,再隔一天,把之前取出来的藕茎埋进去。

儿子从国外回来,看我一把年纪还在翻缸,他也会帮我一起翻。

这些年,我把退休工资、卖花等收入共200多万元统统投到荷花基地,说实话是入不敷出的。外人不理解,说我这么傻,基地里已经有这么多荷花了,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搞经营。但在我看来,基地的很多条件还不成熟,而且我搞这个基地的目的不是卖花。

我做过植物园园长,知道种子资源保存的重要性,所以我想把这里做成全省最大的荷花种子资源库。现在已经建成“浙江省荷花种质资源圃”和“杭州西湖荷花栽培基地”,我很高兴。

我喜欢荷花,这点苦和累都不算什么,只要我干得动,就会一直种下去。前十年打个基础,下一个十年,我争取把收集、保育的荷花种质资源做到1000种以上。

对了,我还想培育出一朵蓝色的荷花。因为蓝色的荷花很稀少,有蓝色的睡莲,却没有蓝色的荷花。要完成这些事,光靠我一人不行。我希望能组建一支团队,把荷花事业做大做强,让精品微型荷花走进千家万户,让荷花成为杭州西湖的闪亮招牌。

相关知识

爷爷给残疾孙女编手工花当生日礼物
少儿热门书籍推荐《格林爷爷的花园》
爸爸过生日没有给爷爷准备礼物,女儿拿着自己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一瓶酒,把爷爷都感动哭了
爷爷花200元在花市买兰,跟兰花形状不一样,拿回家感觉不对劲
爷爷在家不种地改养盆景,一年收入十几万,还真是有生意头脑!
爷爷在家不种地改养盆景,一年收入十几万,太佩服这个小老头了!
吴爷爷养出一排“玉树”,棵棵都是精品,一开就是上千朵花,壮观
小区“花爷爷”十载苦辛不言累:最是人间好时节
爱的守护!爷爷生前为奶奶种下一片花墙
新书包邮 《新手四季养花》花样爷爷 王意成 养花秘籍 花草园艺 植物花卉书籍 休闲生活

网址: 荷花爷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693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
下一篇: 【春城晚报】棉花种子在这个地方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