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罗氏蝴蝶兰植物学史

罗氏蝴蝶兰植物学史

材料:罗氏蝴蝶兰的果实。

果荚采集:对开花时间在7-10天的罗氏蝴蝶兰进行人工授粉,在果荚趋于成熟未开裂期间,采集果龄为295天(时间从授粉日期开始计算)的果荚。

播种方法:果荚用自来水冲洗,经过中性洗涤剂洗涤后,无菌水再冲洗3-4次,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溶液浸泡果荚30秒,再用0.1%升汞处理10-12分钟,无菌水冲洗8-10次,取出葫果,置于托盘中。用解剖刀纵切,采用撒播法,用镊子夹起果实,撒播于培养基上,盖好瓶盖。

培养条件: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12小时/天,光照强度30-40微摩尔/平方米/秒。

培养基:将种子分别接种于改良的1/4MS基本培养基中,并分别添加0.1%活性炭和70克/升香蕉汁。

丛生芽的诱导:以1/3MS 6-BA0.5毫克/升 NAA2.0毫克/升 0.1%活性炭 700克/升香蕉汁的培养基作为丛生芽的诱导培养基。

生根壮苗:以1/3MS基本培养基作为生根壮苗的培养基,将分化出1/2片小叶的小苗转接于生根壮苗培养基继续培养。诱导出的芽经过生根壮苗培养基后,成长为小苗并分化出根。在罗氏蝴蝶兰的生根壮苗阶段添加马铃薯汁或者香蕉汁有利于小苗的生长。

瓶苗移栽:将长出2-4片小叶、3-6条根,根长在2-5厘米的瓶苗进行炼苗移栽。在自然光照下放置3-5天,后松口瓶口1天,开瓶盖1天,然后移栽至水苔的培养基质中。水苔疏松透气,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是蝴蝶兰商业生产中移栽常用的培养基质。罗氏蝴蝶兰组培苗经过生根壮苗培养,炼苗驯化后移栽至疏松的水苔基质中,移栽1个月后,植株健壮,叶片呈现深绿色,成活率达98%。

满氏蝴蝶兰Phalaenopsismannii

属宽唇组(Sect.Polychilos), 气根丛生,肉质,极长;茎短,有叶4—5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可达23厘米,宽5—6厘米,先端尖锐;总状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3—4朵,花黄绿色有褐红色斑纹,唇瓣黄色或白色;花期冬春季。

满氏蝴蝶兰Phalaenopsismannii

属宽唇组(Sect.Polychilos), 气根丛生,肉质,极长;茎短,有叶4—5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可达23厘米,宽5—6厘米,先端尖锐;总状花序斜出或下垂,有花3—4朵,花黄绿色有褐红色斑纹,唇瓣黄色或白色;花期冬春季。原产于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越南及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阔叶林中树上。变种:黄花满氏蝴蝶兰(P.mannii var.flava)与原种区别于花变为黄绿色,产于缅甸。

罗氏线圈结构简介:

不含铁磁性材料,无磁滞效应,几乎为零的相位误差;无磁饱和象,因而测量范围可从数安培到数百千安的电流;结构简单,并且和被测电流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路联系;响应频带宽0.1Hz-1MHz。与带铁芯的传统互感器相比,罗氏线圈具有测量范围宽,精度高,稳定可靠,响应频带宽,同时具有测量和继电保护功能,体积小、重量轻、安全且符合环保要求。

基于洛氏线圈的具有电流可实时测量、响应速度快、不会饱和、几乎没有相位误差的特点,故其可应用于继电保护,可控硅整流,变频调速,电阻焊等信号严重畸变的场合。

冶炼大电流计量、测量

产品简介

罗氏线圈电流传感器与电流变送器一体化结构,不管一次电流多大,都不需另配电流互感器。

罗氏线圈电流互感器采用插拔式,便于现场连接,连接时不需拆开被测主回路。

一体化变送器体积小,重量轻,线性好。

可实现输入,输出相互隔离的无源两线制4-20mA,工作电源取自负载DC24V或12V;也可实现输入,输出,电源,三端相互隔离,工作电源单独供DC24V

应用范围:

u供/配电系统的电流监测

u过程控制系统的电流及状态监测及通讯传输

uMCC马达控制中心电流监测及通讯传输

u工矿企业用电设备的电流监测

u超出标准量程或特殊应用场合的可定制

主要技术参数

u电源Vs:24VDC 或12V

u输出负载RL:0〈RL〈1KΩ

u精度等级:0.5级

u输入:5000A~100KA

u输出4~20mA或0~5V 或数字信号

u工作温度范围:0-120℃

绝缘强度:1500VDC/1分钟

相关知识

北京植物学史图鉴
关于蝴蝶兰的分类,你了解多少?
科学网—一本学兼东西的中国植物学史著作
北京植物学史 图鉴即将面世
百合的植物学史是怎样?
植物史
蝴蝶兰属
16世纪植物学史藏玄机:年轻莎翁肖像
梅花的植物学史
花的象征意义和植物学史

网址: 罗氏蝴蝶兰植物学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81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剑植物学史
下一篇: 麻栗坡兜兰植物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