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生物循环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生物循环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闽江河口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河口之一,闽江河口湿地对于维护闽江流域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基于互花米草入侵原生湿地的热点生态问题以及当前闽江河口湿地植物-土壤(水)系统重金属生物循环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基于时空互代法,以闽江河口鳝鱼滩尚未受互花米草入侵影响的短叶茳芏湿地(CM)、互花米草入侵过程与短叶茳芏形成的交错带湿地(CM'-SA')以及新近入侵的互花米草湿地(入侵前为短叶茳芏湿地)(S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及原位试验,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湿地土壤及间隙水重金属含量时空分布特征、湿地植被重金属富集与分配特征以及湿地植物残体分解与重金属库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明晰了互花米草入侵对湿地植物-土壤(水)系统重金属生物循环特征的影响,综合评估互花米草不同入侵阶段湿地植物-土壤(水)系统的重金属生态风险。主要结论如下:(1)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湿地土壤中的Cr、Cu、Pb含量。就Ni、Zn而言,其在入侵前短叶茳芏湿地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入侵过程中的交错带湿地以及入侵后的互花米草湿地。不同湿地0-60 cm土层的Cr、Ni、Cu、Zn、Pb含量整体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变化,且大多于20-40 cm土层出现较高值。(2)互花米草入侵改变了湿地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含量。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不同湿地土壤中Cr、Ni、Cu、Pb各形态含量均以残渣态最高,弱酸溶解态最低;Zn的各形态含量则以残渣态最高,可氧化态最低。除Cu外,其它重金属的弱酸溶解态含量占相应重金属全量的比例均以交错带湿地土壤最高。除Pb外,其它重金属的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含量占相应重金属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交错带湿地>互花米草湿地>短叶茳芏湿地。除Pb外,其它重金属的残渣态含量占相应重金属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短叶茳芏湿地>互花米草湿地>交错带湿地。不同湿地土壤中重金属残渣态含量与相应重金属均呈极显著正... (共234页)

相关知识

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硫生物循环特征与循环状况评估
入侵种互花米草影响我国滨海湿地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
湿地、入侵互花米草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防治研究进展
互花米草人工植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初步研究
利用无瓣海桑控制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初步研究
三种类型互花米草抗盐生态型的分化
治理互花米草 闽江口湿地生态逐渐恢复
江苏淤泥质潮滩湿地互花米草扩张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网址: 互花米草入侵影响下闽江河口湿地重金属生物循环特征及其生态风险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85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无性系生物量等级
下一篇: 生物入侵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