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开展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是开展科学防控的基础。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信息化趋势,2003年起开展了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在全国率先研发并建成多种作物的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实现病虫害的实时监测,革新了传统的病虫监测方式。系统基于互联网及移动终端,开发了病虫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专家咨询等功能。在全市植保系统推广应用,实现了病虫监测数据实时更新,彻底改变了过去依靠信件、传真、电报及E-mail传输数据的方式,改变了依靠手工统计、汇总、分析测报数据的历史,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在全国率先设计、建立了数据量大、功能全、分析智能的病虫害监测数据库,实现病虫害监测的数字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数据库不但满足病虫分析预警系统运行的要求,且与日常监测预警工作融合,数据库共有274张填报表格。全市监测网点经6-7年的应用,上报病虫监测数据30多万条,为病虫监测预警及测报科研提供宝贵的数据基础。在全国首创,研发了基于地图和Flex技术的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病虫害逐日或定期监测动态数据的多种插值地统计分析和自动预警。地图数据与GIS地图保持一致,但传输速度更快捷,图形更美观,互动性更好。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在国内外首创了病虫害监测数据的多指标叠加分析系统,将病虫害发生相关的多种因子用简单直观图形体现,使分析更简单、方便。根据数据拟合、历期预测以及相似模拟等原理研发了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和预警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趋势分析和历史同期发生预警。集成数据钻取、多点触摸等技术,研发病虫监测预警多媒体展示平台和信息发布系统,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实时动态展示病虫发生、监测预警信息、病虫情报等,并可与便携移动设备互动。根据上海病虫害发生特点研究形成了上海市粮油作物、蔬菜作物的测报调查规范共约30个。调查规范比较简单、实用,有较强的操作性,统一了测报的数据模式,为植保数字化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设计并建成了市、区、监测点的三级病虫监测网络体系,对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稳定测报队伍有比较积极的作用。该项目已在全市植保条线应用,及时准确指导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提高了防治效果,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环境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系统建设也对中国的植保信息化建设以及植保体系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作物病虫监控能力与水平,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植保防灾减灾体系做出贡献,大幅提高了植保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带来巨大的社会、生态效益。发表论文10篇,出版著作3本,软件著作权12件,获专利3件,地方标准4个,获奖励2项。
相关知识
上海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美国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与管理考察报告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与改进
青海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构想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docx
托普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具有哪些明显的自身特色?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防治虫害的精髓
网址: 上海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8849.html
上一篇: 美国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与 |
下一篇: 省了人 增了效 肥了田——科技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