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春访贺兰山:一座大山的修复与生机

春访贺兰山:一座大山的修复与生机

春访贺兰山:一座大山的修复与生机

原创 银川晚报 壹度YIDU 前天

银 川 晚 报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台 |第 7 2 2 期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  合办

记者 刘旭卓/文   刘旭卓 李振文/图 

宁夏人尊称贺兰山为“父亲山”。但由于昔日过度开采、过度放牧,一味索取,让贺兰山不堪重负。近日,受疫情影响的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外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有序复工。其实,自2017年开始,自治区启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来,贺兰山的生态修复工作就从未停止。

在笔架峰两边,能看到不一样的贺兰山。从滚钟口景区出发,沿途是盛开的山花,站上山巅俯瞰笔架峰,似神来之笔,笔架峰西侧一派春意;而从笔架峰东侧山脚攀登,沿途是碎石子路,40分钟后登上笔架峰,看到的,是昔日留下的盗洞,从盗洞滑下去的贺兰石,从远处看,就像一条条黑色的“泪痕”。

笔架峰下的“泪痕”

笔架峰下的盗洞,是人类贪念留在贺兰山上的伤疤。

昔日,随着贺兰砚身价的增长,贺兰石原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就引来不少人私自盗采贺兰石,这些盗洞,就是因此留下的。在笔架峰东侧山坡下,有着大大小小十几个盗洞。

▲堆积的贺兰石罅隙中,小灌木正在生长。

“所有的盗洞,我们都进行了填埋,但是要复原山体原貌,很难。”护林员李鹏看着这些盗洞,脸上露出无奈和失落的表情。这些盗洞深大约三四米,宽度勉强够一个人钻进去,李鹏说,用这样的方式开采贺兰石,一方面很容易塌方、滑坡,对山体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人身伤害,但在利益面前,这一切显得都不那么重要。

2017年5月,自治区正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开始对贺兰山保护区内所有陵园公墓、矿山企业、旅游设施、种植基地、废弃矿点等人类活动点进行拉网式排查。

▲护林员在此进行GPS打点。

盗洞填埋之后,保护区在此设立了GPS打点处,护林员每天都会巡查打点,确保再无盗采行为。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贺兰山保护区”)的许多工作人员聊到此事,都说从上到下的守护行动,一定会让贺兰山的“泪痕”逐渐散去,笔架峰两边,最终将盛开同样的山花。

已经开始的生态恢复

从马莲口出发,向南前行三公里左右,就到了主佛沟。这里曾经是为宁夏铁合金厂提供原料的矿区,如今,也已经被保护起来,恢复治理。

沟口附近,停放着一些开矿设备,看上去锈迹斑斑,布满灰尘。贺兰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温岳说,这都放了好长时间了。进沟去往昔日矿区的路,颠簸难行,随着车子的东摇西晃,很容易联想起昔日大卡车行进的情景。

▲硅矿治理区一旁盛开的山花。

车子最终停下的地方,是一处平地。不用工作人员介绍,一眼就能看出来昔日矿区在哪,眼前一片夯实的土黄色区域,和周边褐色的山体,色差明显。贺兰山保护区资料显示,主佛沟的硅石矿区自2006年废弃后,留下了开采面、尾矿点,开采时产生的平台、掌子面及顺坡倾倒矿渣形成的坡面,除存在地质灾害引发安全隐患外,其颜色与山体自然颜色反差很大。

2018年6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这里开始生态恢复综合治理。通过喷播有机纤维层复绿、客土喷播复绿、小降解袋柔性护坡复绿、穴植灌木复绿等工程手段,播种了蒙古扁桃、针茅等26种贺兰山适生草种。目前,植被覆盖率从0%提升到70%。“下一场雨之后,这边的黄土坡上就会长出来绿色的嫩芽。”温岳指着远处说道。

▲山花烂漫

“黑衣”变“绿装”

在贺兰山北段,有一条15公里的山沟,四面山峦起伏,高耸险峻。这条沟,就是曾经闻名全国的汝箕沟煤矿所在地。

2018年8月28日,从银川发往汝箕沟的列车上,一位叫何斯瑛的老人激动不已,83岁的老人是1972年这趟车始发时的第一任列车长,距离彼时,已逾46年。“到了汝箕沟以后,能看到白色的烟,还有巨大的煤矿。”老人的回忆中,昔日汝箕沟的景象清晰起来。

▲火车穿行在汝箕沟。资料图片

作为“一五”期间十大煤炭基地之一,汝箕沟的煤矿区一度支撑起了宁夏的经济发展,也对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与之相伴的矿区私挖滥采、无序排弃渣石等问题伴随而来,741.1公顷的排渣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从2017年开始的综合治理,让汝箕沟的“黑衣”,换上了“绿装”。煤干石和矿渣堆上,生长出了绿色的植物;直升机空中撒播的榆树籽、蒙古扁桃、冰草等耐干旱植物种子,也已生根发芽;矿区的2000余棵旱柳生机勃勃……而贺兰山老矿区的蜕变,远不止此。电影《天逆骑士·变体》选址石炭井拍摄,让这处老矿区一炮而红,“工业旅游+影视拍摄基地”,成为其发展蜕变的一条新路子。

▲今日贺兰山景色。@网友“阳光”摄

绿色的贺兰山

网友“阳光”是登山爱好者,这个春天,他再次登上这座熟悉的大山。“贺兰山的春天,是从一抹粉红色的蒙古扁桃开始的。”从登贺兰山开始,“阳光”记忆中的蒙古扁桃,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艳,他说,这是贺兰山生态向好的最好凭证。

▲贺兰山上盛开的山花。

“点地梅是贺兰山较早开放的花之一,经常是一簇簇出现,静静开在山岩下;还有短翼岩黄芪,圆圆的一团,红灿灿的花朵,奇特娇艳……”说起贺兰山的花,“阳光”眉飞色舞。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花朵在贺兰山的春天开放。

护林员李鹏从小在贺兰山长大,他儿时记忆中的贺兰山,这个时节是看不到枯黄色的。“山脚下被羊啃得光秃秃的,草的影子都看不见,就是黑白色的石头。”他见过小时候肆意放牧之下的贺兰山,也见过开采砂石时的漫天尘土,李鹏说,贺兰山从没有现在这么安静过,这么美丽过。

“你别看现在,除了盛开的花,贺兰山看上去都是枯黄色,如果来一场雨,这里的草会快速生长,要不了几天,就绿绿的。”李鹏环顾着四周,描绘着他最爱的景色。

链接

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整治2017年5月,宁夏正式打响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最终确定了169处整治点,其中核心区22处,缓冲区14处,实验区109处,横跨核心区、缓冲区14处,横跨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4处,横跨缓冲区、实验区6处。截至2018年5月底,169处整治点全部完成整治修复并通过自治区级阶段性验收。同时,石嘴山市将整治范围扩大到保护区外围地带,关停清退93家与保护区内利益联结紧密的洗煤场、储煤场及附属设施,完成了45处点位的整治和自治区阶段性验收。

据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相关知识

新时代的宁夏追梦——写在大型立体史诗剧《贺兰山盛典》开演之际
石嘴山市:贺兰山生态修复区山花烂漫 粉色画卷绘就春日美景
宁夏推进“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黄河清 贺兰美 六盘绿 罗山翠
矿区生态修复之路:“塞上江南”的旧伤与新生
访陶瓷文物修复师,探“天衣无缝”式无痕修复
大山深处如何脱贫?雪域高原上的蜕变奇迹
2024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矿山生态修复 焕发绿色生机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丛书出版
多地春暖花开、生机萌动 水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绘就“绿水青山”美景

网址: 春访贺兰山:一座大山的修复与生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092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入侵性凤仙花:原生植被变化的驱动
下一篇: Effects of hab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