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我国林业碳汇实践中树种应用的多样性探索 – 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我国林业碳汇实践中树种应用的多样性探索 – 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我国林业碳汇实践中树种应用的多样性探索

作者:林环碳中和网小编 分类:碳汇 日期:2024年5月15日 浏览:785 次 来源:林环双碳

​​#编者按#

林业碳汇作为对抗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策略,其效能与成功在根本上依托于科学且多元化的树种选择与配置。树种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单元,其多样性和优化配置直接关系到碳吸收与存储效率,进而影响整个林业碳汇项目的成效与可持续性。高效的树种组合策略不仅显著提升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能力,而且增强了生态系统的韧性和持续性,为全球碳减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培育高效率的碳汇树种成为了解决气候挑战和加快碳吸收进程的关键。

一、树种在林业碳汇中的核心作用

林业碳汇是一种通过森林植被的生长周期及碳循环机制,有效捕获大气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生物质,存储于林木之中,进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现象。此过程高度依赖于科学的树种选择,因树种间在二氧化碳吸收效率、碳固定能力、生长速率及环境适应性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树种的选择是林业碳汇效能的基石。部分树种展现出卓越的二氧化碳吸纳能力,而其他树种则更擅长于土壤碳固定。例如,快速成长的树种能够在较短周期内累积大量生物量,加速碳汇积累。同时,那些能在逆境中生存的树种,如耐旱或耐贫瘠种类,保障了碳汇的持久稳定性,即便在不利环境下亦能维持森林的碳吸存功能。树种决策还需兼顾生态多样性维护、土壤健康提升及水资源保护等多维度目标,以确保林业碳汇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与生态均衡。

二、树种选择的考量维度

树种甄选需综合评估其碳吸储潜力、生长特性、生命周期碳固定效率及生态适宜度,这些要素直接关乎林业碳汇项目的成效与持续性。

碳吸存性能:诸如红松和云杉等针叶树,凭借高效的光合作用及强大的二氧化碳吸收力,成为新造林碳汇工程的优选对象。
生长与碳固定周期:杨树、桉树等速生树种,因其快速增长可迅速累积生物量,加之高生命周期碳固定量,对于加速碳汇积累尤为关键。

生态与环境适应性:橡树、山毛榉等阔叶树,因其广泛的生态适应范围,能良好适应多种气候、土壤及水分条件,确保森林结构的稳定及碳汇输出的连续性。

气候匹配性: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如温带地区的橡树与桦树、亚热带的桉树与相思树、热带地区的椰子树与橡胶树,以及干旱区的沙棘与沙柳,选择最适宜的树种以最大化碳汇效果。

土壤-水文适宜性:针对土壤贫瘠区域,松树与柏树等针叶树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而在水资源充沛地带,柳树与杨树等阔叶树种则更加适宜种植。

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除了生态因素,还应充分考虑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包括木材和非木质产品的利用,以及生态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力。选择具有高木材价值的树种,可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开发非木质产品的利用,如生物质能源、药材、食品等,可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经济吸引力。此外,选择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旅游潜力的树种,能够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林业碳汇项目的认识和支持,从而增强项目的整体可持续性。

三、我国不同区域的林业碳汇树种应用案例与策略

1  北方地区/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碳汇项目

树种选择: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均为耐寒针叶树种,适合北方气候,有助于快速增加碳汇。

案例描述:塞罕坝机械林场在碳汇开发中,聚焦于人工中幼龄林的培育与管理,采用科学方法提升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碳储量。通过选用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等针叶树种为主导的造林策略,不仅优化了林分结构,增强了林地的碳吸存能力,还通过加强森林经营的科技含量和有效管护措施,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如改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提升生物多样性,同时也通过碳汇交易产生了实际的经济回报,为当地社区创造了财富。

2  南方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竹林碳汇项目

树种选择:毛竹。作为南方地区快速生长的竹类植物,毛竹不仅生态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而且固碳能力强。毛竹林具有高生物量、快速再生的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碳汇,是理想的林业碳汇开发资源。

案例描述:项目采用现代竹林培育技术,如合理密植、适时采伐、有机施肥等,提高竹林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从而增加碳吸收量。同时,建立了竹林碳汇计量与监测系统,精确核算碳汇量,为碳交易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南平市竹林碳汇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资金补贴、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便利等,同时探索与国内外碳市场对接,推动竹林碳汇产品的交易,为竹林碳汇的商业化运营开拓了新路径。

3  中部地区/ 河南省信阳市油茶林碳汇项目

树种选择:油茶树。作为中部地区典型的经济林树种,油茶树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寿命长,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同时,油茶果可榨油,具备良好的经济价值。

案例描述:河南省信阳市油茶林碳汇项目集生态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科学培育油茶林,达成林业碳汇与特色产业双赢。项目扩增油茶种植范围,改造低效林,应用良种嫁接、密植技术来增强林木质量和固碳力。通过林下复合经营,如套种中药材、食用菌,高效利用资源,土壤更肥沃,生态系统循环优化,间接推高碳汇效能。此外,培训农民提升油茶种植及林下经济管理技能,增强环保意识,促使其积极参与油茶林维护,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合作链,助力乡村振兴。

4西部地区/ 新疆胡杨林生态修复项目

树种选择:作为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特有的树种,胡杨能在极端干旱、盐碱土壤条件下生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树种,同时也是重要的碳汇资源。

案例描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胡杨林的生态修复项目显著抑制了荒漠扩张趋势,复兴了生物多样性,并通过开创性管理与融资策略,成功变现胡杨生态资产为经济增长点。此项目采纳了滴灌、集雨等节水灌溉科技及土壤改良法,在沙漠边际及退化土地区域栽培胡杨,凭借这些先进技术显著提升了树木存活率,加速植被复原进程。依据胡杨特有生长习性,实行分区域阶段性造林,科学搭配树种,结合病虫害有效控制与周期性抚育作业,全方位提升了林木群落的品质与碳吸收效率,展现了生态智慧与经济收益的和谐共生。

除上述地区的积极探索外,河南省林业局与浙江省林业局先后发布了各自区域内具有显著固碳能力的树种名录,进一步推动了林业碳汇工作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发展。

河南省

河南省林业局对外公布了该省“固碳强者”树种名单,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河南在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上的前瞻思维,还为后续的生态建设与碳汇项目提供了明确的树种选择导向。

树种名录有:雪松,油松,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欧美杨、毛白杨、白榆、白蜡、楝、楸树、香椿、刺槐、旱柳、法桐、栾树、国槐、泡桐、马褂木、湖北紫荆。
浙江省

浙江省林业局推出的“碳汇造林十大主推树种”,旨在为全省范围内的碳汇造林项目指明方向。这十大树种的推广,不仅考虑了浙江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还融入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考量,力求在提升碳汇能力的同时,维护和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与韧性。

主推树种为:木荷、樟树、杉木、枫香、浙江樟、青冈、栎树、楠木、栲树、柏木。

四、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树种选择策略建议

重视本土树种的选择与利用

本土树种通常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兼容性,能有效促进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应根据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优先筛选出既能高效固碳又能适应当地环境的乡土树种,如北方的落叶松、南方的马尾松等。

推广碳汇树种的种植与经营

建立示范林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碳汇树种示范林,展示不同树种的固碳潜力和综合效益,为各地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和技术模式。

科学造林与管理:采用现代造林技术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如合理密植、轮作与间伐、病虫害综合防控等,以提升林分质量和碳汇效率。

加强树种适应性研究与引种试验

跨区域引种试验: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对有潜力的非本土但高固碳能力的树种进行小规模引种试验,评估其在新环境下的生长表现和生态影响。

遗传改良与选育:通过遗传改良技术,选育出更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病虫害抗性更强、固碳速率更快的优良树种。

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多元化树种配置: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采取多元化树种配置策略,兼顾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经济树种与生态树种的搭配,实现短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生态效益的平衡。

促进社区参与和惠益共享:鼓励和引导当地社区参与碳汇林的建设和管理,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林产品开发等方式,让社区居民从林业碳汇项目中直接获益,增强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不同地域开展的林业碳汇项目,通过精心选择与科学管理,展现了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共生之道。从北方的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到南方的毛竹,中部的油茶树,再到西部的胡杨,每一片绿意盎然之中都蕴藏着对抗气候变化的智慧与决心。这些案例不仅证明了本土树种在固碳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跨学科合作、技术创新和社区参与在林业碳汇项目中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示范林基地、推广科学造林技术、进行树种适应性研究与遗传改良,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实施策略正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在此过程中,不仅生态效益显著,如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水土保持与环境美化,而且通过碳交易等机制,实现了经济价值的转化,为地方社区带来了实质性的收益,促进了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望未来,我国林业碳汇工作还需持续探索和优化,不断强化树种选择的科学性与适应性,深化跨区域合作,同时注重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通过这些努力,林业碳汇将不仅成为减缓全球变暖的有效工具,也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地方实践的创新推动下,中国林业碳汇事业正向着更加高效、多元和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着来自东方的绿色力量。

关注我们,林环双碳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农林碳资讯。

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双碳创新发展交流群,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资讯、专家报告、项目案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林环双碳!诚挚邀请您参与留言互动,共“碳”绿色未来!

相关知识

林业碳汇投融资工具解析
林业碳汇项目
2022年全国林业碳汇政策汇总
林业碳汇开发应该种哪些树?十大碳汇树种
哪些树种的林业碳汇量大?
森林碳汇精准计量与碳中和核算工具开发与应用
林业碳汇开发
试析碳汇林树种选择及主要造林技术
详细介绍林业碳汇
什么是碳中和及碳汇?

网址: 我国林业碳汇实践中树种应用的多样性探索 – 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14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群落特征对城市公园绿地碳汇效
下一篇: 亚马孙雨林有着“地球之肺”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