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牡丹花流转历史

牡丹花流转历史

牡丹花流转历史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王”,花硕大而艳丽,雍容华贵,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牡丹源于我国。最早载于东汉早期的武威医简。唐时已有栽培。武则天登基后,由其故乡将牡丹移至长安。此后,便在长安城兴盛起来。宋代,洛阳牡丹称雄于世。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

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牡丹传说是河南洛阳的民间传说之一。

自从洛阳牡丹驰名全国以后,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趣闻也相继现。申报的遗产类别属民间文学。2011年5月23日,牡丹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土质肥厚,雨量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形美、香浓而名甲天下,不仅成为中国牡丹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3、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京城洛阳也毁于兵火,牡丹从此衰落。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此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

如北宋末期,距洛阳较近的陈州(今淮阳)由于引种繁衍洛阳牡丹而名噪一时。

在此之后四川天彭(今彭县)又被人称为“小洛阳”

明末清初,山东曹州(今荷泽成为全国牡丹的主要产地。据记载《曹州牡丹》)记载:“明万历年间,赵氏先人嗜花,不辞劳苦,亲往洛阳求的十余种牡丹归”。

由此可见,曹州牡丹的发展也曾得力于洛阳牡丹。此后历尽沧桑,牡丹日见凋零。

4、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质朴的民族,我们爱好和平、追求所有美好的事物。

传统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5、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在石壁乡三合村村东,原佛庙的遗址处,长着一簇五尺多高的白牡丹,当地群众称之为“神牡丹”。据考证,这株白牡丹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单株野生牡丹。

6、《聊斋志异》中也记载了一个关于牡丹的故事

紫牡丹花仙葛巾偶遇从洛阳赶来曹县赏花的痴情书生常大用,两人互生爱慕,结为夫妻。其弟也与葛巾之妹白牡丹玉版喜结良缘,常家大院喜气洋洋。不料,一群强盗闯入常宅,葛巾挺身显露花仙神威,吓得强盗夺命而逃。常家才知葛巾姐妹俩,是异类花草,霎时冷若冰霜,此时牡丹花仙已不能在人间生活,飘然而去。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相关知识

牡丹花的历史典故
关于1600多年历史的牡丹花,洛阳和菏泽,谁是真正国花之都?
牡丹花的花语与寓意(探寻牡丹花的神秘语言)
岁月流转40载 国庆花坛里的时代发展印记
"牡丹花:中国的国花,丰富的象征意义"
传统插花:一花一世界,纤云流转弄花清
牡丹花的花语与寓意(饱含荣耀与尊贵的花朵——牡丹花)
牡丹花的种植历史
牡丹花寓意
牡丹花什么时候开?牡丹花怎么养?

网址: 牡丹花流转历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195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历史人物的传奇1
下一篇: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网站-信用卡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