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的病虫害生物防治策略考核试卷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种生物防治方法主要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
A.捕食性天敌防治
B.病原微生物防治
C.竞争性天敌防治
D.溶菌酶防治
2.下列哪种害虫是花卉的主要害虫之一?()
A.蚜虫
B.螳螂
C.蜜蜂
D.蚯蚓
3.常用于防治花卉真菌性病害的微生物是?()
A.苏云金杆菌
B.哈茨木霉菌
C.棒状杆菌
D.淡紫拟青霉
4.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
A.引入天敌
B.使用化学农药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微生物农药防治
5.生物防治方法中,利用微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优点是?()
A.灭虫速度快
B.对环境无污染
C.长期有效
D.成本低
6.以下哪种花卉容易受到红蜘蛛的危害?()
A.月季
B.百合
C.兰花
D.菊花
7.利用鸟类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是?()
A.放养麻雀
B.放养喜鹊
C.放养燕子
D.以上都对
8.生物防治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花卉的白粉病?()
A.引入捕食性螨虫
B.使用抗生素
C.喷洒石硫合剂
D.引入抗病性微生物
9.以下哪种花卉病虫害适合使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
A.蚜虫
B.红蜘蛛
C.灰霉病
D.菌核病
10.生物防治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花卉病虫害的抗药性?()
A.轮换使用化学农药
B.使用生物农药
C.增加农药使用浓度
D.减少农药使用频率
11.以下哪种生物农药适用于防治花卉的病毒病?()
A.抗菌素
B.拟除虫菊酯
C.核多角体病毒
D.苦参碱
12.在花卉种植过程中,哪种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A.合理密植
B.增加施肥量
C.适时浇水
D.频繁修剪
13.以下哪种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可以用于防治花卉的地下害虫?()
A.引入捕食性昆虫
B.使用微生物农药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放养家禽
14.以下哪种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生物农药
C.喷洒石硫合剂
D.引入天敌
15.以下哪种生物防治方法适用于防治花卉的蚜虫?()
A.捕食性天敌防治
B.病原微生物防治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物理防治
16.在花卉种植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增强花卉的抗病虫害能力?()
A.增加施肥量
B.选择抗病品种
C.适时浇水
D.频繁修剪
17.以下哪种生物农药适用于防治花卉的细菌性病害?()
A.抗菌素
B.拟除虫菊酯
C.核多角体病毒
D.苦参碱
18.以下哪种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A.引入天敌
B.使用化学农药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微生物农药防治
19.以下哪种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方法适用于有机农业?()
A.化学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D.机械防治
20.以下哪种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花卉的线虫病?()
A.引入捕食性昆虫
B.使用微生物农药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放养家禽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措施属于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A.引入天敌
B.使用化学农药
C.利用病原微生物
D.植物源农药防治
2.常见的花卉害虫有哪些?()
A.蚜虫
B.红蜘蛛
C.蚯蚓
D.螳螂
3.以下哪些生物可以用于防治花卉害虫?()
A.赤眼蜂
B.麻雀
C.蜜蜂
D.喜鹊
4.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优点包括哪些?()
A.对环境友好
B.成本低
C.长期有效
D.杀虫速度快
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防治花卉的真菌性病害?()
A.喷洒石硫合剂
B.使用抗生素
C.引入抗病性微生物
D.植物源农药防治
6.以下哪些花卉容易受到病害的侵扰?()
A.月季
B.菊花
C.兰花
D.百合
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花卉病虫害的发生?()
A.气候条件
B.土壤湿度
C.种植密度
D.施肥种类
8.以下哪些生物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A.引入天敌
B.微生物农药防治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物理防治
9.以下哪些微生物可以用于防治花卉病虫害?()
A.苏云金杆菌
B.哈茨木霉菌
C.拟除虫菊酯
D.苦参碱
1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花卉的抗病虫害能力?()
A.选择抗病品种
B.合理施肥
C.适时修剪
D.频繁浇水
11.以下哪些病虫害适合使用微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A.蚜虫
B.红蜘蛛
C.真菌性病害
D.细菌性病害
12.以下哪些花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需要对环境进行评估?()
A.引入天敌
B.微生物农药防治
C.植物源农药防治
D.化学防治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效果?()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病虫害种类
D.防治方法的选择
14.以下哪些生物防治方法适用于有机农业?()
A.生物防治
B.物理防治
C.化学防治
D.机械防治
15.以下哪些病虫害在花卉种植中较为常见?()
A.真菌性病害
B.细菌性病害
C.病毒性疾病
D.物理性害虫
16.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花卉病虫害的物理防治?()
A.手工捕杀
B.粘虫板
C.防虫网
D.化学农药
17.以下哪些生物农药适用于防治花卉的害虫?()
A.抗菌素
B.核多角体病毒
C.拟除虫菊酯
D.苦参碱
18.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降低花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成本?()
A.选择高效天敌
B.合理安排防治时间
C.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D.使用高成本微生物农药
19.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花卉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A.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
B.频繁更换化学农药
C.不合理使用生物农药
D.过度依赖物理防治
20.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提高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的针对性?()
A.对病虫害进行准确诊断
B.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
C.考虑花卉的种类和生长阶段
D.盲目跟风使用流行的防治方法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是引入______,这种方法利用了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花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策略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农药,能有效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
3.在花卉种植中,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应采取合理的______和适时浇水。
4.利用______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花卉病虫害的化学农药使用。
5.花卉的______病可以通过使用植物源农药进行防治。
6.为了提高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效果,应选择在病虫害的______期进行防治。
7.在有机农业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
8.花卉种植中,______是一种常见的捕食性天敌,能有效控制蚜虫等害虫。
9.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法中,______是一种可以用于防治花卉线虫病的微生物。
10.在花卉病虫害防治中,合理使用______可以提高花卉的抗病能力。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完全无污染。()
2.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长期有效。()
3.生物防治方法只能用于防治害虫,不能用于防治病害。()
4.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提高花卉的生态平衡。()
5.所有的花卉病虫害都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有效控制。()
6.在花卉种植过程中,增加施肥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7.生物防治方法在有机农业中是首选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8.粘虫板和防虫网是化学防治方法的例子。()
9.花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策略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0.选择合适的花卉种植时间和地点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花卉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
2.在花卉种植中,如何合理运用生物防治策略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3.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物防治在花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4.针对某种特定的花卉病虫害,请设计一个综合的生物防治方案,并说明其预期效果。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B
6.A
7.D
8.A
9.A
10.B
11.C
12.A
13.B
14.C
15.A
16.B
17.A
18.A
19.C
20.B
二、多选题
1.ACD
2.AB
3.AB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BC
9.AB
10.ABC
11.ABCD
12.ABC
13.ABCD
14.AB
15.ABCD
16.ABC
17.BC
18.ABC
19.AD
20.ABC
三、填空题
1.天敌
2.哈茨木霉菌
3.种植密度
4.微生物农药
5.真菌性病害
6.发生初期
7.生物防治
8.捕食性螨虫
9.淡紫拟青霉
10.抗病品种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主观题(参考)
1.主要方法:引入天敌、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防治。优
相关知识
烟草种植病虫害综合治理考核试卷.docx
小麦种植病虫害预测模型考核试卷.docx
花卉种植与乡村振兴战略考核试卷.docx
植物园病虫害监测与预警考核试卷.docx
园林绿化工程绿化施工生态恢复策略考核试卷.docx
花卉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考核试卷.docx
花卉种植与花卉展览会的策划考核试卷.docx
棉花种植气候适应性研究考核试卷.docx
花卉病虫害防治策略:.docx
水果种植园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考核试卷.docx
网址: 花卉种植的病虫害生物防治策略考核试卷.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3210.html
上一篇: 生物病虫害防治与合成生物产业创新 |
下一篇: 论传染病的危害及我国的防治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