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加强和改进野生植物进出口管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加强和改进野生植物进出口管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加强和改进野生植物进出口管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占世界总数的10%,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特有的'属、种繁多,约有270个特有属,近1700多个特有种,保存着许多早已灭绝的古老孓遗的物种,如水杉、银杏、珙桐、银杉等.我国有重要的野生经济植物万余种,是世界闻名的花卉起源国之一,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观赏花卉(如茶花、牡丹、杜鹃花等)都源于我国.
作 者:周亚非 作者单位: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刊 名:中国花卉园艺 英文刊名:CHINA FLOWERS & HORTICULTURE 年,卷(期): 1(1) 分类号:F7 关键词: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促进肉牛产业健康发展
(一)国内需求和资源条件允许中国肉牛业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牛肉生产与出口极不相称,我国牛肉产量占世界第四,但出口量不及世界牛肉出口量的1%,而且进口超过出口.究其原因主要是饲养和加工水平低,品种改良工作跟不上,牛肉质量不高,又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数量少,不能保证供货等等.
作 者:林祥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村发展研究所 刊 名:农村养殖技术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URALANIMAL-PRODUCTION TECHNOLOGY 年,卷(期): “”(14) 分类号: 关键词: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我国技术创新
中国经济要想保持稳定增长,加快技术创新是必然的选择,但是当前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两极发展:高度垄断和过度竞争并存,是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文章通过分析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关系以及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指出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是促进我国技术创新的关键所在.
作 者:张青 刘彦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贸易及法律学院,重庆,400044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2) 分类号:F121.3 关键词:产业组织结构 技术创新 过度竞争 有效竞争
我国管理会计改进措施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只有部分企业、部分地区零星分散的应用管理会计理论,他们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不紧密,管理会计应用体系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形成,企业在改善管理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离提高经济效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还差的很远,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而切企业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要求和意愿。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管理会计,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应用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要想得到广泛的应用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使我国管理会计的运行受到影响的因素
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推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基本上就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主观原因;二是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
(一)企业内部原因
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决策,而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的应用又受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的素质、习惯势力与传统做法和基础管理工作。
1.会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
管理会计这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是关键的问题所在。但是,目前我国高素质会计管理人员比较缺乏,而且会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不合理、素质普遍偏低,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较为困难。
2.习惯势力和传统做法的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社会环境不理想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管理会计受到消极文化思想的影响而难以实施;(2)经营者的“长官意志”;(3)会计工作地位低。因为我国当前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习惯势力和传统做法的影响在客观上还没有消除,使企业中管理会计的作用事倍功半,它的推广与应用受到影响,这是管理会计难以应用的关键问题。
3.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水平落后
眼下,虽然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很多企业的运行机制改观较小。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家经营与管理都要懂的,其中包括财务管理和会计。但是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经营者与这要求明显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管理会计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混乱、低效的问题在我国很多企业治理结构当中仍然普遍存在着。
(二)企业外部原因
企业外部环境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管理会计是否能够得到普遍应用直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实经济生活当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律环境、实际与理论的结合情况以及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
1.理论脱离实际,知识陈旧,没有及时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
当前我国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相结合,总结一套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体系、方法,局限于国外的介绍与翻译。我国在最初运用管理会计时一些企业也是取得了很大成效的,可是因为没有及时地总结这些成功的经验,也没有通过一些手段对其进行深入、广泛的推广,使得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其实际应用也受到影响。
2.缺乏规范、统一的基础教育
我国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甚至方法、词语都极其的不统一。而且,能够满足不同文化程度人的需要的实用教材也很难找到。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掌握和学习直接受到影响,普及应用就更谈不上了。
三、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应的.具体措施
1.努力提高会计人员和企业决策者的整体素质
企业的决策经营者是否足够重视管理会计将使管理会计是够能够得到普遍应用直接受到影响,所以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要使管理者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因为管理会计要涉及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复杂,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会计软件可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所以会计人员在能够很好的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对于计算机知识叶要能够充分的掌握。只有在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将实践和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使管理会计的实际与理论相结合
必须做到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建立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体系。还要建立一个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权威性机构;要创办一个针对管理会计的刊物,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研究活动,并依照发展所需要调整的方向,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对于取得成功的经验要及时地进行系统、科学的提炼、整理、总结、归纳,然后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与指导下,采取措施使其得到深入、广泛的推广。
3.抓好基础教育
一套规范化的、系统的、完整的教材标志着一门独立学科已经走向成熟,也是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所以,相关部门要组织建立一个编写团队,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编写出便于具体操作的、规范实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教材,并将其作为指导,开展实践与理论方面的探讨和广泛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使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立起来。
四、结语
眼下,我国企业当中的管理会计正处在转折的重要阶段。这篇文章具体研究了我国企业当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对影响管理会计运行的因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对如何使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得到提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响应的解决对策。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人本化管理是当代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本化管理要以学员和教员以及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为本.
作 者:牛立军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刊 名: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G724 关键词:以人为本 成人高等教育 管理
建立科学治理模式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论文
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南安市农村生猪养殖所带来的收益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养猪业逐渐成为农村畜牧业的主体。但随着农村生猪养殖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养殖过程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南安市农村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农村生猪养殖中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治理实例,提出了适合南安市实际的科学治理的方法,探索有利于减少猪场的污染,净化环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生猪的养殖治理技术,为农村生猪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1 引言
生猪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分析。生猪养殖是南安市一项主要的农业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发展迅速。据调查统计,目前南安市生猪养殖场(户)有2500多家, 存栏50多万头,其中:存栏2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有250家左右,存栏约 40多万头。规模化、集中化的生猪养殖,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猪养殖每年产生大量的粪便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水质、空气造成污染,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对生猪养殖本身造成一定的危害。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不但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由于生态环境科学遭到破坏,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人居环境和老百姓健康。与当前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的理念相背离。如何创新养猪废弃物污染防治技术,变废为宝,实现猪粪便的有机利用,对于做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减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实例介绍
2.1 益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安市东田镇东田村
占地200多万m2,其中林地100多万m2,池塘4万多m2;猪场用地6万多m2,现有猪舍11栋2万多m2,良种母猪300多头,生猪存栏2500多头,添置了固液分离机,配有封闭式的`粪便堆场300多m2,建设800 m3的氧化塘,1500 m3的沼气池。是一家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用循环农业模式,就地消纳养猪粪便,实现养殖污染的根本治理。
公司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采取铺置缝隙地板,尤其是现代化高床集约化养猪,从妊娠母猪、产仔母猪、断奶仔猪到育肥猪都采用全漏缝地板或半漏缝地板的铺置,不仅便于粪便的收集,做到干湿分离,同时也能改善猪舍卫生和防疫条件;实行雨污分离,全场的养殖污水通过管道收集,雨水通过明沟排出,实现雨污分离;建立“猪-沼-果(草、林、菜、鱼等)”循环农业模式。粪便干湿分离后,废水流入1500多m3的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仔猪保温和生活用气;沼液流入氧化塘,进行多级氧化塘处理收集后,进入固定的输送管道、沟渠或运输工具将沼液尾水回用山上施灌80多万m2的油茶, 10多万m2的速生林及鱼池等;猪粪清理收集后和沼渣集中堆积发酵加工为有机肥料,用于林地;确保粪污处理措施全程落实,实现养殖污染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做到生态循环型零排放。
2.2 龙峰园农场位于南安市洪濑镇谯琉村
三面环山,防疫条件良好,拥有山地100多万m2,种植速生林24万株;猪场用地20多万m2,猪舍3万多m2,现有生猪存栏数6000多头,其中良种母猪620头;该场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先后获得“福建省无公害农产品生猪基地”和“南安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称号。
建设容量为12700 m3的大型沼气池一座,配套全自动高效固液分离机,以及配套沼气发电系统和生化处理设施;购置2台分别为120kw和75kw发电机,利用沼气24h发电,日发电量:1670kw时,基本解决场内用电,月节约用电费3万元左右。
养殖废水全部经过处理,回收用来冲洗猪舍,循环利用;用于灌溉周边速生林;在养殖场配套小型有机肥料的生产,聘请专业的技术顾问来指导,年提供5千多t有机肥,多数自用速生林施肥;最大限度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达到“达标排放”。提供电力,热能及固液肥料等额外有价值的副产品,实现“双赢”和”绿色养殖”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思路对策
为促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确保通过养殖全过程综合治理,实现养殖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经过实地考察,认真总结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成功事例,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方式,因地制宜提出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总体思路:对于规模化养猪场,要大力推广“漏缝地板-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 “漏缝管道干湿分离-干清粪-少冲洗-减排放”等模式。同时,在农林地面积较大的地区,重点推广“猪-沼-果(草、林、菜、鱼等)”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实现就地消纳污染物;在农林地面积较小的地区,大力推广沼气发酵、生化处理等措施;最大限度促进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实现达标排放;对农村家庭散养的小养猪户,指导开展“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措施,提倡相对集中饲养,实现污染物集中标准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
4 生猪养殖中废弃物的处理工艺流程
4.1 生猪养殖中废弃物的处理工艺
生猪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理过程,收集干湿粪,清除部分鲜粪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水冲洗量,降低污水量的产生,在源头上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同时将污水通过固液分离机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对粪便的氧化效率和厌氧消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如果是大猪场,沼气量充足,可以用来发电;如果是家庭散养,沼气量少,可用来日常的烧饭或冬季保温。同时整个工艺流程在全封闭中进行,将杀死大部分污水中所含有的病毒细菌,可以有效降低蚊蝇的滋生,切断寄生虫的生长周期,产生的沼渣和沼液成为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料。如果有一定种植面积,可用作林、果、茶等的有机肥;如果缺少种植需求,可通过生化处理后,在工艺流程中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固定化微生物节能曝气生物池提高了微生物的适应性和活性,同时解决了传统生物处理工艺中由于污水的第二次污染,最大的优点就是除臭确保了污水处理站周围环境不受污染,达到“达标排放”。
4.3 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参数
4.3.1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南安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实例
应注意把握相关技术参数:存栏1头生猪需要配备0.1 m?粪便储存空间,0.2 m?沼气池,0.3 m?污水尿液储存池(储存2个月),1m2养殖舍实际活动占用空间;5头猪的排泄物至少要用667m2地来消纳。
4.3.2 养殖废水排放标准
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排放浓度,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5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较为经济适用的治理模式,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新思路,也对综合治理模式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在一大型生猪养殖场进行实施,不仅减少了猪场以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污染治理效果,实现了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收益,值得在南安市农村生猪养殖基地推广使用。
摘 要:比较优势战略论认为经济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应选择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只有这样其才能改变要素禀赋结构与实现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要素禀赋结构;产业升级
1 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1.1 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渊源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经典概念,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18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阐述了“比较利益说”,并对比较优势的概念进行论证和理论提炼。针对亚当·斯密绝对利益论的内在矛盾,李嘉图把趋利程度的差异归因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此论证国际贸易的交换比率是非等量的劳动交换。
1.2 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一般而言,由于一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主要是由它所拥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所以,它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根本上依赖于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资本丰裕程度的提高。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国家就能够使自己的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并获取经济剩余,这样资本积累的速度才会快;由于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资本将由相对稀缺逐渐变成相对丰富,资本的价格将由相对昂贵逐渐变成相对便宜,进而达到提升本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目的。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国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有的发展经济学学者指出,国家间的出口结构差异主要由资金和人力资本禀赋差异决定,资本和技术投入显得尤其重要。但由于资金技术缺口等条件限制,发展中国家必须避免盲目抄袭发达国家重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必须利用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发展中国家不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会额外增加发展经济的成本,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是最好的例证。
我国目前应采用比较优势战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具体来讲,我们应该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并提高其中的技术含量,同时,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不可再生的生产性资源产品。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一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技术,通过学习模仿,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自己新的产品和技术,从而提升和优化我国进出口产品的结构,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的不断升级。具体而言,主要应在以下三方面继续努力:
2.1 促进多样化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形成
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发展劳动对资本替代弹性较大的产业的产品,比如小型机电产品、运输工具和小型机用电器等。另外,比较优势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起作用。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本、知识要素比较充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高新技术产业中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环节逐步向设计、开发环节过渡。
2.2 不断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进一步扩大生产型资源产品的进口,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力度,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通过进口的“推力”和出口的“拉力”,发挥外贸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构建以出养进、以进带出的进出口良性互动机制,为未来高新技术产品提供要素和技术支持,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
2.3 加速技术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加大技术贸易的`比重,通过技术贸易,逐步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比重,在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同时,逐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吸引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中国利用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已经实现了三次产业升级飞跃:1986年纺织服装产品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标志着我国已摆脱资源为主的出口结构,进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时期。1995年外贸出口结构发生决定性变化,机电产品首次超过纺织服装产品成为最大类出口产品, 促进了我国机电业发展。世纪之交,我国又抓住入世和以IT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以广东省为例,广东作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 加工贸易在其机电产品出口中长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加工贸易在产业链中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 附加值低, 外部性有限。但是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通过资本、制造技术的积累和管理效应的溢出,广东的产业结构也实现了一定范围的升级。这一现象可以从下列数据的“两降一升”趋势看出。 分析表1可看出:
(1)加工贸易方式在对外贸易中的比例下降是体现广东产业升级的指标之一。近十年来,加工贸易在广东机电产品出口中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 1996 年的 90.4%降至 2005 年的 81.9%。
(2)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同时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进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1996年的 65.9%升至 2005 年的 81.3%,平均升速 2.7%;而来料加工在加工贸易中的比例从 1996 年的 30.4%降至 2005 年的 18.7%,平均降速 6.9%。加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二种形式。来料加工是“两头在外, 大进大出”的商品流通方式,相对进料加工方式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力较小, 而且一般收取的工缴费较低。随着进料加工贸易的发展, 使得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将逐步加强, 使国内产业在技术、资金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积累。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孙希芳.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国际经济评论,2003.
[2]@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3]@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前沿,2005,(11).
[4]@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围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 1997, (6).
加强和改进野生植物进出口管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相关文章:
★ 我国的资源性产业
★ 四川省出台意见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 我国电解铝产业SCP分析
★ 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
★ 提高儿童早期依恋的质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意见
★ 我国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
★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 我国稀土发光材料产业现状与展望
★ 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
相关知识
2023年栀子花行业政策分析:国家政策促进栀子花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行业联合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野生植物进出口贸易分析
中国花卉协会发布《2019年我国花卉进出口数据报告》丨花鸟周报 花鸟周报01中国花卉协会发布《2019年我国花卉进出口数据分析报告》中国花卉协会发布《2019年我国花卉进出口数据分析报...
2018年我国海关花卉进出口数据分析
兰花分会加强野生资源保护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花卉协会发布《2019年我国花卉进出口数据报告》丨花鸟周报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方案(精选8篇)
农业健康发展范文
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花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网址: 加强和改进野生植物进出口管理促进我国花卉产业健康发展(精选8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405.html
上一篇: 潍坊禾丰新和盛饲料有限公司 |
下一篇: 2022年中国花卉种子市场规模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