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首都之窗发布时间:2011-09-09 16:57
访谈时间:2011年9月9日
嘉宾:市园林绿化局巡视员 王苏梅
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周剑平
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处处长 蔡宝军
市园林绿化局林政资源处处长 王山
市园林绿化局公园风景区处副调研员 宋庆新
简介:今天的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城乡绿化,共建共享”的话题。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首都之窗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正在为您直播的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走进直播间”节目,今天的节目中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城乡绿化,共建共享”的话题,首先我介绍一下今天在座的五位嘉宾。
主持人:市园林绿化局巡视员 王苏梅,欢迎您。
王苏梅:网友朋友,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 周剑平,欢迎您。
周剑平: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处处长 蔡宝军,欢迎您。
蔡宝军:大家好。
主持人:市园林绿化局林政资源处处长 王山,欢迎您。
王山: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市园林绿化局公园风景区处副调研员 宋庆新,欢迎您。
宋庆新:网友朋友们,大家好。
一、“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工作情况
主持人:非常感谢五位嘉宾做客直播间,对于北京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在过去“十一五”期间,以及在过去一年中,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在人均绿地面积上有哪些变化,首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情况。
(播放视频)
主持人:片子看完了,实际上看片子的同时也是一种视觉享受,介绍的数据比较大概,到“十一五”末期,有哪些变化,做了哪些工作,具体到2010年有哪些新增的工作,完成了哪些,请王局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王苏梅:刚才大家看了一个很短的小片子,这是对我们“十一五”期间总体工作有一个简单的高度的概括。经过“十一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事,大家都比较了解的。“十一五”期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为了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过去几年当中,市委市政府提出来办绿色奥运、建生态城市,作为园林绿化的主管部门,全市各个单位和全体市民都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参与到绿化建设当中。可以感受到绿色奥运工程建设当中,北京市有重点的绿化工程多达150多项。比如说大家经常去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运中心区的绿化,场馆周边的绿化美化工作,那么多的体育场馆,包括道路绿化,还有很多的重点城市工程,发生在我们市民朋友的身边,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些年确实我们的城市环境,整体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比如说市区可以感受到像北二环的公园,包括很多城市公园,包括郊野公园,乃至乡镇和村级公园,这些年建设越来越多。在全市注册的公园,在“十五”末的时候有199个,经过五年的时间,就达到了339个。也就是说五年时间建了140个,相当于过去很多年的总和,因此从公园建设上,城市环境改善上,包括道路的绿化,像三环的月季,开花期很长,包括市民老旧小区的改造提升,大家看到市政府提出来,居民走出家门500米半径内应该见到小型公园绿地,经过“十一五”的努力,60%的居住小区实现了这个目标。居民在家门口,在我们的周边就可以享受到这些公园绿地了,这是城市环境不断提升。
平原我们也开展了很多的大型工程,比如说绿色通道的建设工程。我们说的绿色通道是在河渠两侧的绿化,包括公路铁路的绿化。我们开车时,道路两侧都可以看到,三季都是绿油油的,在秋天的时候还五色斑斓。北京通往外省市的公路铁路都实现了高品位的绿化。到郊区县,周末去那儿是享受环境,我们实施了山区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包括人工造林工程,这些年郊区环境越来越美,山区的林路覆盖率早已经超过70%,这些年随着彩叶工程开展,树种越来越多,秋天到郊区县非常美丽的风景区都可以看到彩叶,现在市民都愿意到森林公园走一走看一看到郊区搞一些民俗旅游,大家去欣赏,去享受这些环境。“十一五”结束以后,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了,环境越来越美了,这源于几个原因。一个是从事绿化工作的行业部门要尽职尽责来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市民营造好的环境。还有一方面是广大市民过去五年当中,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关注支持整体环境建设。这个热情是非常高涨,非常可贵的。有一个数字,我想介绍一下。在“十一五”期间,五年全市有1655万人次到郊区去参加植树劳动,植树2950多万株,成活率现在一般都在90%以上,好的地段,比如说土质稍微好一些,后期养护管理到位,最好能达到95%以上。三年以上的保存率,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到现在,正好是30周年,北京市民参与植树达到1.61万株,保存率达到88%以上,有的幼小的树木经过30年的管理都长成林子了,市民朋友这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包括驻首都地区的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驻京部队,武警部队在积极参与,也包括市属的各个单位积极参与到绿化工作当中来,用多种形式来履行植树义务,大家都为首都的绿化作出了贡献。
主持人:您介绍的关于郊区绿色通道,包括还有林木的覆盖率,它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对于释放的氧气,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分别是多少,您这边有数据的统计吗?
王苏梅:现在从政府到广大市民都这样来关心绿化建设,我感觉到一个是环境好了,大家可以去享受,这是直接的。经过科学数据的测定,北京市现在的林地生态服务价值已经达到了5300多亿,这是它给市民提供的氧气,包括吸收二氧化碳所做出的贡献,这是林子做出的贡献,如果用价值换算的话,达到了5300多亿。通过植树造林大家能间接接收到比如说能防风护沙,也抑制扬尘。现在买房都愿意找环境好的,有树有水,因为释放氧气。有一个测算一亩地的林子多长一立方米,能释放出1.62吨氧气,同时要吸收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北京市现在这些林地固碳能力已经达到了1.1亿吨。所以现在我回门头沟老家,他们讲说有一个灵水村,现在说是一个举人村,曾经一段时间内出了72位举人,为什么?他们说门头沟区的这些景点进行了含氧量和负氧离子的测算,超过了一万,这个没有科学的测算,但是肯定会起到作用。这个对于身心健康,环境好了,一周工作压力很大,到郊区去放松心情,吸收氧气,大家心情都很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好处。另外,现在我们的道路两侧让它有一定宽度的隔离带,它降低噪音。比如说居住区离道路百八十米,中间有隔离带的话,减噪能力也是很强的。另外绿地的蓄水功能,保持水土的功能都是有好处的。大家对它的好处认识越来越多了,市民朋友更关注绿化,也愿意参与北京的绿化建设。
二、北京市园林绿化的“十二五”规划情况
1、总体目标
主持人:这是上一个五年时间里面所做的工作,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市园林绿化的“十二五”规划,是不是已经发布了,能不能大概介绍一下,我们在“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些目标是什么?
王苏梅:我们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为了给市民朋友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北京更加宜居,“十二五”规划经过市政府批准已经对外公布了。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新种植林地7万公顷,也就是105万亩。到2015年底的时候,林木绿化要由53%提高到57%,这几年要增加森林面积5万公顷,到2015年的时候从现在的37%增长到40%,这是从整体来看。人均的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可以享受到的公共绿地由15平方米提高到16平方米,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经过今后五年的努力,要从现在的45%提高到48%,这是都是未来几年的奋斗目标,当然要分解到每一年,通过一些重点工程来带动整体绿化的进展,也希望通过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来促进首都的绿化建设。到2015年底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目标,有80%的家庭居民走出家门500米半径范围内要见到公园绿地。这是我们未来五年总的一个建设指标。
2、城市绿地增量
主持人:谢谢您。其实从“十一五”工作的一个总结来看,首都绿化工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又听到您介绍“十二五”的目标,感觉提升的服务还是很大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北京城中心的地区是寸土寸金,要想达到“十二五”的目标,未来城市绿地到底能在哪些地方有所发展,它的增量在哪里?
周剑平:北京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市中心地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绿地的增量到底在哪里。我们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是规划建绿。现在北京市绿化不是无序的,是按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来实施的,这跟城市的控制性规划是对接的,到目前为止,一些规划绿地,现状不是绿地,但是按规划是绿地,就按规划实施建设。
第二大增量是通过对待征绿地的回收。现在好多绿地开发完了以后,就替政府征来一部分绿地,目前现状比较复杂,有的可能还有拆迁没到位,有的还要在其他一些部门手里,没交给各个级的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这也是目前好多城市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都是在这些待征地上,因为管理缺失,所以我们通过一些措施和手段,特别是去年三月份《北京市绿地管理条例》推出来以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样为下一步的待征绿地的回收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据统计,北京市可以回收的待征绿地是8千公顷,按“十二五”的规划来说,北京要提高三个百分点,按城市建设规划绿地面积是4500公顷,这里包括居住区绿地,也包括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包括其他外围的一些绿地,其中待征绿地的建设是作为一个增量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就是待征绿地的建设,也是完善北京市绿地系统布局,也是实现刚才王主任说的让市民从目前500米服务半径,从64%的覆盖面提高到80%的覆盖面,80%的市民走500米就能享受到绿色资源,要通过这种增量来解决,这样绿地的布局更加合理,绿地的功能更加完善,绿地的生态更加优化。
第三,既然是寸土寸金,要合理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也要合理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寸绿地,所以我们要见缝插绿,这需要广大市民,各相关单位共同协作来提升城市绿地覆盖率,因为这属于城市的公共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对园林绿化,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程度,这个需要多方面的联动措施。我跟相关同志交流的时候,比如现在咱们的候车亭烈日炎炎的时候,现在还不是特别人性化,如果旁边具备种树的条件,撑起一片绿荫,让候车人在绿荫下候车,现在我们一方面是进行调研,到底具备不具备种大树,要能种的话,就可以撑起一片绿荫来,这对环境,对市民是双赢,多方面都能受益的事,我们也在探讨,这是第三方面的措施。
第四就是立体绿化。既然目前整个北京城市土地基本上布局相对来说逐步的完整,这样怎么样拓展城市力量,需要空间发展。好处一个是美化了城市的空间景观。从空中看上去以后,映入眼帘的不是苍白的建筑,不是屋顶,望去都是绿色,这也是幸福指数方面的一个体现。另外一个,其实立体绿化也是北京绿色建筑的一个主要措施,也是绿色北京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
主持人:北京现在这些建筑物具备屋顶绿化的条件吗?
周剑平:我们现在对立体绿化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什么样的屋顶适合做屋顶绿化,这是有相关的一些指标。比如说承重问题,比如说屋顶绿化推起来难度比较大的,一个是怕漏,怕根儿进去以后漏水,第二是怕塌。所以我们在这个立体绿化有一些详细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比如说多高的楼层适合搞屋顶绿化,现在定的18层。太高了相对来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相对来说立体绿化的土层比较薄,不太利于过冬,这些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现在哪样的屋顶适合搞复式的就搞复式,复式就是植被有层次,就是空中花园的感觉。最经典的长城饭店1986年搞的空中花园,经过30多年,生态效益也好,环境效益也好,也成了三环路的小风景。
主持人:现在北京多少建筑物能具备这样的条件,或者是我们打算今年或者明年实施多少?
周剑平:现在具备立体绿化的条件是1200公顷左右,“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求推广立体绿化的目标是100公顷,其实看起来数字不大,但是真正要把1200公顷里面的100公顷拿出来,真正让屋顶绿起来,发挥生态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也要对相关政策研究,现在政策上面要求从公共建筑开始,以点带面推进全面发展,这是立体绿化上面要做的工作。
主持人:100公顷也是主要通过公共建筑?
周剑平:以公共建筑为主,现在有的企业,有的社会单位,有的个人对环境,对立体绿化也是很重视,这里还有好多其他的一些相关激励政策,北京市人民政府在上上个月已经发了一个《关于北京市加强立体绿化的意见》,把相关的政策和要求都说的很清楚了,这是立体绿化,是比较大的一个方面的增量。
另外,立体绿化不单单指的是屋顶绿化,还有墙体绿化。其实墙体绿化,借这次跟网民交流的机会,也需要宣传一下。东三环那个角上,一边是长城饭店,一边是亮马河大厦,现在你过了亮马河大厦,可以看到那个楼的帝景(音)都爬到六层了,很好看,特别是马上秋天了,每一层的色彩变化很亮丽,同时很生态。通过几年,这个覆盖面就能到达几十平米。
主持人:相对于屋顶绿化来说,这个更容易在居民的住宅楼去推广,现在有很多老的居民楼,外面已经爬满了爬山虎。
周剑平:对。我们有测算,墙体或者是屋顶有绿色的时候,有立体绿化的时候,夏天室内温度不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平均低2度左右,这对目前总说的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也是一种贡献。
另外一方面,通过现有绿地怎么发挥更大的功能,在绿地功能上要有所提升。大家可以看到,九十年代初,开阔的草坪比较多,这几年慢慢减少,我们强调绿地功能的发挥,让有限的绿地发挥出更大的生态贡献。比如说箭楼前面的绿地原来都是开阔的,又费水,养护成本高,所以我们种了一些绿树,这样古建筑跟绿树相得益彰。城市绿地也是需要相关部门和北京市民共同携手努力,共同来美化咱们的家园。
3、绿化和交通如何平衡发展
主持人:说到怎么发展城市绿地,说到增量问题,我这边还有一个网友的提问,实际上也是前一段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新闻。关于城市的绿化带和城市发展怎么去相平衡,相匹配的问题。我们也有网友说过,包括从绿化带去扩路这样的情况,对于北京来说,我想问问,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
周剑平:城市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需要统筹兼顾,北京市也不会顾此失彼。交通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绿化是解决人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各有各的需求,但是由于目前相对来说车辆的保有量比较大,可能有的人觉得目前绿化跟交通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怎么找到平衡。其实我们规划部门在规划道路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统筹考虑,规划道路哪一些应该设绿化带,都有统筹安排。有的疏堵工程到一些地方不好处理了,可能会进行一部分调整,其他的一些地方可能会相应增加一些绿地,我们按法规的要求是占一补一。一方面缓解交通,第二方面是尽可能的减少城市绿地的消失。
三、国庆期间景观花坛的摆放
主持人:接下来说一说关于景观花坛的问题,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期间景观花坛的布置摆放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和情况,打算摆多少,什么样的规模和造型?
周剑平:马上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北京从1985年开始,每年国庆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以及重要的结点布置花坛,这也是北京人民向全国人民献出的礼物。今年的环境布置,一个是天安门广场是主要的位置,天安门广场整个方案还是通过相关部门,相关领导一块儿确定的,今年中秋的主题是“祝福祖国”。主题是灯笼造型,上面镶有传统的中国结,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喜庆节日氛围,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氛围,红灯笼上面镶中国结,直径50米,高度15米左右,底下是祥云图案,衬着灯笼。另外天安门广场两侧绿地改造,去年改造成了祥云图案成永久性的设计,适当的草坪中间增加一些花柱,主要是烘托一些氛围,特别是给游客朋友在国庆期间,给外地的游客也能留下一个比较美好的回忆。长安街沿线也是咱们的主体,今年是“美丽花坛”的主题,一方面要凸显三个北京建设的战略部署,另外要结合“十二五”,结合和谐、宜居城市建设,民族大团结,各个主题在长安街花坛上都有体现。全市今年国庆期间,整个的花卉布置在2千万盆左右,每一个社会单位,大专院校在国庆期间,不单单是政府部门要求,都有这种热切的心情,我们不要求的情况也都想表达一份建国62周年的爱国情怀,也都在采取不同的方式。
主持人:这里由园林绿化部门负责摆放和养护的景观花坛,后期养护问题怎么负责?我前一段看新闻的时候,也得知其他省市的一些地方摆放的花坛,结果后期没有维护,以至于枯掉甚至被人搬走。
周剑平:北京立体花坛的历史技术在全国独树一帜。现在花坛的管理很到位,分几个方面,一个是花坛本身的机制,就是花需要生长的机制就是很科学的配方,既能保水又能渗水,这是关键。第二是花材的选择,特别是九月份,十月份北京供选择的花卉的品种还是很多的。第三是现在的喷灌技术都用低灌技术,一方面是节水,又能保证植物生长的适当的水分需求。现在花卉的管理主要是这几个层面,要都解决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咱们这里的花坛,因为好花不常开,因为花也是有花期的,原来每年都是到10月15日左右,花坛基本上就撤掉了,今年为了使观赏时间更长一些,特别是外地来北京的这些人,我们花坛摆放的时间可能要延长,延长到20号,这样既能保证观赏质量,又能保护花坛的效果,真正给咱们的生活增加一份美的享受。
四、北京秋季适宜观赏植物的景区推荐
主持人:说到美的享受,很多朋友都会认为秋天是北京四季最美的季节,因为颜色最多,接下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秋天可以去哪些地方看到多彩的植物?我们知道钓鱼台外面的银杏大道等等,请嘉宾来给大家推荐一下。
蔡宝军: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气侯宜人,特别是随着北京绿化的建设推进,水平提高,从城市到平原到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景观地方越来越多。但是我个人认为,最美最好的地方还应该是到郊区的特别是山区观赏红叶为主体的景观区,从2000年开始,在郊区的主要风景区,主要公路,道路两侧造了大量的像黄栌,绿萝这样的彩色树种,以集中连片,形成效益的原则,现在累计达到了35万亩地的彩色树种林,形成了十个区域的大的景区,像平谷的金海湖,昌平十三陵,延庆县的玉都山,北宫的森林公园,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旅游区或者是森林公园,随着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秋季到郊区观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或者理想的去处,到优美的环境中去,既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景观,又能健身。
五、北京市各类公园建设情况
主持人:说到玩儿,还有几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十一五”时期有一个很大的工作是郊野公园建设,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年在十一期间有没有新开放一些郊野公园或者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哪些郊野公园的建设,包括“十二五”期间郊野公园将达到什么样的规模?
蔡宝军:北京的郊野公园是第一到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基本范围是三环到五环,2007年为了提升绿地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多的休闲游憩康体健身的空间,启动了郊野公园建设,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新建了41处,再加上原有的29处,现在达到了70处,面积在75000亩地,今年按市里的要求,在年底之前还要建成开放10处郊野公园,目前整体的正在建设中。
主持人:谢谢您。这是郊野公园的情况,北京其实有很多新建的公园,除了郊野公园之外,市属园林管的十一大公园之外,还有其他的公园,这些公园的推进情况和建设情况,以及开放情况,包括十一将有什么样的新增景点给大家?
宋庆新:目前全市注册公园是339家,精品公园达到74个,国家级重点公园10个,北京市级重点公园35个,“十五”末到现在增长了78%,城市公园的面积由原来的6300公顷到现在的10093公顷,增长了60%,基本上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对于城市整个生态环境有什么样的贡献,包括大家也说到,在城市有没有一些森林公园的概念,目前的建设情况是什么样子?
王苏梅:您刚才说的森林公园实际上是蔡处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隔离地区,我们通过用三句话概括目前北京的绿化状况叫城市青山环抱、市区森林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第二句话说的是市区森林环绕就是四环到五环之间有第一道隔离地区120多平方公里,在“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到2015年末,要实现100个郊野公园组成一个环,环绕着整个市区。所谓的城市青山环抱,主体应该说是在这个范围内。第二个是北京是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原来的远郊区县,十个区县的卫星城,亦庄开发区要建设万亩以上的滨河公园,到现在有三个已经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开放有通州,今年开放的有大兴和延庆的万亩滨河公园,再加上大兴三海子的郊野公园,到2015年末的时候,这11个大型万亩滨河公园都将开放。将来我们整个城市公园,市区内既由过去的皇家园林,也有隔离地区内的森林公园,到郊区县城有滨河森林公园,到小城镇有镇一级的,甚至村一级的村庄绿化,过去有3500多个村都实施了绿化,由点到线到面,经过将来的努力,北京应该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公园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主持人:这里还有网友提到的关于南中轴森林公园的建设进度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周剑平:按照北京市的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在南边要建一个南中轴森林公园,这个森林公园主要是跟北边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对应的,目前整个位置是在南五环唐河(音)周边,这里设计到的问题比较多。关键建这个公园要带一批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的定位都需要研究,我们目前已经在研究这方面的工作。现在说到的南面的森林公园已经完工了,这里指的是大兴的滨河公园建设,已于7月份全面完工,确实达到了打造林水相应的景观。
六、现有林木管护情况
主持人:今天说了很多,对于林木的绿荫覆盖,绿化行业内有一句话是三分造林七分管护,不管是对城市还是森林公园的林木也好,是一个什么样的养护管理模式?
蔡宝军:北京绿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面积的任务包括主体任务已经实现,跟着来的就是如何养护和保护现有林木,提高它的水平,更好的提升它的功能和效益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一个主要的重要工作任务。所以“十二五”期间,也是北京这方面的一个重点工作。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现有林木的养护,调整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北京按郊区这一块,现有林木资源有一千多万亩地,急需管护的有600多万,按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园林绿化规划,要完成300万亩地的抚育管护任务,这个按科学的经营管理,在前期也开展了一些实验和示范,利用当前北京的一些科技优势进行了研究。我这儿有一个数据,经过开展经营活动,可以使土壤侵蚀量降低20%以上,林区的负氧离子有一个明显增加,森林火险降低一个等级,游人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提高40%,每公顷提高1.96万元的价值。按规划已经是60万亩地的任务,到现在已经完成了30万亩,从现在看,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实施的模式和形式上,以专业公司和专业队为主体,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性。
主持人:关于保护林木我还想问问林政处的王处长,对于比如说在查处林木的砍伐,保护林木的这项工作上面,我们有什么样的计划,包括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发展模式和方向?
王山:树木移伐的管理我们依据《北京市绿化条例》,郊区的林木是按《森林法》及其相关规定来实施,保护森林资源,严格控制采伐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严格依法管理,一个是深化改革,对于一些属于林地之外的林木,按照社会经营的需要去管理,市政府在集体林园制度改革的意见当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见,既要依法严管,又要深化改革,让林地之外的林木有农民和经营者自主去管理,就这么两个方面。
主持人:时间关系,我们抓紧问两个网民的问题。网友发来邮件说行道树在种树之后把树坑盖住,方便行人走路,目前非常不方便,对网友这样的问题,我们有什么样的考虑。
周剑平:网民的问题已经是多少年了,这个问题是这样看。一个是在人员密集地区考虑到人的通行安全,我们建议用一些覆盖,包括刚才说到的带孔的水泥板,我们有好多不同的覆盖方式,也在探索什么样的覆盖方式更人性化,更有利于植物生长,更加安全,这是分不同层面,一个是人员密集地区,人员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实行这个。其他的人员流量不特别大的地方,人行道比较宽的地方,从专业的角度我们觉得还是适当的保存一些,几方面的因素,有现在城市的硬铺装面积比较大,树木,特别是行道树本身,它也需要呼吸,这么小的空间留出来还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另外一个,覆盖完以后,它需要保持树池子的蓄水功能,相对需求量大一些,在正常的开春季节,园林绿化还要对树木进行松土,有利于它的透气,从专业角度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具体到特殊的地方,确实窄的,也确实存在网民反映的问题,包括长安街沿线,我们都是采取了覆盖的方式。我们未来还将采取一种新型材质进行铺装,这样让行人走起来更安全,更方便。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个我们刚刚过去的夏天被媒体还有驾车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夏天实际上遭遇的雷雨天气比较多,树倒断路或者是砸车的情况我们也能看到,当遭遇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树木的养护部门负责赔偿吗?这里可以延伸出来几个问题,一个是我们对于树木的养护到底是不是到位了,包括我们的枯枝有没有及时修剪,包括夏天的树木的枝繁叶茂会挡住道路的标识,比如说红绿灯。
周剑平:树木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城市没有树木,没有绿地,就在一片钢筋混凝土里面,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感受。城市的树木,只要有生命的东西,都是有感情的。树木在城市这种空间成长,确实很不容易。一个是它为人类做了很大的贡献,吸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为咱们挡噪音,功能相对来说是很多的。但是目前它的生长确实很差,很多树就像种在花盆里一样,既然是有生命的东西,在这么不特别适合生长的环境里面,给咱们人类做了贡献。另外今年的暴雨大风之间也发生了树倒砸车砸人的事件,对发生这些事情我们也是深表遗憾。在新的《北京市的绿化条例》上对树木的管护进行明确的约定,特别是树木的管理权限,一个就是小区内的树木是由业主来负责,业主可以委托相关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维护管理,这是管理责任。外围的公共空间是由各区,各级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进行负责,单位的绿地包括树木养护管理的权属是单位管理部门,如果树权不清晰的,由各区域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来进行确权,这个界定的还是比较清楚。第二个是树倒砸车伤人影响交通,这个事今年相对比较多,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也是对这个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应急处理机,特别是在汛期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机制,不管是小区里面的还是管护单位不是特别清晰的,只要有需求,因为相对来说,树木的清除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工具,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各区县部门只要有相应的需求都会全力以赴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保证市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树木本身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它是正常生长还是非正常生长,正常生长的树木,这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比较多,另外由于养护管理不当,这个也是另外一个因素,这个要分别对待。
主持人:当与不当都是有一个相对来说养护的说明,我们会有所出具的,而且市民也可以去随时调取我们的养护说明。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这些问题就先谈到这里,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来得及问,我们会把这些问题在节目结束之后交给市园林绿化局的相关负责人带回去,希望尽快给网民一个答复。最后非常感谢五位嘉宾做客直播间,也感谢网民们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阅读全部
相关知识
“城乡绿化 共建共享”直播访谈
永胜县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见闻
传递共建共享理念 打造公共文化品牌——2022南宁“邕友花开”老友花园节将于12月17日至24日举行
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绿色福利 植树节各类植树活动长沙热闹开展
朝阳区和平街街道以开放共建理念打造 “百园千景万树花”
济南今年计划新增公园绿化活动场地200处
绿美为笔绘就生态新画卷
花漾绿道惹人爱 共建理念暖人心 福田区今年开展20个共建花园建设
建设花园城市 打造休闲衢州
道路绿化的意义范例6篇
网址: “城乡绿化 共建共享”直播访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42.html
上一篇: 增花添彩 绿色生态 以工匠精神打 |
下一篇: 走进亚星盛世物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