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松鸣岩 “花儿会”调研报告.pdf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松鸣岩 “花儿会”调研报告.pdf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松鸣岩 “花儿会”调研报告

维普资讯 2006年第3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No.3,2006 总第7l期 Journalo2theSecondNo~hwestUniversityforⅣ s Ge,I.ⅣDl.7l · 民族文化研究 ·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松鸣岩 “花儿会’’调研报告 武 宇 林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宁夏 银川750021) 摘 要:“花儿”是流行于西北高原上的一种民歌。而 “花儿会”则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的传统 “花 儿”演唱集会。甘肃省临夏回族 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 “花儿会”是西部 “花儿”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此地 蕴藏着原生态淳朴、粗犷的古老 “花儿”,极具研究价值,亟待挖掘和抢救。民俗的复兴是本土文化觉醒 的标志,“花儿”这一民俗文化依然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是西北农民的精神家园,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 区增进备民族团结的媒介。 关键词:松鸣岩;花儿会;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120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83(2006)03—0033—06 “花儿”是流行于祖国西北高原上的一种古老民间歌谣,而 “花儿会”则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传 统 “花儿”演唱集会,也是西北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花儿会”的历史由来已久,其文化 传承根深蒂固。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五月初五(端午)、六月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等特定的日 子里,甘肃和青海等地的民间 “花儿会”此起彼伏,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踊跃参加一年一度的 “花儿”盛会。所谓的 “花儿会”会场,一般是风景秀丽的名山古刹、森林山峡、河滩草坡等天然场 地。“花儿会”规模大小各异,有些 “花儿会”参加者多达数万人,会期长达3—5天。届时,无论是 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还是信奉佛教的汉族、藏族、土族、裕固族等群众, 为了共同喜爱的 “花儿”民歌而欢聚一堂、纵情高歌,借心中的 “花儿”吐露真真的情、浓浓的爱,倾 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会场气氛热烈而壮观。有些地方,人们在草滩、树林里搭起帐篷,夜以继 日地 演唱 “花儿”,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康乐县莲花山“花儿会”、岷县 二郎山 “花儿会”、和政县松鸣岩 “花儿会”以及青海省大通县老爷山 “花儿会”,等等。近年来,随 着旅游业的兴起,西部 “花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地区的 “花儿会”被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的旅游产业和重要人文资源开发利用。 “花儿会”这一中外罕见的盛况也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 收稿 日期:2006—06—18 ’ 作者简介:武宇林(1955一),女,山西阳高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日本广岛大 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人文学、民俗学研究。 33 维普资讯 织以及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其独特民俗文化的贵重价值 日益被重视。 “花儿”盛行的一些地区 相继被命名为 “联合国民歌采集基地”、“中国花儿之乡”等称号。其中,本文介绍的甘肃省临夏回 族 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于2004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为 此,笔者于2006年5月赴甘肃省和政县,就一年一度的松鸣岩 “花儿会”进行了数 日的田野调查。 一 、 和政县松鸣岩与 “河州花儿” 中国西部 “花儿”就其发源地和艺术风格可分为两大流派:“河州型花儿”和 “洮岷型花 儿”[H(1O3)。“洮岷型花儿”的发源地为古代洮州 (今甘肃临潭县)和岷州 (今甘肃岷县),主要唱家 为汉、藏等民族,甘肃省康乐县 “莲花山花儿会”和岷县 “二郎山花儿会”为其代表性传承之地。“河 州型花儿”的发源地为古代河州 (今甘肃临夏一带),主要唱家为回、汉

相关知识

【花儿文化】浅议临夏州花儿传承与保护
唱响中国“花儿”传承非遗“瑰宝”
2024中国花儿大会花儿文化讲座举行
花儿声声迎客来  2023中国花儿大会开幕
2023中国花儿大会开幕
擦亮花儿名片 让传统文化“破圈”——临夏州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创新发展
今早,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和政开幕!快来一睹现场盛况~
“花儿”盛放迎客来,2024中国花儿大会在和政县开幕
二O二三中国花儿大会花儿文化主题展览开展仪式举行
花儿声声迎客来 2023中国花儿大会开幕

网址: 中国“花儿”传承基地: 松鸣岩 “花儿会”调研报告.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492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非遗进校园:中国音乐学院举办西北
下一篇: 花语与用花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