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佛前的一种形式。南史晋安王子懋传上说:“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甖盛水,浸其茎,欲华不萎”。原始供花有三种形式,其中两种是从佛经上“华筥”与“华皿”两种装花的器具演变而来,另一种则是“瓶供”,在印度渊源于贤瓶与莲花的组合。
良友花艺分享二千年前汉朝先民们使用圆形的陶盆以象征广大的池塘或湖泻,盆内安置陶树、陶楼、陶鸭,以此手法象征大地蕴藏无限的生机。现典藏于日本正仓院的铜莲花,以莲池作花盘状,内置莲花奉于佛前,此表现方式,是写景花之前身。又欧阳詹在《春盘赋》里更提及:“多事佳人假盘盂而作地,……”。
由上可知,古人对花器上的意义有两种:一为象征大地,二为花木的金屋或精舍。另一观念则源自明代袁宏道《瓶史》中之记载。
中华插花学中对花器的观念与考究相当严谨,不因重意趣轻形式而有所偏颇。反之,认为一件神韵天成的作品,须视其整体之完整性,在中国人赋予花器使命之崇高地位与生命存在意义是相当重要的。日本虽重形式,然其对花器之尊重并不积极。西洋亦是。
整个中华插花过程中,不仅在花材、结构形成、色彩、技巧、内涵修养方面,须巧思设计,创作研究,花与花器更宜搭配精妙。若在象征生长万物的大地观念中,插花就须以花牵就花器,作比例、色彩及花材的配合考虑。若视花器为金屋或精舍时,对引进的花材给予至高的礼遇,这种观念,则必须器就于花,作花器比例或气色的巧妙安排,如插置牡丹时,安配于高贵之外相者,则非铜器莫属。
花器之造形与花之配合也应注意,花器造型大致可分:圆形,简单形,方形,变化形,及其他种类等。花枝与枝条两者须调和,如圆器上的枝与花,不可太直,太硬板。色彩方面,宜选重色,如在五正色时花器应选黑色,表隆重之意;若色淡,则重心轻,给人不稳当之感。文人所用皆以淡色或间色为主。一般来说,花器与花材多成对比色。
中国花器种类特多,因不同材质各自风格特色亦不同,如高贵典雅、华丽庄重者,如铜器属之,插牡丹最适宜。纯净雅洁、晶莹剔透如瓷、玉、玛瑙、水晶等属之,梅多插置瓷瓶,如“梅瓶”即是。古朴自然,天趣横生者如陶、竹、木等。在季节里择瓶应注意:春冬用铜,秋夏宜瓷。
在历史演变中,花器亦随着朝代的不同,而造成形式意态上的众多变化,如有瓶花、缸花、挂花、盘花、吊花等等。五代占景盘的发明,在插花技术上无疑是一大进步,使用方便,后来被运用至瓶上,如宋代十九孔花插及明代七孔珐琅花插即是。已申请专利的中华花艺基本花器——莲蓬巢花盘亦是根据以上之花器遗意改良而成的一种具有中国风格的基本花器。可给予学习者插置方便,纵使不插花时,亦可欣赏其含蓄神秘之美,而瓶、盘、缸、碗、筒、篮是六种基本花器。各器型形成及盛行年代各有不同,表现形式亦有差别,如:瓶花高昂、盘花深广、缸讲块体、碗求中藏、筒重婉约、篮贵端庄,为各器型之表现特色。
古时宋人,不仅欣赏名花,亦对花器兴起鉴赏之风,将其当成古玩收藏,珍惜备至,可见对花器重视之一斑。吾人想完成一件堪称不朽之作品,必得审慎选择花器,不是拿中国花器随意安置,就可算是中华插花,不仅糟蹋花器本身的存在价值,也破坏了整个插花艺术的创作与情趣,这是中华花艺最最忌讳的一点。
相关知识
中华花艺花器之渊源与特色
中华花艺六大花器
从六大花器认识中华花艺
【草堂诗华】中华花艺展 || 六大花器
造无可名之形 | 中华花艺四大花型之造型花!
六大花器之形
花道| 中华花艺《讲座》3
中华花艺概览之二 六大花器
中华花艺十赏
中华花艺
网址: 中华花艺花器之渊源与特色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5050.html
上一篇: 关于西方花艺造型的发展进程的研究 |
下一篇: 最好的花艺基础课也不过如此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