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南省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湖南省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受气候、环境变化、种植方式、外地虫源等多重因素影响,我省水稻病虫呈多发、重发、频发态势,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安全的一个重大因素,严重威胁粮食安全。为及时、科学、有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控,最大限度地减轻病虫危害,特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专家预测,2012年我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其中纹枯病大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比上年偏重发生。全省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面积预计达3亿亩次以上,其中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分别达5700万亩次、9400万亩次、8500万亩次、5800万亩、580万亩、800万亩。此外,一些次要水稻病虫害水稻胡麻叶斑病、大螟及突发性稻蝗在部分地方有加重危害的趋势。

二、防控目标与任务

总体目标: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5%;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面积300万亩以上;防治整体效果达到90%以上,单个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总体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杜绝违禁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下稻田。不出现较为严重的稻谷农残超标事件。

防治任务:全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三虫四病” 为防治重点,注重局部地区一些次要病虫如三化螟、大螟、粘虫及突发性、爆发性害虫如蝗虫的防控。全省全年实施防治面积4.5亿亩次以上,其中二化螟6550万亩次,稻飞虱13000万亩次(含“治虱防矮”面积),稻纵卷叶螟9880万亩次,纹枯病8210万亩次,稻瘟病1480万亩次,稻曲病1200万亩次以上,其它次要性病虫害3000万亩次。适时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二化螟和纹枯病;稻瘟病以山丘区、老病区和感病品种面积大的地区为重点,及时抓好叶瘟防治,注重预防和控制穗颈瘟;搞好中稻和晚稻稻曲病预防;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采取“治虱防矮”策略,重点抓好中稻、晚稻秧田期和本田初期这个关键时期防治白背飞虱,达到治虫防病、虫病兼治的目的,需特别指出的是湘南局部地区早稻上也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三、技术措施

(一)稻飞虱

1、推广抗、耐稻飞虱水稻品种,提倡健身栽培。

2、保护利用天敌。推广保蛛治虫、稻鸭共生等生物防治配套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天敌在前期的控虫作用,减少化学农药对天敌的杀伤。

3、推广灯光诱杀技术。

4、药剂防治策略。防治早稻飞虱要在水稻孕穗前发挥天敌自然控制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孕穗抽穗期虫量达到每百丛1000头时,争取一次用药防治过关。中、晚稻飞虱提倡全生育期确保两次用药,大发生情况下合理安排第三次用药:第一次安排在分蘖期,当飞虱虫量达到百丛500头时施药;第二次安排在孕穗末期,用长持效期药剂“压前控后”,即“压四代控五代飞虱”防治策略;第三次安排在穗期,当百丛虫量常规稻为1000头,杂交稻1500头,用速效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要按照《湖南省农业厅关于推介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品种(第一批)的通知》(湘农业发〔2011〕164号文件)的要求,从推荐名录中选择适合本地的高效、环保药剂。要避免使用复配制剂,尤其不要使用噻嗪酮、吡虫啉的低含量复配制剂。若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剂,应现混现用。早稻飞虱防治选用高含量的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中晚稻本田期两次用药的,推荐第一次选用噻嗪酮,成虫量大时,则选用噻虫嗪;第二次选用吡蚜酮、噻虫嗪、噻嗪酮;第三次应使用吡蚜酮与速效药剂如异丙威、速灭威、敌敌畏等混用,缺水情况下应选用敌敌畏或速灭威拌毒土撒施。

由于普遍存在飞虱抗药性问题,应适当加大用药量和药液量,噻嗪酮、吡虫啉、吡呀酮、噻虫嗪每亩次施用有效成份分别为10~12.5克、3~4克、6克、1克。要注重施足药液量,每亩兑水50Kg确保喷药质量。敌敌畏、速灭威毒土法撒施时,每亩次施用有效成份分别不少于240克、125克,应注意分厢撒施,以防药害事故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

重点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的防治。大发生情况下提倡卵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分蘖及圆秆拔节期每百丛有50个束尖,穗期亩平有幼虫10000条以上,应列为防治对象田。

防治药剂参照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品种(第一批)名录。提倡农药合理交替、轮换使用。

(三)二化螟

水稻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注重抓好螟虫危害“桥梁田”和越冬代螟虫防治,压低基数,控制螟害率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

1、推广深水灭蛹、早稻稻草及时处理等耕作栽培治螟措施。

2、推广灯光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技术。

3、推行稻鸭共生、保蛛治虫等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技术。

4、药剂防治。优化药剂防治策略,推广与合理使用安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治螟对口农药。主要推广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氟虫双酰胺·阿维、三唑磷、杀螟丹等药剂,争取大面积一代一次用药防治过关,没有过关的要及时做好后续防治。提倡不同药剂合理轮用,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

坚持按防治指标适时用药。防治分蘖期二化螟,当枯鞘株率达3%时用药;防治穗期二化螟,如上代亩平残留虫量500条以上,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期相吻合时(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在卵孵高峰期用药防治。

(四)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虱防矮”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在做好药剂拌种的基础上,抓住水稻7叶期前这一关键时期,做好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稻飞虱防治;对已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田(快速检测送检单位和联系方式见附件1),根据田间发病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应急补救措施。

1、推行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目前应注意避免种植本地区上年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品种。

(2)推广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等水稻健身栽培措施。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地区,应适当加大播种量,合理密植,或预留备用苗,以备水稻分蘖期田间发病时“掰蘖补苗”之需。

(4)推行集中育秧,统一病虫防治管理,培育无病壮秧。

2、治虱防矮

(1)种子拌种处理。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60%吡虫啉种衣悬浮剂(高巧、优拌)有效成份6g,先与少量清水混匀,再均匀拌干种子3kg(杂交稻)或干种子5Kg(常规稻),凉干4-10小时即可播种。

(2)秧苗期治虱防矮。要根据田间稻飞虱虫情监测情况,适时进行防治。经过上述药剂拌种的,秧苗移栽前一周要施药一次;没有经过拌种的,要施药二次,即秧苗二叶一心喷药1次,第二次在抛栽前3-5天,喷施“送嫁药”,施药时秧田附近杂草必须同时施药。

(3)抓好本田期防治,把好再次传毒关。对于早稻,在分蘖期统筹兼顾安排好飞虱和其它害虫的防治,以减少当代白背飞虱带毒成虫的数量。6月中旬,白背飞虱若虫盛发期做好大面积飞虱防治,努力压低白背飞虱迁移到中稻和晚稻秧田的虫口基数。对于中、晚稻,在移栽后约7-10天,施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一次。其后飞虱防治按照常规防治策略进行。

(4)合理选用农药。大田防治飞虱应选用高效对口单剂,如吡蚜酮、高含量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药剂,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要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适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一是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二是对大田分蘖期发病株,及时直接踩入泥中,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三是对发病特别严重的丘块,建议及时翻耕改种下茬水稻或其它作物。

 (五)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1、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尽可能种植对稻瘟病、稻曲病抗性较好的品种,停止引进和推广对稻瘟病、稻曲病严重感病的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实行健身栽培,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氮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实行种子清毒技术,通过咪酰胺、强氯精浸种,预防稻瘟病等病害。

2、加强监测预报。根据品种布局、地理环境、天气变化、抗性和水稻生育期,及时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病害动态和流行趋势分析,发布病害流行预报和警报,及时指导防治。

3、适时选用对口药剂防治。防治药剂从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品种(第一批)中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好品种。

纹枯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当病丛率达到20%时,选用高含量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申嗪霉素、井·腊芽、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

稻瘟病:早稻和中稻秧田打好送嫁药,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肟菌·戊唑醇、三环唑、稻瘟灵等。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末期开展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选择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持效期长、杀菌谱广、安全、低毒的杀菌剂防治。

(六)施药技术

施药防治时要注重施药技术,提高药剂防治效果。一是要使用先进的施药器械,避免使用“跑、冒、滴、漏”严重的旧式喷药器械。二是在水稻穗期稻株茂盛高大防治稻飞虱时需分厢施药,田间保留浅水层,加大药液量。三是防治时间的选择,应避开高温和强光照时段施药。四是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操作规程,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1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把水稻重大病虫防控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把水稻病虫防控纳入各级政府和各级病虫防治指挥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当地政府统一部署和协调指挥下,及时组织开展大面积防治和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要切实实行水稻病虫防治工作责任制,各级政府相关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农业部门主要领导是具体责任人,有关专家是技术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责任目标考核。

2、加强监测、预报和信息传递。各地农业、植保部门要落实人员,确保监测调查到位,及时开展病虫情会商,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测预报;按时启动和做好值班与周报制度,重大情况快速上报制度,及时将有关信息逐级上报;充分利用电视预报、病虫情报公告版、病虫防治通知单、手机短信、热线电话或固定电话语音提示、农民培训等形式,千方百计提高病虫信息和防治技术的入户率。

3、推行水稻病虫绿色防控。要依据我省《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湘农业发〔2011〕227号),按照“政策推动、示范引路、产业促进、多元发展”的原则,重点在水稻上推行病虫绿色防控,重大技术是科学合理用药,通过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来保障水稻生产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4、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积极稳妥发展多种形式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化服务组织在病虫防治上的高效、应急功能;切实做好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支持与服务;建立健全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

5、加强农药管理。加大查处假冒伪劣农药力度,限制和杜绝不合理、不科学、含量低、防效差的复配制剂使用。禁止菊酯类农药及其复配制剂下稻田。

6、认真开展督导。各地要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督导组,督查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解决病虫防治难题。省厅成立了以李志纯副厅长为总负责人的水稻病虫防控督导组,下分六个督导小组(见附件2),将采取日常联系与实地督导相结合的方式督查指导各地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二)资金和物质保障

各地要努力争取当地政府较大力度的财政投入,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发展资金、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用于支持水稻病虫应急防控,确保技术示范推广、病虫情监测、会商、技术培训、病虫信息与防治技术进村入户和应急防治经费到位。及早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控物资储备、调入计划和供应渠道建设,确保防控物资供应。

附件:1、白背飞虱虫样及疑似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送检安排

2、水稻病虫防控督导组成员及分工安排


附件1:

白背飞虱虫样及疑似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株送检安排表

检测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email

地    址

邮  编

负  责  地  区

洪江市

唐  亮

13787594580

hjzb187@163.com

洪江黔城镇市农业局

418116

怀化、湘西州

宁远县

李先文

13762999456

nyzhibao@163.com

宁远县九凝中路77号宁远县农业局

425600

永州、郴州

邵东县

周  颖

13973911381

sdzbcbz@163.com

邵东县农业局内

422800

邵阳、娄底、湘潭、衡阳

福建农林大学

病毒研究所

章松柏

15005907819

754219801@qq.com

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病毒研究所

350002

全省

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安全学院

高必达

13974923068

610113015@qq.com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

410025

张家界、常德、益阳、株洲、长沙、岳阳

相关知识

《湖南省十字花科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湖南省十字花科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
岳阳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岳阳市2017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等7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主要经济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小麦、水稻和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关于印发《湖南省柑橘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2024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202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精选12篇)

网址: 湖南省201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659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下一篇: 栓翅卫矛栽培管理技术的养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