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总第26期(粮食作物第9期)
破口期是水稻病虫害易发、高发的关键时期,做好穗期病虫防治是确保水稻丰收的关键环节。为有效控制水稻病虫的危害,保障我市水稻生产安全,望各区根据本地水稻病虫发生实况,结合品种抗病性、水稻生育期、气候等因素,科学制定防治方案,指导农户做好水稻穗期病虫害防治。
一、当前病虫情况
1、稻纵卷叶螟
五(3)代蛾峰从8月4日开始延续到8月21日后开始回落,峰期出现在8月17日,平均亩蛾量158头,是今年以来最高蛾峰。8月18日~20日调查,稻纵卷叶螟平均卷叶率1.42%,平均亩幼虫量0.62万头,平均亩卵量1.77万粒,虫量比上侯增加66.7%,卵量比上侯减少20%;最高田块亩虫量6.2万头(金山),亩卵量16.83万粒(金山)。
2、稻飞虱
8月上旬,褐飞虱在崇明、金山、松江部分监测点测报灯诱测到少量成虫,8月份以来41盏测报灯单灯累计诱虫11.18头,是2021年同期9.88%。8月16日~17日,个别站点出现白背飞虱虫峰,其他时段无明显虫峰。
当前田间稻飞虱虫卵量较低,以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主,褐飞虱仅金山、浦东、青浦零星可见。8月18日~20日面上普查,白背飞虱平均亩虫量0.95万头,平均亩卵量0.62万粒;灰飞虱平均亩虫量0.5万头,平均亩卵量2.36万粒。
3、螟虫
8月13日开始灯下二化螟逐步上升,8月份以来单灯累计诱蛾96头,明显高于2021年、2020年同期的57头、44头。
8月19日~20日金山、浦东、奉贤普查,田间以二化螟危害为主,平均螟害率在0.21%~0.46%之间,危害程度明显高于上年与常年。8月19日奉贤田间剥查,二化螟各龄期均有一定比例,其中2龄~4龄幼虫占比超过70%,根据幼虫历期结合当前气温测算,二代幼虫卵孵高峰期将在9月上旬出现。
4、纹枯病
8月中旬防治后,纹枯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田间蔓延趋势趋缓,但田块间发病差异大。金山观测圃,8月19日病株率10.35%,病情指数3.59,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比8月9日调查数据分别增加55%、66.3%。8月18日~20日普查,全市纹枯病平均病穴率5.58%,病株率3.81%,病情指数1.39;最高病穴率62.8%(闵行),病株率67.32%(崇明),病情指数35.74(崇明)。
5、稻瘟病
8月19日调查,仅前期未防治的感病品种零星出现叶瘟。感病品种平均病叶率0.3%~1.25%,最高病叶率6.45%(嘉定)。
二、下阶段病虫趋势
1、天气方面对病虫发生无不利影响
根据上海天气网未来7天~30天预报,8月下旬本市温度会明显回落,8月25日开始至9月7日,气温在25℃~31℃之间,存在多个明显的降水过程,与水稻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适温高湿的天气不仅有利于稻瘟病的扩展蔓延,也有利于褐飞虱的增殖。因此,穗期防治后还需密切关注褐飞虱种群动态,及时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
2、水稻品种生育期复杂,给防治带来困难
据对主栽品种生育期剥查测算,今年我市主要品种生育进程相比往年略提早。南粳9108、银香38等中熟品种,5月份插播的水稻将于8月22日前后进入破口期,6月上中旬适期播种的水稻将在8月底至9月初进入破口期。迟熟的南粳46、松香粳1018破口期也集中在8月底至9月初;花优14、秋优金丰等杂交稻品种破口期则集中在9月上旬。
三、防治意见
各区需根据本区水稻品种、播期、施肥模式差异,结合当前田间病虫发生特点,分类指导穗期病虫害防治,确保水稻丰收。
1、防治时间和对象
(1)防治对象:一般水稻品种应做好穗期两次用药,感病品种、抽穗不整齐或穗期特别长的品种需准备第三次用药。第一次用药主治穗颈瘟、稻曲病、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二化螟。第二次用药主治穗颈瘟和稻飞虱、二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具体防治对象应根据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和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调整。
(2)防治时间: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生育进程和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确定,做好精细化指导。第一次用药,以稻曲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的应掌握在破口前5~7天(叶枕平50%)用药,以稻瘟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的应掌握在破口期用药。第二次用药在第一次防治后7~10天(间隔天数根据所选择的药剂种类和田间防效适当调整)。抽穗不整齐或穗期特别长的品种应在第二次用药后的7~10天进行第三次防治。
2、选用药剂
(1)防治稻瘟病:每亩可选用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56~73克,或2%春雷霉素水剂100毫升,或20%春雷·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22%春雷·三环唑悬浮剂50~60毫升,或40%稻瘟灵乳油94~113克,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7克,或26%稻瘟·醚菌酯悬浮剂60~90克,或23%醚菌·氟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或75%肟菌·戊唑醇水份散粒剂15克,或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50~67毫升。
(2)防治稻曲病:每亩可选用24%井冈霉素A水剂20~40毫升,或6%井冈嘧苷素水剂200~250毫升,或13%井冈·低聚糖悬浮剂40~45毫升,或12.5%氟环唑悬浮剂48~60毫升,或18%噻呋·戊唑醇悬浮剂48~60毫升,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30~60毫升,或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或12.5%氟环唑悬浮剂48~60毫升,或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40~53毫升。
(3)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每亩可选用32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12~15克,或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40克,或200克/升四唑虫酰胺悬浮剂7~10毫升,或4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20~40毫升。或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6~9克、15%茚虫威悬浮剂12~16克,或16%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15毫升、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0~20毫升、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30毫升。螟虫发生普遍的区域建议每亩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25克、或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30~40毫升、或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10~12毫升,或2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30~40克。
(4)防治稻飞虱:每亩可选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0~16毫升,或30%吡蚜•噻虫胺悬浮剂20~28克,或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20~25克,或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3~5克,或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2~4克,或20%烯啶虫胺水剂20~30毫升。
三、注意事项
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精准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纹枯病和稻瘟病混发区域应优先选择可兼治两种病害的药剂,避免重复用药,减少用药量。
2、防治飞虱药剂应避免使用吡虫啉、噻嗪酮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药剂品种。
3、注意轮换用药,一般药剂一个生育期内同类药剂不要超过2次,同一防治对象原则上每次只选用一种药剂。绿色认证的田块应遵循相关使用要求。
4、施药要选择早晚比较凉爽时段,避开阵雨、雷电天气。周围有鱼塘和虾塘的地区,禁止田水排入河道。
5、穗期用药尽量使用大机喷雾,用足水量。
相关知识
扬州发布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水稻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病虫预报 南昌市病虫预报2024年第13期:晚稻穗期病虫害防治意见
当前花生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意见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六强化”推进穗期病虫绿色防控 张家港“虫口夺粮”全力保丰收
葡萄春季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小麦穗期病虫综合防治意见
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网址: 2022年水稻穗期病虫发生情况与防治意见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6635.html
上一篇: 2021年澳洲坚果病虫害发生趋势 |
下一篇: 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方法的回顾与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