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助力江苏植保更上一层楼!

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助力江苏植保更上一层楼!

    江苏省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全省耕地面积6874万亩。江苏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生态类型多样,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粮食、棉花、油料等农作物几乎遍布江苏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也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水稻年种植面积3300万亩、总产190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单产560公斤左右,居全国主产省第一,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眼下正是水稻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多发期,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今年“两迁”害虫自5月底始迁入后就持续不断,迁入早、迁入量大、田间发生量高,特别是稻纵卷叶螟的迁入峰次、迁入虫量均列2010年以来首位,田间虫卵量亦是近十年来之最,田间虫态复杂,世代重叠严重,防控难度极大,省植保部门拉响“警报”,全力做好中晚稻病虫害防控,打好“两迁害虫”防控战,“虫口夺粮”保丰收!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两迁”害虫具有迁飞扩散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省植保植检站防治意见指出,针对今年水稻中后期重大病虫发生态势,各地要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两个理念,强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指导,科学打好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治总体战,有效控制病虫危害损失,为实现水稻丰产丰收、提质增效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抓住重点病虫,打好防治总体战。
    在做好生态调控和理化诱控措施的基础上,对达标病虫,明确主攻对象,统筹兼顾,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打好防治总体战。例如8月主要以“两迁”害虫、纹枯病、稻曲病为主,9月主攻穗稻瘟及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重发区需单独开展针对性用药。水稻生长后期,要根据褐飞虱发生情况,因地制宜打好收关战,确保控制危害等。
    二、强化分类指导,提高防控效果。
    针对今年水稻田间苗情复杂、病虫情发生差异大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将重大病虫发生防治信息送到千家万户;防治关键时期,各植保专家和农技人员,广泛深入病虫重发区和技术力量薄弱区;稻田综合种养地区,要注意科学用药,确保水稻丰收、水产安全。
    三、推进绿色防控,强化专业化统防统治。
    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种植香根草、安装害虫性诱剂、人工释放天敌赤眼蜂、使用生物药剂等生物物理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与综合种养、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三品一标”绿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建设结合,通过绿色防控示范区、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区、水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示范地基等平台,展示绿色防控技术,辐射带动大面积绿色防控水平提高。
    四、强化监测调查,提升测报准确率。
    针对今年病虫发生的不平衡性,要紧扣“面广、量足、质高”要求,突出“三个结合”,即系统监测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测报工具监测与人工田间调查相结合、查虫与查卵相结合,增强调查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要充分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病虫监测设备,提升监测预警的智能化水平。

托普云农智能测报灯

灯下稻纵诱蛾量


    智能虫情测报灯是由托普云农研发生产的,主要利用遥感手段对作物病虫害进行“非接触式”的监测逐渐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病虫害预测预报以及田间精准防控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该系统通过杀虫、烘干、震动,将虫子平铺到装置内部的履带上,最后进行高清拍照,然后再把照片传到整个监测系统里,监测人员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就可以随时查看病虫害的相关情况。
    在国家实行化肥农药双减政策背景下,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作为一种通过太阳能供电、利用迁飞性害虫的趋光性特点,从而引诱害虫扑灯而起到杀虫作用的物理防治工具,已逐渐成为江苏植保工作人员的“宠儿”。
    江苏粮食丰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十分重大,后续将落实生态调控、合理利用理化诱控、生物防控、测报工具与人工田间调查等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手段,相信在多方式多场景多阶段的组合拳下,江苏省将为粮食丰收保卫战顺利夺取华东地区的胜利。

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

相关知识

托普云农:数字技术改变传统病虫害测报
2024西南植保盛事:托普云农展示植保黑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升级
人工智能加持,看托普云农如何赋能数字化植保!就来凤凰植保节·西南植保会
托普云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助力病虫害监测预警步入大数据时代
智能虫情测报灯防害护粮“总指挥”
托普云农
揭秘!托普云农如何用AI守护农田,第二届西南植保交流展见真章
托普云农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助力大田县绿色防控
病虫害监测系统,智能病虫害监测系统 托普云农
托普云农运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农业低碳绿色发展

网址: 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助力江苏植保更上一层楼!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673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
下一篇: 棉花智能化管理有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