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河北博物院,历史文物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河北博物院,历史文物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4月,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共有三层,每一层都分为南区和北区,主要的常设展览都位于南区,北区则以临时展览为主。目前南区的常设展览共有名瓷名窑、北朝壁画、曲阳石雕、中山古国、满城汉墓、燕赵故事、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八个展览,从一到三层步行参观即可。博物馆内共有展品将近20万件,展品十分丰富,所以参观时间也比较久,全部简单参观一圈也要半天时间,若想要深度了解则需要留出一天时间。

河北博物院南门

一楼设置为名瓷名窑、曲阳石雕、北朝壁画三个展厅,以瓷器艺术、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为主。由于河北曾经有历史上非常辉煌的四大名窑,北朝时的佛教壁画和曲阳石雕也十分著名,所以这一层的展品艺术性极高,其中名瓷名窑展厅中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镂雕花卉盖罐更是国宝级文物,也是镇馆之宝之一,可以仔细观看一下。另外,一楼南北区的中间位置有一个纪念品商店,售卖一些文物的小型复制品、模型等,有兴趣的话可以前去购买。

二楼处是中山古国、满城汉墓两个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从中山国都灵寿故城和中山靖王刘胜的王墓中出土的文物,西汉时期的玉器、青铜器、宫廷用品和珍贵的陪葬品众多。在满城汉墓展厅内的长信宫灯和金缕玉衣两件国宝级文物更堪称全国闻名,一定不能错过。

河北博物院北门

三楼有燕赵故事、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三个展厅,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的河北历史,有很多陶器、铁器和金银装饰品,其中通过多媒体手段对“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故事的演示更是十分精彩,可以好好参观。

关于博物院藏品:

河北省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

1、西汉“长信”宫灯

名称:长信宫灯 / 年代:西汉

展厅:二层《满城汉墓》展厅

品类:铜器 / 尺寸:通高48cm

她是一位宫女,正在举着一只宫灯,为她的主人点亮呢!

这件铜灯来自满城汉墓,在灯的九处角落分别有铭文,根据铭文,专家推断它在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过,所以叫它“长信宫灯”。

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高48厘米,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灯盘可转动,灯盘的屏板可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全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可以转动及任意拆卸。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

2、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

宅门上的守护神

这件辅首体积巨大,有我国辅首中的巨无霸之称。燕国宫门构件。1966年易县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长74.5厘米。作兽面衔环状。兽面为卷眉,凸目,卷云鼻,飞卷的胡须间露出獠牙,口衔八棱形环。兽额上站立花冠尖喙、展翅欲飞的凤鸟。两条长蛇缠绕凤鸟双翅,曲颈回首奋力挣扎。铺首两侧各有一条攀龙。龙头、凤首和蛇颈均为圆雕,通身雕细密的羽纹和卷云纹。器形巨大,纹饰华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已被用作新馆大厅环境装饰。

3、战国 中山王 铁足大铜鼎

礼器。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高51.5厘米。是战国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铜身,铁足。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字,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铭文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赒率师伐燕、扩大疆土的功绩,告诫后代吸取历史教训,警惕周边诸国的进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铭文字体修长秀丽,文句典雅优美。

4、战国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5、战国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长51厘米。猛虎身躯浑圆、色彩斑斓,弓身右曲,三足着地,一爪腾起,正将捕捉的小鹿送入张开的巨口之中。老虎的凶猛与小鹿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典型的战国时代风格。动物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官匠姓名。

6、西汉 刘胜金缕玉衣

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长1.88米。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种形状的玉片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丝加以编缀,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与玉衣同时出土的有镶玉鎏金铜枕、玉眼盖、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门塞,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7、西汉 错金博山炉

熏香用具。1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通高26厘米。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纹。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炉盖上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峦峰高处、或骑坐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手持弓箭巡猎山间。炉柄透雕成三龙出水状,以龙头擎托炉盘。工艺精湛,装饰华美,举世闻名。

8、北齐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

1989年磁县湾漳村高洋墓出土,长37米、最深处8米。墓道呈斜坡状,在墓道两侧和底部地面都彩绘图案,面积约320平方米。地面绘莲花和缠枝花卉组成的装饰图案,东西两壁绘制106个真人大小的仪仗人物和41个祥禽瑞兽。内容丰富,技艺高超,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9、五代 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

墓葬墙面装饰品。1995年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长136、高82厘米。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右边第一人着男装,可能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风格,国内仅见。

10、元代 青花开光镂雕红蓝釉花卉大罐

1964年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通高42.3厘米。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腹部作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釉里红涂绘。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

关于博物馆特色

河北博物院有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另外,馆内藏书5万余册,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

河北博物院集合省直文博单位文物藏品优势,撷取河北历史上最为精彩的篇章,推出新馆基本陈列体系,共9个常设陈列:《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抗日烽火——英雄河北》、《北朝壁画》、《曲阳石雕》、《名窑名瓷》。通过5000余件(套)精美的文物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记录了河北200万年来承先启后的人类发展史。河北博物院每年还举办多个有关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类型的临时展览,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馆长温馨提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值得参观。

相关知识

河北博物院,历史文物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二人台新作《花开花落》进京 讲述小山村故事
野山坡属于那个地区
四季花草,讲述时光的故事
鲁冰花的故事(二)——“母爱之花”的缘由
关于水仙花背后那个“自恋”的故事~
樱花的故事作文3篇
樱花的故事优秀作文3篇
【年代文】=军人+穿书+重生+金手指/b站最全以年代背景为主的推文合集
樱花的故事作文

网址: 河北博物院,历史文物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71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西方园林风格比较研究
下一篇: 2021年12月12日申时训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