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问道,共话未来。2023年杭州市投资促进局将联合招商合作伙伴举办系列沙龙活动,聚焦重点产业,瞄准细分赛道,邀请资本界、产业界以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大咖,在探讨交流中谋划投资价值与机遇,在分享碰撞中明晰杭州产业与未来。
本期沙龙是“杭州·全球招商季”启动以来的首场沙龙活动,围绕“合成生物学”产业,讨论杭州如何“格物致知、造物致用”,拥抱技术新浪潮。
麦肯锡数据显示:2030-2040年,合成生物学每年带来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8至3.6万亿美元,将在未来10-20年内缓解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3%,最终可解决全球疾病总负担的45%。
近日,杭州市投资促进局主办的“产投结合 共话未来”——合成生物学沙龙活动上,来自全国致力于合成生物技术企业、院士学者,以及投资机构等相关代表,围绕合成生物学议题及杭州该如何抓住这一赛道,展开了热烈讨论。
行业专家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正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而合成生物学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更是未来生命科学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具有极其广阔应用前景。
凭借着强大的科技潜力和产业前景,加快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和加速推进产业化已成为各国争抢的科技新赛道。从全球来看,以合成生物学为背景的生物医药产业尚处于形成初期。而杭州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在该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杭州在合成生物学投融资领域,无论投资事件还是投资金额,均位列全国第五。面对这项被视为将改变世界的技术,积极拥抱的杭州又将碰撞出哪些火花呢?
方兴未艾,合成生物学引领新一轮生物技术浪潮
由于具有重新“造物”的属性,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继“DNA双螺旋发现”和“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后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根据麦肯锡预测,60%化学制造的产品,未来都能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
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在本次沙龙活动现场,不少嘉宾发言指出合成生物学这一颠覆性特征。同时,嘉宾们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从产业定义、发展逻辑和行业趋势等角度进行了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以“基因合成过程”举例,说明合成生物学的多学科交叉特征。衍进科技创始人晁然从自身经历分享了跨学科对合成生物学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选择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干湿实验迭代,对生物系统进行建模等手段,实验产量得到明显提升。中科翎碳创始人夏霖介绍了电化学方式与合成生物学结合,以实现二氧化碳能量效率和经济效率利用的思路。
除了多元跨界的产业特征,德国工程院院士曾安平还分享了他对产业发展底层逻辑的思考。据曾安平研究,目前在全球范围,合成生物制造基本都以糖、淀粉和玉米这些粮食为原料。这一背景下,如果合成生物产业达到预测市场规模,将会出现“与人争粮”的窘境。
基于以上观察,去年曾安平回国来到杭州,加入西湖大学,目前担任合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讲席教授,他将带领西湖大学团队重点进行“低碳合成生物”的探索。
成果转化,中国拥有广阔应用土壤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商业化应用和工业化量产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场分享中,郑裕国院士多次提到研发成果转化的问题。基于“转化”理念,他提出合成生物学应该分为“造生物”(合成全新的生物组织)以及“造物质”(实现规模化量产)两个阶段。他认为,两个阶段如不能同时满足,就不是真正的合成生物。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合成生物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之一,将为解决全球能源、环境和健康等突出问题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仍处在早期阶段,将面临一系列知识技术创新及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挑战。泰珑投资合伙人王如伟说:“理论上合成生物学能改造包括动植物在内的生命体,不过目前的技术难以实现,因此通过改造微生物来进行发酵,将成为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
对于产业未来,银杏谷资本合伙人尹洁非常看好中国在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链优势。他认为,合成生物后端的发酵和分离循环过程,均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在这方面中国优势较大,现代生物发酵产品占据全球70%以上,包括原料药,食品、材料原料等都走在全球前列。因此他对该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现场表示还将继续加大投资。
积极布局,催化万亿级产业发展高地
我国合成生物学发展可追溯至2008年,目前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发展都进入了快车道。放眼国内,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自2018年激活以来,至今热度不减。
总体来看,人才是发展合成生物产业的关键。近年来杭州高层次人才流入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杭州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近期对杭州重点企业走访调研情况,杭州对合成生物领域的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高层次人才来杭就业意愿强,杭企招聘人才较为通畅。
目前,杭州在合成生物领域已拥有郑裕国院士、杨立荣教授、李永泉教授等一批行业领域相关专家,引进了曾安平院士、王宝俊教授等一批“鲲鹏计划”人才,逐渐形成了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为代表的优势科研团队。
在重点平台方面,杭州获批建设了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生物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生物学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浙大科创中心,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全流程合成生物学自动化科学装置(iBioFoundry),可广泛应用于基因回路的设计构建、人工基因设计合成等领域。这些重磅平台,为合成生物基础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在各类要素汇聚下,杭州已成为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的一片沃土。而对于杭州合成生物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嘉宾提到杭州发力“总部经济”的优势,在集聚研发设计公司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培育一批研发型总部,把握住合成生物产业的价值链。
如深波创始人王波认为,浙江企业出口实力强,一直以来在原料药和精细化工这一块都走在前列。而杭州作为浙江GDP占比24.1%的龙头,有优势推动原料药、精细化工等企业转型,吸引企业将合成生物学研发总部放到杭州。
未来杭州将进一步夯实源头的技术创新基础,加强产业底层技术实力。同时将进一步发挥中游的技术平台优势,利用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并在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加大对附加值高的应用产品项目的关注,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谭文清)
相关知识
高瓴、红杉...全球顶级资本都在布局的合成生物学,究竟是什么?
选品、专利、市场,20年经验跨越合成生物学商业化的“死亡之谷”
从下游需求出发,看合成生物学在医美护肤的应用创新机会
产学研聚焦生物制造关键共性“卡脖子”技术:合成生物可降解塑料迎放量突破窗口期
生物合成就是几十年前的互联网,伍德、盖茨、BG基金都杀进来了
被哄抢的超级技术!龙头刚翻倍,这家小而美的选手价值未被发掘?
DeepTech发布生命科学十大技术趋势,基因编辑在列
成都新朝阳:植物干细胞生物合成技术——推动植物源农药产业高速发展
2022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2年生物学(071000)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植物环境表观遗传学实验室招聘实验室管家/助理研究员
网址: 投资问道|杭州拥抱合成生物学技术浪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895.html
上一篇: 已突破技术壁垒!价值千亿的赛道, |
下一篇: 公共基础知识:生物工程技术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