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荐书丨艺文丛刊9种《香乘》《金农集》《花傭月令》《书林清话》《草堂之灵》《費丹旭集》《丁敬集》《金石学录三种》等3.2折

荐书丨艺文丛刊9种《香乘》《金农集》《花傭月令》《书林清话》《草堂之灵》《費丹旭集》《丁敬集》《金石学录三种》等3.2折

《香乘》

全书含香品五卷、佛藏诸香一卷、宫掖诸香一卷、香异一卷、香事分类二卷、香事别录二卷、香绪余一卷、法和众妙香四卷、凝合花香一卷、熏佩之香、涂傅之香共一卷、香属一卷、印香方一卷、印香图一卷、晦斋香谱一卷、墨娥小录香谱一卷、猎香新谱一卷、香炉一卷、香诗香文各一卷。《四库提要》称此书:“采摭极为繁富。考宋以来诸家香谱,大抵不过一二卷,惟《书录解题》载《香严三昧》十卷,篇帙丰富,然其本不传,传者惟陈敬之谱差为详备。嘉胄此编,殚二十余年之力,凡香之名品故实以及修合赏鉴诸法,无不旁征博引,一一具有始末,而编次亦颇有条理。谈香事者,固莫详备于斯矣。”《香乘》初刻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板毁于火。目前流传的较早刻本为崇祯十六年(1643)刻本,后有清康熙元年(1661)周亮节重修本。另有《四库全书》本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所藏无碍庵钞本。本次整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崇祯刻本、无碍庵钞本。

作者简介

周嘉胄,字叔休,号江左,扬州泰兴人。他生于明代末年,能诗善书,家富收藏,精于赏鉴,以布衣终身,卒于清顺治年间。周嘉胄嗜香成癖,少年即有志撰《香乘》一书,初为十三卷,李维桢为作序,而未付梓。嗣后积年累月,穷搜遍辑,乃成二十八卷之书。《香乘》付刻后,叠遭厄运,先是刻工毙于时疫,后则刻板毁于火灾。周氏暮年叹息之余,毅然移营造楼舍之资于《香乘》之刊刻,可谓数愈奇而志愈笃者矣。生平著述传世者,除《香乘》二十八卷外,还有《装潢志》一卷。

《金农集》

金农诗歌创作丰富,早在三十四岁之前,已有《景申集》之刻,厉鹗为作序,惜未传世。金农的第二个自编诗集是《冬心先生集》,共四卷,刻于雍正十一年(1733),收诗始于康熙五十五年,迄于雍正十一年。乾隆十七年(1752),金农尝谋求刊刻《冬心先生续集》,请丁敬作序,预备来年付刻,苦于囊中羞涩,直至殁后,仍未刊行。后经罗聘多年搜求,始编为一卷,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刊行,仍大致按时间先后排序。此外,金氏诗文集尚有:(1)《冬心先生三体诗》一卷,乾隆十七年(1752)初刻,三十题九十九首。所谓“三体者”,即合五言、六言、七言三体于一题。(2)《冬心先生自度曲》一卷,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刻,凡五十五阙。所谓“自度曲”者,即不按曲律,“自为己律”的长短句。(3)《冬心先生研铭》一卷,编成于雍正十一年(1733),凡九十五则,附《冬心先生集》后。(4)“题画记”几种,其中《画竹题记》始于乾隆十三年(1748),迄于乾隆十五年(1750),《画佛题记》始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迄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另几种未详初刊于何时。(5)《冬心先生随笔》一卷,当归草堂光绪四年(1818)刻本。(6)《冬心集拾遗》一卷,当归草堂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本次出版《金农集》,以清同治光绪间钱塘丁氏当归草堂刊刻《西泠五布衣遗著》本为底本,部分内容校以千墨庵钞本。

作者简介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号冬心先生;浙江钱塘人;久居扬州。早年嗜奇好古;精于赏鉴;工诗善书;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之势;时称“漆书”;所藏金石文字多至千卷。年五十后开始作画;用笔简朴;造型奇古;善以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画梅一格;为世所重。与郑燮、罗聘、李鱓、黄慎、李方膺、高翔、汪士禛合称“扬州八怪”;与郑燮同为乾隆时期扬州画壇盟主。襟怀高旷;性情绝俗;荐举博学鸿辞而不就;自称“平生高岸之气尚在;尝于画竹满幅时;一寓己意”。《清史稿》有传。

《书林清话》

本书是叶德辉的代表作,也是版本目録学名著。该书凡十卷,以笔记体裁系统介绍了有关中国历代雕版印刷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从书籍和版本的各种名称,宋元以来历代官刻、私刻、坊刻的源流,各时代突出的著名刻本,到古代活字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历代刻书规格、所用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潢、鉴别、保存的方法,乃至相关的遗闻掌故,等等,是书皆有论述。此次将《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合刊,以《民国丛书》本为底本点校。除改正明显的刊刻讹误外,一般不作校正。书后附録《藏书十约》及叶德辉传记数据,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叶德辉其人其学。

作者简介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亦作焕彬、奂份),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湘潭县人。近代著名版本目録学家、藏书家。所著除《书林清话》外,另有《郋园居文録》、《郋园北游文存》、《书林余话》、《藏书十约》、《观古堂藏书目》、《郋园读书志》等,后汇为《郋园先生全书》,并编刊《观古堂汇刻书》、《双梅景闇丛书》等多种,影响较大。

《草堂之灵》

本书乃杨氏于读书翰墨之余所作笔记,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诡谲恢奇,又不可一世。故谓之为人不可也,谓之为神不可也,谓之为鬼不可也。无以名之,名之曰草堂之灵’。书中所涉颇为广泛,掌故、书画、金石、诗文乃至风俗等皆有收録。如曾国藩、王闿运、叶德辉等秘闻有之,何绍基、李瑞清、齐白石之艺事亦有之,论诗文、辨笔墨、记碑帖更是俯拾皆是。且杨氏文锋犀利,风格明快,时时令人莞尔。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文字方面来看,此书皆极具可读性。此次出版,以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成化书局铅印本为底本,予以标点整理。需要说明的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社会环境,杨氏某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因此在出版过程中,我们对部分文字进行了处理,望读者明察之。

作者简介

杨钧(1881—1940),字重子,号白心、怕翁,湖南湘潭人。尝与兄杨度同受业于晚清名士王闿运。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归国。是时湖南办学风潮方兴,杨氏因受聘于湘潭胡子靖、湘乡胡少潜及长沙郭诇伯,讲学数年。‘民国初年,先生知国家大乱将至,乃筑小屋于长沙东门外五里碑,遂颜之曰白心草堂,又自呼曰五里先生,终岁独居,不问世事。

《花傭月令》

一卷,明徐石麒撰。所谓‘花佣’即养植花木之人,盖是书乃明亡后徐氏退隐林下,莳花种草,自遣所作。全书以十二月为经,以移植、分栽、下种、过接、扦压、滋培、修整、收藏及防忌九事为纬,记述了约二百五十余种果蔬花木于一年中之栽培方法,故名《花佣月令》。此书有光绪十年(一八八四)《传砚斋丛书》本,《丛书集成续编》及《续修四库全书》曾予以影印,此次即据《续修四库全书》点校。

《倦圃莳植记》五卷,清曹溶撰。此书乃曹溶自山西阳和道归里后,筑室范蠡湖上,名曰倦圃,多植花木其闲,因记其圃中所有。全书包括花卉、竹树以及总论三部分。花卉、竹树部分各疏其名品故实及种植之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溶学本赡博,故引据多有可观。惟下语颇涉纤仄,尚未脱明季小品积习。’此书未有刊本,上海图书馆藏有清抄本,《续修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均曾据此影印。惟两者顺序略有不同,前者先总论而后花卉、竹树,而后者则先花卉、竹树而后总论。此次据《续修四库全书》所影印本点校。

作者简介

徐石麒,字又陵,号坦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精研名理,亦善度曲,遭明末之乱,不应有司之试。好著书,著有《三忆草》、《蜗亭杂记》、《坦庵六种》等。见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一九、《国朝耆献类徵》卷四二三、《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卷五。

曹溶(1613—1685),字秋岳,一字洁躬,亦作鉴躬,号倦圃、鉏菜翁,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明崇祯十年(一六三七)进士,官御史。清朝定鼎后尝出仕,多有建言。

《节序同风录》

本书为专论节序民俗之作,详述一年十二月之风俗事宜。《阙里文献考》称孔氏‘采曲阜民俗撰《节序同风录》十二卷’,所纪大抵以北地风俗为主,或采旧籍陈说,亦及吴楚南中之俗。《四库总目》归史部时令类,列为存目,提要云‘《节序同风录》,无卷数,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国朝孔尚任撰。尚任有《人瑞录》,已著录。是书仿《荆楚岁时记》为之,以十二月为纲,而以佳辰令节分列为目,各载其风俗事宜于下,颇为详备。然人事今古不同,方隅各异,尚任不分其时其地,比而同之,又不著其所出,未免失之混淆,不足以为典据也。’是书又有《清文献通考》《清通志》《曲阜县志》《山东通志》《阙里文献考》等均著录,然而未有刊本,或以为不存。近来学者查访,始知大连图书馆藏《节序同风录》清抄本,此本不分卷,无题跋,不著撰人姓名,经王懿荣、吕海环递藏。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即据此清抄本影印收录。此次出版,即据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点校整理,对于明显的形近讹字予以径改,俗字、异体字做了统一处理。此本因系抄本,难免错讹,亦有文意晦涩之处,限于点校者水平,如有失当,尚祈读者指正。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岸堂、白云山人,山东曲阜人。孔氏以诗文传奇名,所著《桃花扇》为昆曲煊赫有名之作。

《金石学录三种》

本书共四卷,收录汉魏至清乾嘉年间讲求金石者四百六十八人,开创了金石学人物录,这一著述体例,在当时颇具影响。《金石学录补》四卷,全书以朝代为次,增补自汉至清金石家三百七十四人小传,于明清诸家,言之尤详。《金石学录续补》,褚德彝着,二卷、附录一卷,增补清至民国初年金石家小传二百三十四人。这三部著作即独立为篇,又自成系列,合计收录历代金石人物一千零七十六人,可谓蔚为大观,为我们今天从事金石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基本的人物名录。

作者简介

李遇孙(1765—?),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幼传祖训,淹贯经史,尤嗜金石。陆心源(1834—1894),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家富藏书,为晚清藏书家之一,嗜金石,收藏汉晋古砖颇丰。褚德彝(1871—1942),浙江余杭人,工书法、篆刻,尤精金石碑版之学。

《費丹旭集》

此次编辑《费丹旭集》包括了《依旧草堂遗稿》《二如居士赠答诗词》《东轩吟社画像》以及《附录》等四个部分。其中,《依旧草堂遗稿》为费氏身后友人汪鉽搜集而成,即吴淦跋所云‘《稿》为晓楼费君归道山后,其有汪剑秋搜故纸,汇而成编者’,于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由振绮堂锓版。同治九年(一八七〇),胡氏退补斋又据振绮堂重雕。至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其孙费有容复托丁辅之以铅字排印行世。本次整理,以振绮堂本为底本点读,校以退补斋刊本。由于两本间差异极少,仅退补斋本于诗词各部卷首增入‘古今体诗’‘词’等小注(今为便于阅读,习用退补斋标目)以及古今体诗中‘纪游闲续旧时名’作‘纪游闲续旧诗名’等,故未出校勘记。

《依旧草堂遗稿》除了上述三种版本外,实际上还有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本。此本仍为振绮堂所刊,惟于书前增入费氏小像一帧并杨文莹像赞,书后增入《二如居赠答诗词》二卷,而牌记则犹作‘同治戊辰春钱堂汪氏振绮堂开雕’,盖因刊行《二如居赠答诗词》而重刷者。《二如居赠答诗词》乃汪鉽所撰,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汪鉽(一七九四—一八五五),字式金,号剑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诸生。家贫嗜学,尤工填词。生平与费晓楼交非常深。此书主要收录了汪氏与费丹旭、童肖轩的唱和文字,对于了解费氏生平以及交游颇有价值,故此次整理仍旧予以收入。

道光四年(一八二四)长至日,吴衡照、汪远孙于杭州小米巷东轩创立诗社,雅集唱和达十年之久。费丹旭为其中成员之一,曾先后两次绘制《东轩吟社图卷》。太平天国兵燹之后,有感于故旧凋零,振绮堂将此付之手民,成《东轩吟社画像》一书。此书包括像、记、小传、题词、跋语五部分,共收项鸿祚、费丹旭、胡敬、汤贻汾、张廷济等二十七人画像。《画像》全书刊刻精美,同时对于了解费氏生平以及交游亦颇具价值,故本次整理将其以影印形式收录书中。

作者简介

费丹旭(1802—1850),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渚生、三碑乡人等,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幼继家学,精于写生,尤工仕女,‘笔墨淡远,秀韵天成,卓然自出机杼’,后世将其与改琦并称为‘改费’。除了书艺绘事外,费氏亦擅诗词,诗笔清丽,所作多有可颂,即如平生于人少所许可如李慈铭者,亦称‘所作颇有婉逸可取者’,造诣可见一斑。

《丁敬集》

丁敬尤精篆刻,擅长切刀法,为“浙派篆刻”开 山鼻祖,“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记》、 《砚林诗集》、《砚林印存》、《寿寿初稽》等。

本书收录丁敬诗文作品,含《砚林诗集》 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附录丁氏三子诗文作 品。是了解丁敬生平、艺术思想、创作经历的重要文 献。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整理說明

金石學錄

阮元序

李富孫序

金石學绿凡例

金石學錄卷

左氏傳

禮至銘

讒鼎銘

考父鼎銘

周禮

嘉量銘

禮記

孔悝鼎銘

湯盤銘

大戴禮

丹書銘

國語

商銘

家語

金人銘

史記

……

金石学录补

金石学录续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的古代植物书和农书
好书买不完,但是这套也得买
中国画坛千年盛事 庆祝朱屺瞻先生105华诞 《梅花草堂集册》有限印制珍藏本
与花方作谱:宋代植物谱录循迹第二章 谱录的出现和发展在线免费阅读
花间集之“桂花”‖中楹联野草诗社第八院微刊
前集卷二十三
集運香港植物
花草集运到香港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四~续编卷一)
盤栽集運到香港

网址: 荐书丨艺文丛刊9种《香乘》《金农集》《花傭月令》《书林清话》《草堂之灵》《費丹旭集》《丁敬集》《金石学录三种》等3.2折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94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民国农业农学古籍山东日照许衍灼《
下一篇: 活1年还是100年?能自由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