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名人故居+古代官衙=镇江哪条千年古街?

名人故居+古代官衙=镇江哪条千年古街?

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迷

介绍的地点就是谜题的答案

千年古街,

既是名人故居,

也是古代官衙,

成功商人做慈善载誉几代人。

——答一地名(镇江千年古街)

道署街名掌故

1

没错,谜底就是道署街,您猜对了吗?

道署街是清代留下的地名,离四牌楼不远,

长162米,东至解放路,西转南至大西路。

道署街元代前称“白马坊”,那时候的统治者实行“坊巷制”编民;取消坊巷制以后,白马坊改称为白马巷。而现在的道署初置于康熙年间,是清代地方体制“省、道、府、县”四级中一环,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为“道台”,正四品,因此命名他的办公地点就是道台的衙署,也就是道署街的由来。

20世纪50年代的道署街有三道通往道台衙门的大门楼子,西边一道门楼早已经看不到了,但是,临大西路的一道门楼和衙门东侧的辕门仍然保存着,临大西路的牌楼柱子到20世纪80年代才拆除。现在保存下来的是衙门西面一段高高的围墙,一座券门。围墙用青砖砌成,券门的白石上刻着“履中”两字。这段围墙和这座券门是清代道台衙门非常气派的建筑的一部分。

道署街有一处老建筑是解放路小学,这些老房子紧紧傍依着道台衙门,其实其中一部分属于道台衙门的地盘。解放路学校过去叫“敏成学校”,是镇江的大颜料商人凌焕曾办的私立学校。

凌焕曾(?一1940年),字敏成,江苏镇江人。自幼家境贫寒,早年在上海某颜料店当学徒。出师后经人资助,在镇江老西门大街(今大西路)开设增泰来颜料店。他和德国颜料商人有生意上的往来,德国商人对凌焕曾的儒雅和诚信心存佩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商奉召回国,将存货全部卖给了凌焕曾。没想到大战后,颜料价格暴涨,凌焕曾顿成巨富。

发达以后,他买下道台衙门的地皮,又花巨资到南京买了许多南京古城墙的砖头,在道署街建了带花园的好房子。他的房子基本都用的是明代的古城砖,这在镇江是独一无二的,其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此房被他建成三大块,最大的一块作了敏成学校,专门招收镇江那些穷命人的孩子,免费让他们读书。这些穷苦人的孩子除受赠衣服和学习用品外,还可以在学校免费用餐。

他把第二处捐赠出来作了凌家祠堂。

最小的一块地方作为自家的住房。

凌焕曾建的花园房子,以当时的豪华程度、精致程度恐怕在镇江城里是数一数二的了。凌焕曾1940年在上海去世,他的儿子凌少曾任敏成小学校长,其执掌教育期间,成立董事会,加强了学校的管理。民国26年(1938年)秋,学校扩充至13个班级,学生500余人。后凌家又出资1万元增办幼儿园1所。

A

BOUTZYP

关于张云鹏

张云鹏(1900—1958)是近代镇江名医,出生于中医世家,1923年加入中央国医馆医学改进会,著有《温病辩证十三篇》等著作。 故居建于光绪年间,主建筑面阔三间,花园内置元宝石、八仙门墩、双龙戏珠条石、石桌、石凳、假山等,种植花草树木数十种,如紫藤、爬山虎、翠竹、腊梅、桂花、月季、黄杨等。尤其是一棵百年香圆树与古井形成“橘井流香”意境以及一个半亭与芭蕉构成的“听蕉小筑”景观,格外地引人入胜。这座老宅在整体建筑风格上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小巧玲珑、雅致含蓄,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现属于道署街社区。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获此殊荣的古建筑。

道署街还有过宋代著名书画学家米芾的故宅。米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葬于镇江南郊,至今墓犹存。

米芾原来的住宅在北固山上,靠近甘露寺,他取名“净名斋”。宋代,甘露寺曾遭火灾,米老庵和卫公塔幸免于难。米芾题诗有云:“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米芾从净名斋搬走后,在千秋桥边建了新屋,傍居关河,风景非常优美,春风杨柳夏伴绿荷,秋之明月冬日咏梅,而且关河边上酒楼茶肆众多,非常热闹。

来源|和谐四牌楼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镇江花卉史料琐谈
对水景设计要求,以下叙述哪条错误(2005,72)
镇江鲜花配送,镇江鲜花预定服务
兰花与名人的芬芳往事
名人与兰花.pps
镇江情人节订花,镇江情人节玫瑰花款式多样!
首届“海棠花文化节”开幕式在宋庆龄故居举行
镇江花店鲜花推荐,镇江鲜花2小时内快速送到!
镇江市花是什么花
小牛顿人文馆·写给孩子的中国名人传记: 孙中山

网址: 名人故居+古代官衙=镇江哪条千年古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1946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伍连德——遗失在历史中的超级英雄
下一篇: 芍药花的发现,竟然和华佗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