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对外发布《2020年3月昆明农业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主要针对粮食作物、蔬菜、特色作物、果树等多种农作物,在3月所面临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做出预测,并给出具体的防治建议。
3月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据气象预报,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1.1℃。冬春季雨量充足,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小春作物的生长。1月下旬出现降温降雪天气,对处于花期的作物带来不利影响,但对降低越冬虫源基数有积极作用。
气象部门预计3月降雨较历史同期正常略少,3-5日全市多云间阴有分散性阵雨,其它时段为晴天;中下旬我市气温逐步回升,全市气温较常年偏高。近期天气形势对复工复产、春耕生产较为有利。
当前,我市小麦多已进入抽穗期,蚕豆处于结夹至采收期,油菜进入结夹至采收期,近期日照长、温度高、有降水,气候条件有利于小春作物生殖生长和春早玉米的出苗,3月气温回升较快,利于蚜虫、斑潜蝇虫害的增殖和危害,并呈上升危害趋势。各县市区植保部门应加强农作物监测工作,特别是要做好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虫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春季粮食作物防控指导工作。
截止3月5日,全市小麦、大麦、油菜、蚕豆主要病虫害共发生47.48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79.85万亩次,其中:小麦病虫害发生面积13.61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14.6万亩次;大麦病虫害发生面积9.3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19.6万亩次;油菜病虫害发生面积6.73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9.85万亩次;蚕豆病虫害发生面积17.85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35.8万亩次。
1、春早玉米草地贪夜蛾
根据全市20多个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点诱虫情况,从去年12月以来诱虫数量呈下降趋势,但多数监测点仍可零星诱到成虫,其中部分监测点成虫诱集数于3月上旬开始上升。田间监测,播种较早的东川低热河谷区域春早玉米已有草地贪夜蛾幼虫发生为害。目前我市春早玉米累计播种出苗面积2.23万亩左右,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0.185万亩,防治面积0.185万亩,发生区域东川,平均危害株率1.7%,最高5.9%。平均百株虫量1.4头,最高百株虫量4头。
随着气温回升,加之早播玉米陆续出苗,田间寄主食物充足,冬后第一代幼虫爆发危害风险加大。各县区植保部门应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预警,及时指导、并组织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防治。
2、小春蚜虫
据全市各监测点3月5日调查统计,全市蚜虫发生面积22.6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防治面积36.8万亩次。当前蚜虫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总体发生程度略重于去年同期。
小麦蚜虫发生面积5.82万亩,较2月上旬增加了8.5%,平均百株虫量达351头,最高达3300头/百株,全市累计防治6.3万亩次。蚕豆蚜虫发生4.4万亩,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减少42%,累计防治面积11.1万亩次,平均百枝蚜量达2580头,最高7500头/百枝。油菜蚜虫发生1.44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36%,平均百枝虫量达3350头,重于去年同期,累计防治面积4.2万亩次。预计3月中下旬小麦蚜虫的虫口密度呈上升趋势,因此,当前是进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油菜蚜虫的主要时期,具体防治建议如下:小麦田间虫株率超过25%的,可以使用药剂防治1次,蚕豆和油菜田如果只有中心虫株上危害重,可进行挑治。防治用药可选用22%氟啶虫胺腈、10%以上的吡虫啉、腚虫脒、吡蚜酮等低毒、高效农药,严禁使用国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中等发生,局部田块重发生。截止3月5日,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2.99万亩,防治面积3.5万亩次,平均病株率11.9%,平均病叶率13.9%,最高病叶率100%。
小麦条锈病始见期最早的是寻甸县,12月20日开始发生,比去年同期推迟17天。
3月份结合田间病情,对发生较重田块进行挑治,可选择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防止条锈上穗危害。
4、小麦白粉病
截至3月5日,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达4.8万亩,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增加11.6%,当前平均病株率达11.3%,防治面积4.8万亩次,最高病叶率达98%。根据田间发病情况,可结合小麦条锈病防治同时进行,预防白粉病上穗危害。
5、蚕豆斑潜蝇
随着3月中下寻气温回升,蚕豆斑潜发生呈加重趋势。当前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略轻于去年同期。至3月5日,全市蚕豆作物累计发生斑潜蝇4.55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减少21%,累计防治了12.3万亩次。平均危害叶率11.9%,危害指数3.7。当前大部分地区蚕豆已进入成熟期,根据田间虫情决定防治措施,开始采摘的田块,不再进行防治。
6、蚕豆赤斑病
蚕豆赤斑病中等发生,局部田块重发生,至3月5日,全市共发生蚕豆赤斑病4.4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3.5%,平均病叶率为21.1%,病情指数2.1,高于去年同期。累计防治了7.2万亩次。
7、蚕豆锈病
蚕豆锈病全市中等偏重发生,至3月5日,全市共发生蚕豆锈病4.48万亩,高于去年同期,平均病叶率为17.2%,最高83%。累计防治了5.2万亩次。
8、加强鼠情监测
根据监测点近3个月的监测数据,平均鼠密度0.8%,低于去年同期,春季鼠害轻发生。
3月下旬小春作物进入收获期,田间食源充足,也是进行春季灭鼠的最佳时期,各县区植保部门应加强灭鼠防控技术及用药安全宣传,建议选用第二代抗凝血剂,有条件的县区可组织进行统一灭鼠,安全有效。
3月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据气象预报,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全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较去年同期偏低1.1℃。冬春季雨量充足,土壤墒情较好,利于小春作物的生长。1月下旬出现降温降雪天气,对处于花期的作物带来不利影响,但对降低越冬虫源基数有积极作用。
预计3月中下旬以晴天居多,降雨较正常略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近期天气形势对复工复产、春耕生产较为有利。注意棚内通风保湿管理工作。另外、高温少雨天气有利于斑潜蝇、蚜虫等虫害的发生蔓延,预计4月份蔬菜病害中等发生,斑潜蝇、蚜虫害偏重发生。
一、当前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3月主要害虫仍为蚜虫、潜叶蝇、小菜蛾和菜青虫。随着气温回升蚜虫和潜蝇类繁殖率较块,注意监测田间虫量,抓住最佳防治时期,做好防控工作。病害主要以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枯萎病为主。
据晋宁、嵩明监测点2020年3月上旬调查,西兰花上蚜虫危害株率30%,平均百株虫量125头;西兰花上菜青虫危害株率15%,危害叶率19%,危害指数2.6;西兰花上小菜蛾危害株率20%,危害叶率29%,危害指数8.1;蓟马在大蒜上危害株率5%,危害叶率5%;斑潜蝇在豌豆上危害田块率80%,危害株率40%,危害叶率40%,危害指数11.2,发生程度3级。
西兰花花期霜霉病危害株率30%,危害指数14.2,西兰花黑腐病平均危害株率9%,危害叶率20%,病情指数5.2;西葫芦结果期白粉病危害株率50%,危害叶率50%,危害程度2-3级,西葫芦病毒病危害株率4%;番茄病毒病危害株率2.7%,危害指数1.4;豌豆白粉病危害株率40%,危害叶率140%,危害指数11.2;豌豆枯萎病危害株率0.8%。
3月份豌豆色板监测:斑潜蝇平均160头/张,较上月增加10%,蓟马平均26头/张。
二、4月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随着气温上升,蚜虫、斑潜蝇、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会呈上升趋势,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等病害仍有流行趋势。建议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大棚内通风保湿,保持设施内清洁,闲时深翻晒垡,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合理密植,实行不同种类蔬菜轮作,十字花科根肿病、豌豆枯萎病重的田地,建议改种其他蔬菜。
(一)主要害虫
1、斑潜蝇
预计4月份斑潜蝇偏重发生,发生程度3-4级。主要危害叶菜类、豆类。大棚内建议使用黄色粘虫纸30张/亩诱杀斑潜蝇成虫,若气温上升较快,则在出现幼虫危害时用50%灭蝇胺4000倍喷雾防治一次,或选择灭蝇胺+阿维菌素混剂防治,7-10天防1次。
2、蚜虫
预计4月蚜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程度3-4级。各种蔬菜作物上均有危害,以十字花科蔬菜最重。发现中心虫株时开始药剂防治,可视中心虫株多少进行挑治或全田施药。药剂防治可用10%烟碱(康禾林)800—1000倍、或25%噻虫嗪(阿克泰)7500—10000倍、或3%啶虫脒(莫比朗)2000倍,注意施药周到,一般防治一次即可。
3、白粉虱
预计4月份白粉虱轻发生。在大棚番茄、瓜类上有零星危害。虫株率5%以下时不用药剂防治,大棚番茄、瓜类苗期可选用黄色粘虫纸诱杀。
4、小菜蛾、菜青虫
预计4月小菜蛾和菜青虫发生有上升趋势,中等发生。主要危害花椰菜、青花等。观察田间虫量变化,苗期百株虫量50头时开始防治。药剂可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1次,可兼治两种害虫。
(二)主要病害
1、霜霉病
4月叶菜类和莴苣霜霉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叶正面黄色点状病斑株率达5%时开始施药防治,清除病残脚叶后施药效果更好,病害发生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600倍、或69%烯酰吗啉600倍+代森锰锌防治。安全间隔期10天。
2、白粉病
3、枯萎病
豌豆地连作普遍,枯萎病菌在土壤中存留较多,连续种植危害较大。
建议轮作,闲田地清除病残体后充分翻晒。选择抗病品种,播前种子处理可选用75%百菌清+70%托布津(1:1),或45%三唑酮福美双,或45%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拌种,密闭72小时后播种。重病地区提倡药土(药同上,药:土=1:500)营养杯育苗带杯移植。植株上架开始,用上述混合剂1000—1500倍液,连续淋施4—5次或,隔7—15天1次。
4、病毒病
瓜类、番茄病毒病中等至偏重流行。建议与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移栽后用0.5%氨基寡糖素300-500倍、或0.5%香菇多糖200-300倍喷雾,从苗期开始10天1次施2次,可与宁南霉素、病毒灵等混用;茄果类初花期可再施1次,交替使用10%混合脂肪酸30-60倍、或20%腐殖酸+硫酸铜300-500倍等病毒制剂。
5、黑腐病
预计西兰花黑腐病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偏重发生。建议病叶率5%时开始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5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800倍、或3%中生菌素600-800倍等药剂兑水喷雾。
3月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最是一年春好处,3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级别下降,农业全面复工复产,大面积春耕生产有序进行。今年的前两个月,全市降水均较常年同期偏多,近期日照长、温度高、有降水,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3月将是特色作物生产调整恢复的关键时期。惊蛰节气过后,害虫将陆续脱离蛰伏状态,活动量增大,呈上升危害趋势,前期墒情较好,气温升高后一些春季病害也将扩散危害。
一、2月病虫害发生概况
今年2月由于气温偏低,降水多湿度大,一些害虫发生轻;抗疫对特色作物生产和销售有一定影响,疏于管理的田地病虫害发生重。
据切花主要生产县不完全统计,2月切花病虫害发生面积约3.7万亩次,防治2.6万亩次。由于抗疫期间花卉滞销,一些大棚切花的管理差,花朵在大棚内开放时间较长,给蓟马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2月虫害以蓟马为主,潜叶蝇在草本花卉上危害略重,蚜虫零星发生,红蜘蛛明显轻于去年。不管理的玫瑰(现代月季,切花俗称玫瑰,下同)棚内病害较突出,灰霉病和白粉病局部重于去年;由于湿度较大,棚内玫瑰霜霉病发生较常年重,没有及时防治的出现落叶。
晋宁县花卉病虫监测点3月2日调查,玫瑰白粉病发生率(发生田块率,下同)10%,病枝率13%,低于去年同期;玫瑰灰霉病发生率10%,病枝率10%,低于去年同期;玫瑰霜霉病发生率30%,病枝率27%,高于去年同期;红蜘蛛发生率15%,危害株率11%,低于去年同期;蓟马发生率35%,调查下部开放花朵平均虫量6.25头/朵, 是上年同期的3倍;蚜虫零星发生。非洲菊白粉病发生率10%,病叶率10%;灰霉病发生率20%,病叶率14%,低于去年同期;非洲菊斑潜蝇发生率60%,虫叶率29%,与去年同期持平。
2月下旬粘虫纸监测,生长期玫瑰大棚,蓝色粘虫纸平均诱蓟马量22.5头/张,同比-33.3%。花期非洲菊大棚,黄色粘虫纸诱斑潜蝇平均187.5头/张,同比+75.23%。
性诱剂监测,2月小菜蛾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斜纹夜蛾诱蛾量是去年同期的2倍,均为2014年以来最高值。甜菜夜蛾诱蛾量低于5年平均值,并较去年同期-62.5%。
草莓由于抗疫影响,2月出现销售和管理困难,白粉病开始发生,红蜘蛛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2月食用玫瑰、刺香玫瑰开始萌芽,人参果处于育苗期,根茎类中药材处于休眠状态。其它特色作物病虫害轻发生。
二、3月病虫害发生趋势和防治建议
3月也是植物萌发和生长的关键时期。鲜切花卉清桩修剪后快速生长,食用玫瑰等加工型花卉嫩枝伸长,观赏苗木开始萌发新芽,三七、重楼、臭参等根茎类中药材种子种苗播种移植出苗,人参果陆续移栽,草莓生产进入中后期。3月昆明的气候特点是风大温暖干燥,特色作物的生长特点是发根发芽,因此,3月病虫害的重点在生长点和根部。
(一)生长点病虫害
1、蓟马危害花朵:
清除田间开放花朵,有助于降低蓟马种群密度。近期大面积切花清桩,蓟马种群数量有所下降,但是随着温度升高,蓟马活动力增强,预计3月危害普遍率上升,主要危害大棚内正植花期的花卉作物,危害程度3级。防治花卉蓟马,一定要注意清洁田园,修剪清除病虫残枝集中处理,清除无价值的花朵用塑料袋密封减少虫源,以缓解全年的防治压力。
2、蚜虫、叶蝉、木虱、白粉虱危害嫩叶,越冬介壳虫开始活动:
3、斑潜蝇在嫩叶上产卵:
斑潜蝇成虫在嫩叶上产卵,幼虫在叶肉组织内形成潜道。预计3月斑潜蝇危害程度3级,非洲菊、满天星等切花和矮牵牛等草本盆栽花卉危害较重。防治大棚内斑潜蝇建议使用黄色粘虫纸诱杀成虫,发现幼虫危害状时再施药防治。剔除下部带虫叶集中处理,对减少虫量有很好的效果。
4、鳞翅目害虫取食嫩叶:
小菜蛾在花卉上主要危害紫罗兰,甜菜夜蛾在多种花卉上有危害、以切花玫瑰受害重,斜纹夜蛾食性杂、危害性更大。预计3月鳞翅目幼虫开始危害,危害程度1-2级。注意摘除卵块和集中危害的幼虫,幼虫扩散后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农药防治。
5、白粉病在嫩叶上流行:
白粉病菌有趋嫩性,敏感寄主新叶展开后最适宜生长。草莓白粉病除危害叶片外,3月将上果危害。预计3月白粉病在玫瑰、蔷薇、食用玫瑰、刺香玫瑰、红叶石楠等上中等发生,危害程度2-3级,并呈上升危害趋势,草莓白粉病中偏重发生,危害程度4级。对于以上敏感寄主,在白粉病未形成病斑时,以及草莓采果并劈叶后,建议用保护兼治疗杀菌剂预防,10-15天1次,施药2次。嘧菌酯(阿米西达)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发病初期有效,福硅唑、戊唑醇、烯唑醇等三唑类农药仍然是主要防治药剂,各大公司新推出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先正达-绿妃、拜耳-露娜森、巴斯夫-翠泽、世科姆-克必拿,等)杀菌剂有较好防治效果。喷雾时添加3000倍有机硅,对防治白粉病有明显增效作用。
(二)根部病虫害
1、地下害虫开始活动:
惊蛰节气后,地下害虫开始活动。防治地下害虫,以农业防治为主,深翻晒垡,拣除残虫体,效果明显。危害突出的,可于黄昏在作物根周围地面撒施(或沟施)辛硫磷颗粒剂,或喷施氟氯氰菊酯(百树得)防治。
2、根部营养不良,在春季集中表现为生理性病害:
3月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气温上升幅度较大,土壤失墒较快,会影响作物养分和水分的供应,不良的肥水管理也会加重生理失调,3月是作物生理性病害的高发期,主要表现为叶发黄、茎杆开裂老化、早衰,及生理性萎蔫等,注意大棚内温湿度控制、露地保水及水分供应,加强春季肥水管理,减少生理性病害损失。
(三)其它病虫害
3月较突出的害虫还有红蜘蛛(叶螨),红蜘蛛在切花上主要危害玫瑰、非洲菊、菊花、香石竹。常年2-3月是切花红蜘蛛的发生高峰期,今年由于前期降水偏多湿度大,玫瑰等作物红蜘蛛危害较去年轻。预计3月呈中偏轻发生趋势,危害程度2-3级。建议在清桩时清除发黄发脆的脚叶集中处理,清桩后及时施药防治。
预计3月草莓红蜘蛛呈中偏重发生趋势,危害程度3-4级。草莓进入中后期,由于抗疫行动影响了前期的生产,对于希望延长草莓收获期的种植户,劈叶后带出棚外集中处理,采果后当天施药防治。建议从上年草莓移栽成活后开始引进释放捕食螨以虫治虫,保证红蜘蛛的持续安全控制。
防治红蜘蛛,尤其注意不同作用方式的农药合理混配,交替使用,每种农药一季使用1次。施药前浇水,施药时添加有机硅或矿物油等农药助剂有增效作用。
(四)注意事项
1、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养分供应,增强作物抗性。
2、3月风大,配药和施药时不要处于下风口,露地3级风速(叶动红旗展)以上时不施药,施药时尤其注意脸部防护(戴口罩或者面罩)。
3、3月播后苗前施用除草剂的,尤其注意药液飘移,避免药害事故。
4、3月也是多种天敌昆虫的发生期,农田中食蚜蝇、寄生蜂、草蛉、瓢虫数量较多,施药时要注意保护。不要在露地使用粘虫纸。
3月果树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2020年1至2月我市气温偏高,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1.2℃,但较去年同期偏低1.1℃;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和去年同期均偏多。气象部门预计我市3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较历史同期正常略少,上旬有分散性阵雨。气候条件利于桃树、梨树、苹果等温带果树的萌动开花。
一、3月病虫发生趋势
当前我市桃树开始进入花期,梨、苹果处于萌动期,田间基本未见病虫为害。随着气温升高及果树进入花期,预计桃缩叶病将偏重发生,苹果白粉病中等发生,3月下旬蚜虫虫量将快速上升,达到蚜虫危害高峰;梨木虱也将进入一代若虫盛发期,梨树、苹果树腐烂病进入春季发生期。
二、3月防治建议
花前花后是果树病虫害管理的关键时期,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管理,杀灭越冬病菌、害虫,为后的防治减缓压力。
1、桃树
针对桃缩叶进行重点预防,可于桃树谢花后及时喷施50%硫磺胶悬剂600倍液或80%硫磺水分散粒剂(成标)500-1000倍液1-2次,进行预防。同时视田间蚜虫数量开展蚜虫防治,可选用吡虫啉、腚虫脒、烯腚虫胺、氟腚虫胺腈等进行喷雾防治。
2、梨树
病害:以腐烂病防治为主,同时加强花后病害防治。3月下旬开展重点检查,逐棵检查苹梨树的主干,对发生腐烂病的果树进行标记,并刮除病斑,病斑一定要刮净,刮至出现绿色健康部位为准。病斑刮除后,可选择4.5%腐殖·硫酸铜(途康)水剂300ml/m2、14%络氨铜水剂 100g/m2、50%菌毒清水剂10-50倍液、5-10度石硫合剂进行涂抹。用刷子将药剂均匀涂于病斑刮面上,涂药范围超过刮面3~4厘米。花后也是防治梨树病害的主要时期,于谢花后及时进行药剂防治,铲除田间菌源,可选用腈菌唑、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对黑星病、黑斑病等均有效。
3、苹果树
虫害以蚜虫为主,防治药剂同梨树。病害以腐烂病和白粉病防治为主。春季是白粉病的主要发生期,可于花后喷施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对苹果早期落叶病、褐斑病等具有较发预防作用。腐烂病防治方法同梨树。
4、葡萄
今年1-2月降雨稍多,建议于葡萄花前或花后进行病害预防,可喷施扑海因预防花期灰霉病,或喷施腈菌唑、戊唑醇等预防黑痘病。也可于花后喷施嘧菌酯(阿米西达)2-3次,间隔15天1次,对多种葡萄病害有保护作用。
三、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3月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时期,但是果树处于花期,对药剂较为敏感,要注意科学安全用药。
1、开花期不建议喷施农药,以免产生药害。药剂防治在花前或花后进行。
2、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果树上限制使用的农药。
3、对症选择农药,选择三证齐全的合格产品。
4、严格按照商标推荐剂量和方法使用,不盲目扩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5、3月天气以高温、干燥为主,施药时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避免对果树产生药害。
6、施药时做好个人安全防护,防止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农药施用者中毒。
图文来源:
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编辑 | 大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20年3月昆明市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2018年昆明市农作物病虫发生及防治实况
2019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20年2月发生趋势
昆明市九月花卉病虫害发生预测及防治建议
2015年特色作物病虫害发生实况及2016年趋势
2020年3月农作物病虫发生动态及4月防治工作建议
果树花前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2024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济南地区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建议
2017年新疆农区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
网址: 满满干货!昆明市发布2020年3月昆明农业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建议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0023.html
上一篇: 病虫情报2023年(第三期)20 |
下一篇: 上海花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