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徐宝连:马铃薯秋季及延迟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徐宝连:马铃薯秋季及延迟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徐宝连

济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栽培方式及茬口安排

1、拱棚栽培模式

棚体矢高 1.6m 左右、跨度 4.5-6m 左右,棚材可以选用镀锌钢管和竹竿(长2.5~5.0m,大端直径 75px 左右,竹竿搭梢对接);垄背覆盖地膜。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收获。

2、玉米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

6月中下旬种植1-2行玉米,行距0.65m、株距0.25m,间隔3.6米间作4行马铃薯,马铃薯8月上旬单行种植,11月上旬收获。

3、秋季马铃薯种植模式

马铃薯8月中旬单行种植,11月上旬收获。

二、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病、长势强、结薯集中、薯块膨大速度快、产量高、品质好、休眠期短的早中熟黄皮、黄肉、芽眼浅早春二膜覆盖栽培、5月上中旬收获20-50克无伤、无病斑当年小薯作为秋季种植的种薯,如滕育 1 号、鲁引 1 号、荷兰 15 号、荷兰7号、津引8号等在鲁西南地区近年来表现均较好品种。

三、种薯保存及药剂催芽

1、种薯保存

将5月上中旬收获20-50克种薯在田间集中装袋,放置房间或摊放在阴凉的地方,去除伤薯、病斑小薯留作秋季种植的种薯。把这些种薯放置在室温低于20度,湿度80-90%的密闭的环境中保存,间隔5-7天通风,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2、整薯催芽  

每 667m2需种薯 200kg 左右。播前30d(天)将种薯浸泡在6BA(细胞分裂素)10-15ppm+B护100ppm浓度的混合溶液中10-15分钟,晾干,放置在室温23-27度,空气湿度90%密闭的不见光环境下催芽20-30天,间隔5-7天检查通风一次,待芽长2-3厘米,种薯见散射光,晾芽,等待秋季播种。

四、栽培

1、适期播种,鲁西南地区玉米-马铃薯间作模式,秋季马铃薯播种安排在8月上旬,采用单行种植模式,行距0.66-0.7m,株距0.25m,开沟、施肥,溜水,撒毒饵,摆种,覆土起垄,垄面搂平,喷除草剂。

严格控制溜水的水量,水渗透沟底 5~250px 深即可,严禁水量过大,造成土壤过湿,影响当天的播种和覆土。有条件的情况下秋季马铃薯种植适宜浅播,出苗后覆土。有利于早出苗,提高马铃薯生育时间。

六、肥水管理

1、平衡施肥 

在中等肥力地块,以1000-2000kg 的目标产量计算,每 667m2应施用优质商品有机肥 100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P-K 为 15-10-20 或 17-10-18)100kg。有机肥和复合肥的1/2撒施,1/2沟施,生长期不在适宜肥料。

2、合理灌溉 

马铃薯秋季栽培季节在鲁西南地区为高温多雨,一定要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区,出苗期要见干见湿,防止雨水和浇灌过多造成烂种,出苗不整齐,影响产量。出苗至开花期以促为主,中耕培土,浇小水,禁止大水漫灌,雨水较大早排水,防止受淹。开花期至结薯期,要保证土壤水分供应。

七、温度管理

1、出苗期降温

马铃薯秋季栽培气温较高,不利于出苗,造成烂种,缺苗断垄。应采用(作物秸秆、遮阴网)遮阴覆盖,降低地温。

2、生长后期保温

苗期至开花期以促为主,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尽早封垄。霜降后,气温波动较大,秋延迟栽培要扣拱棚盖膜,防地温霜冻。露地栽培要遭受10月底11月出早霜袭击,如果冻害不明显或者光马铃薯顶部受害,应尽量晚收,保证延长生育期。

八、病虫害防治

拱棚马铃薯早疫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以现蕾后至收获期间发病重。晚疫病在落蕾期至收获期发病,呈逐年重发的趋势。黑痣病主要在出苗期间侵染,落蕾期至薯块膨大中期显现病症。黑胫病、环腐病全生育期均可感病,以苗期感病对产量影响最大。虫害主要有蚜虫、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病虫害防治应坚持地下病虫地下治、地上病虫地上治的原则。

1、农业防治 

①选用无病、无虫的优质脱毒良种,降低种传病害。②培育壮苗,适当晾芽、炼芽。③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④深耕冻垡,降低病虫基数。⑤合理轮作。⑥地膜覆盖、加强通风、大垄栽培,降低田间湿度。

2、化学防治 

土壤处理 主要是杀灭地下害虫和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疮痂病、黑胫病。在病虫害中等发生的地块,播种前每 667m2用86.2% 氧化亚铜(铜大师)水分散粒剂 200g+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 80m L 混合均匀后撒施,旋耕,使之与土壤均匀混合。

地上病虫害 晚疫病应在现蕾后期开始预防,未发病时可选用 70% 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86.2% 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000 倍液叶片喷雾,发病初期可选用 68.75% 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 6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早疫病在温度高、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病重,该病极易造成叶片黄化、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在气温高于 25℃时可选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 1500 倍液喷雾防治。药剂交替使用,每 7~10d(天)喷 1 次,连防 3~4 次。

虫害防治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田间每 667m2悬挂黄板 70 张诱杀蚜虫,每 3hm2(45亩)安装 1 盏杀虫灯诱杀成虫。蚜虫可选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每 10d(天)喷1 次,防治 1~2 次。

九、适时收获

马铃薯植株中部叶片颜色由绿逐渐变黄枯萎,地下部薯块进入成熟期。拱棚栽培马铃薯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底收获。收获越晚,产量越高,但价格可能偏低,因此收获时间应结合产量、价格、茬口安排综合考虑。

相关知识

西兰花优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西兰花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观赏性杭白菊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关于宣威市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方法的调查报告.doc
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范例6篇
温室栽培蝴蝶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设施栽培草莓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金银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栝楼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网址: 徐宝连:马铃薯秋季及延迟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01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盐城市人民政府 知识问答 秋播麦
下一篇: 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