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北京市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防治病虫害

北京市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防治病虫害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刘浦泉)由200名植保人员组成的9支专业放蜂队,29日分赴北京郊区田间地头统一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其中用于玉米作物防治玉米螟100亿头、用于板栗防治桃蛀螟100亿头。

    记者在密云县高岭镇石匣村放飞现场看到,由30名植保人员组成的放蜂专业队,钻进比人还高出一头的玉米地,将一袋袋装有赤眼蜂幼卵的小纸袋用牙签别在玉米叶上。一名放蜂队员告诉记者,每次每亩只需放置一小袋,就可起到防治虫害的作用。每小袋装有100至120颗幼卵,可羽化出1万头左右赤眼蜂,每小袋成本仅3元钱。

    据密云县植物保护站站长徐美艳介绍,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体长只有0.5毫米。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由人工向田间释放赤眼蜂,其雌性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并孵化变为幼虫,以害虫卵液为营养,破坏害虫的胚胎发育。赤眼蜂幼虫发育成蜂后,咬破害虫卵壳羽化,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达到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目的。

    徐美艳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种生物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相当或高于化学农药,具有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能有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且使用方法简单易学。按照传统施药防治方法,一人一天防治面积最多不超过5亩,而放置赤眼蜂一人一天防治面积可达500亩左右,劳动效率提高100倍以上。

    密云县高岭镇石匣村村民宋宝军告诉记者,全村有6500亩玉米田,年产玉米1000万斤左右。每到秋天,村里堆满了金黄色的大棒子。但是,玉米螟的防治一直是村民头痛的大事。从1978年开始,村民利用密云县植保站提供的赤眼蜂“收拾”玉米螟,既省工,又省钱,每亩仅花3元钱。现在,玉米成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达1.4万元。

    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统计,每亩玉米放置1万头赤眼蜂,就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20克左右。全市200万亩玉米田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60余吨,而害虫天敌控制率可提高到65%以上。

    目前,北京市已具备150亿头赤眼蜂、50亿头周氏啮小蜂、5000万头异色瓢虫、1亿头捕食螨的生产能力,可满足全市玉米害虫玉米螟与板栗害虫桃蛀螟,以及林木害虫美国白蛾、蔬菜害虫蚜虫、棉铃虫与红蜘蛛的防控需求。

相关知识

北京市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防治病虫害
北京“以虫治虫”防控害虫 可年产天敌昆虫3000亿头
湖南一地放飞40多亿只虫子,“以虫治虫”保护粮食!有副作用吗?
玉米上市在即 一种小蜂就是防治玉米害虫的天敌
探访天敌中心 这里保存着中国的害虫天敌
北京探索出14条生物天敌生产线,能生产20余种生物天敌
农田天敌昆虫防控害虫适用技术
生态控虫专家张帆老师的一堂“天敌控虫”课
可持续利用天敌昆虫防治设施蔬菜害虫的进展及模式创新
常见害虫天敌大全,值得收藏!

网址: 北京市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防治病虫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016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还有哪些靠窃取“他人”劳动成果成
下一篇: 寄生性天敌直接寄生于其寄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