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的疫苗—植物免疫诱抗剂【蔬菜卫士报 2497】
疫情期间你接种了三针疫苗吗?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吃过的糖丸吗?胳膊上种豆的疤痕依旧清晰吗?这些均是疫苗带给我们的记忆和变化,疫苗可以说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和人类一样,植物也会得病,植物体内同样存在免疫系统,那么植物是否也会有不同种类的疫苗来提高自身对各类病害的防御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植物也有疫苗,它被称为植物免疫诱抗剂。那么,植物免疫诱抗剂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一、什么是植物免疫诱导剂植物免疫诱导剂是一类能够诱导植物对病虫害产生免疫防御反应的物质,其本身并不像农药一样,不具有明显杀虫、杀菌或抗病毒等活性,但其在低浓度下即可被植物识别为信号物质,诱发并增强植物自身的免疫反应,像是我们接种的疫苗一样,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二、植物免疫诱导剂的优点在传统认知中,植物在遭遇病虫害攻击时一定要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直接防治,这样虽快速有效,但长期使用,不仅会使病虫害产生抗性,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植物免疫诱抗剂存在许多优点,如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毒性较低,不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用浓度低,作用范围广等。植物免疫诱抗剂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通过提高植物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符合绿色、高效、低污染的农药行业发展方向。
三、植物免疫诱导剂的施用技术1.施用时期植物免疫诱抗剂又称植物疫苗,要提前使用才能及时激发作物自身的免疫反应,使植物获得系统性抗性,从而起到抗逆、抗病虫和增产作用。一般建议种子处理期、苗期、移栽期等病害发生前期就可以使用,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使用效果会更好。
2.施用方式植物免疫诱抗剂使用方式灵活,主要为叶面喷雾,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但也可以根据作物种植模式的不同以及想要其发挥的作用,选择种子处理或沟施或灌根或地上部喷施等使用方式。
3.施用浓度相比于化学农药,抗病诱导剂的使用剂量并不是越大越好,植物抗病诱导剂的使用有个最适合的浓度,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浓度,效果都会下降。比如用不同浓度苯并噻二唑甲酸三氟乙酯通过叶面喷施来防治黄瓜霜霉病,在250毫克每升的浓度下,药剂的平均防效为77.50%,而浓度提高到500毫克每升后,平均防效为78.74%,但是出现了明显药害。用不同浓度的苯并噻二唑处理甜瓜,研究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其中浓度为75毫克每升时防治效果最佳,达到了60%以上,可以明显减轻甜瓜生长期病害的发生;而浓度降低到50毫克每升后,防效明显下降,仅仅只有14.84%。
4.诱导间隔期施药间隔期对抗病诱导剂的使用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间隔一定时间连续诱导数次,作物产生的抗性效果明显。在田间防控真菌病害时可根据不同的病害以及病害发生的程度,在首次施药后可间隔2~10天不等重复施用,使用次数一般不少于两次。如用苯并噻二唑处理甜瓜,研究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连续施药两次(间隔7天)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64.71%,而诱导一次的防治效果仅为38.0%。
作者:石发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相关知识
植物免疫诱抗剂(植物疫苗)行业发展速度有望加快 氨基寡糖素为其代表产品
杭州市农科院研制成功植物免疫诱抗剂
植物免疫诱抗剂综述!值得学习!
植物免疫诱抗剂种衣剂.ppt
一文了解植物免疫诱抗剂作用、种类和应用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发现、作用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ZNC对水稻具有显著的增产抗逆效果
近距离认识植物疫苗----亚磷酸钾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植物免疫启动蛋白”——“植物疫苗”步入农业生产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植物免疫启动蛋白”—— “植物疫苗”步入农业生产
网址: 植物界的疫苗—植物免疫诱抗剂【蔬菜卫士报 2497】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2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