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八方宾客云集侨乡开平。湾区花正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江门分会场)暨2019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在热情欢快的澳门土风舞中拉开序幕。
开幕式上,开平还与秘鲁著名古城库斯科市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加强经贸、交通运输、文化艺术、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本次嘉年华围绕全面促进粤港澳文化和旅游的交流创新发展,以携手推进粤港澳人文湾区、休闲湾区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为主旨,除了开幕式以外,还举行粤港澳世界文化遗产展览、文旅产业招商大会、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开平文化旅游摄影艺术季暨首届沙飞摄影周、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研讨会、“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十二周年文艺汇演、讲好中国故事系列四——“澳开世遗融入湾区奔向世界”吴在权书法展共八大活动。
为市民献上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在开幕式上,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惠红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江门将充分利用开平拥有广东省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古镇类文旅龙头项目“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的优势,以开平市为核心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进一步增进粤港澳三地文化认同,为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在全新的塘口青创基地内,澳门、开平两地文创集市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香气浓郁的葡国美食、趣味十足的互动游戏让人驻足流连。除此以外,现场还展出了“共融共享”澳门历史城区展览、“湾区侨城,魅力开平”展览以及开平澳门工匠培训班非遗灰雕作品展示,展现澳门与开平两地在中西文化融合、交流及互补的结晶,游客可近距离感受到澳门、开平两地以岭南文化为根脉,留下璀璨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开幕式当晚,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申遗十二周年文艺汇演浓情上演。开平民歌《共描古镇新蓝图》、歌舞和小提琴表演《我在赤坎遇见你》、舞蹈《天露茶谣》《相约北回归线》等一系列充满侨乡特色的歌舞表演轮番上演,为当地市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说,本次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开平启动,这是开澳两地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精彩活动,为开港澳三地群众以及各界朋友送上绵延不断的艺术大餐。希望各位嘉宾朋友能够在嘉年华期间,尽情领略华侨文化的独特魅力,亲身感受极富岭南特色的旅游资源。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副局长梁惠敏则表示,本次嘉年华活动是展示两地以至粤港澳大湾区深厚文化联系的绝佳机会,有利于深化公众对两地及大湾区历史文化的认识,希望开平和澳门继续加强合作,在文化领域持续完善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互利共赢合作关系,共同做好人文湾区的建设工作。
文旅产业招商大会现场推介32个项目
6月28日下午,开平市召开文旅产业招商大会。本次大会以“相约回归线·共建大湾区”为主题,通过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招商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开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力度,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投资新热土,实现民心、侨心“双回归”。
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招商大会开平拟推出32个文旅项目,包括文旅小镇、冈陵田园综合体、加拿大村等。
据主办方介绍,上述项目吸引了不少客商的注意。在大会举行的文旅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开平市与乡伴文旅集团、绿地集团、同程旅游、金色度母集团等签约,开展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这次招商大会也让开平本土企业有机会向外界展示自身实力,侧面证明了文旅产业大有可为。源于赤坎居卢露台围栏图案的“心心相应”耳环、造型别致的“碉楼金山箱·茶”……在招商大会上,来自开平市的本土企业——喜一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文创产品便频频出镜。
“这一对名为‘心心相应’的耳环,它的背后是一对华侨夫妇动人的爱情故事。”该公司总经理吴嘉伟告诉记者,开平拥有很多独特的文化IP,例如开平碉楼、赤坎古镇等都非常有特色。“我们的文创产品基本都与华侨文化有关,希望将开平这些颇具特色的文化IP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接下来将打造更多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
吴嘉伟介绍,这两年来,该公司先后参加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香港国际专利授权展等,其文创产品吸引了澳门东望洋集团的投资,双方未来将共同打造具有碉楼特色的文创产品、食品手礼等。“作为一家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我们去年的营业额将接近百万元,今年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创青春”双创大赛三大组别展开角逐
6月29日,2019年“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在开平市正式启动。团省委副书记梁均达、江门市副市长林飞鸣、开平市市长邝积康等出席活动。省内知名文创企业负责人、创投机构负责人等近两百人齐聚一堂,为大赛拉开帷幕。
记者获悉,今年是“创青春”广东青年文化和旅游创新创业大赛首创之年,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出五周年。大赛按行业分为城市文旅组、乡村文旅组及地方文化遗产项目设计竞赛组等三个组别。
其中,城市文旅组重点关注“互联网+”旅游休闲产业、在线及移动旅游产品开发及服务、旅游文化创意商品、旅游智能硬件、旅游技术创新、旅游B2B模式创新、旅游教育培训、旅游金融、旅游出行及其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的休闲服务创新、数字文化创意、创意设计、动漫游戏、非遗及IP开发、文化体育等行业。
乡村文旅组则重点关注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农耕文化、农业体验、乡村文创、乡村艺术、旅游线路打造等相关文旅项目及产业。
地方文化遗产项目设计竞赛组面向高校大学生、具有专业旅游景点设计能力的社会青年及专业旅游行业从业者。以地方文化遗产、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岭南文化传承区的文化遗产相关元素为设计对象,策划相关文创旅游商业项目。
“这次大赛选择在开平举办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为开平是目前广东唯一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第二是因为开平是著名的侨乡,有非常浓厚的国际氛围,还有港澳的元素。”在启动仪式上,梁均达说,希望广大创业青年把握大势,抓住机遇,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乡村振兴,把创新创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善于传承、善于提升、善于创新,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文化和旅游事业讲好红色故事、改革开放故事、岭南故事,勇当开放发展的先锋。
邝积康则表示,开平市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地,将充分发挥侨乡优势、世遗优势、园区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和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同时,主办方还将同步在深圳、广州、北京等创新创业高地城市开展活动,邀请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开平参赛考察,扶持优秀项目落地孵化成长,提升大赛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力。
◎开平市举办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研讨会
专家建议:开平应牵头打造侨乡文化交流中心
为深化延伸开平碉楼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活化华侨历史文化遗产,6月29日上午,开平市举办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研讨会。作为“湾区花正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江门分会场)暨2019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全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建筑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研讨会上,来自内地高等院校及澳门的专家代表围绕“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发展”的主题,分别从“加强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促进社区发展和乡村振兴”和“利用开平市华侨文化优势,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两大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碉楼的活化利用不能缺少村落要素”
研讨会上,开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颜海娜介绍,自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已有12年之久。在此期间,开平市不断探索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路子,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开平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开平碉楼村落的保护利用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及方法。同时,通过活化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发展与乡村振兴。
针对上述话题,专家学者分别以建筑特色及历史变迁为主轴,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一些先进经验。
澳门历史学者陈树荣认为,华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中西多元文化的融合。“过去文物保护比较重视原貌的保护,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没有足够重视。但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不同了,所以现在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还要注意周边保护区的范围。”
“首先是谁来保护,最后才是怎样保护。”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认为,这次研讨会首先要回答的是“遗产保护是为谁而保护”这个问题,然后才是“保护什么”的问题。“我们今天保护开平碉楼,如何去认识它的价值,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关于碉楼的活化利用,一定不能缺少村落的要素。碉楼它所在的村落现在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村落空心化。”五邑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万胜建议,开平应以碉楼作为引领,结合现在乡村振兴,探索“乡村养老”。
“我们所说的‘乡村养老’,不是要把广州、深圳等外地游客吸引到开平来养老,而是着眼于本地,让城市里面的村民回归到乡村里。”张万胜说,结合乡村振兴,开平可大力补齐当前农村在养老方面的短板,慢慢吸引城市人口回流到广大农村,而不单单是把它作为一个表演、娱乐的场所进行改造。
“保护开平文化遗产应思考核心价值”
来自国内高等学府的专家结合自身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体会,为助推开平加强华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发挥好侨乡优势和世遗优势分享了相关观点。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说,每一个遗产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那么开平碉楼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它对于开平人、华侨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对于广东、中华民族、全世界,最大的意义又是什么?”他认为,要保护开平文化遗产,应当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建议开平应主动牵头,联合国内的侨乡一起打造侨乡文化的交流中心、传播中心平台。”中山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张朝枝说,要推动侨乡文化遗产的传承,要充分利用好本地的资源,“例如,要做好这一项工作,政府便可以联合五邑大学一起去推动。一个地方文化是否繁荣,一个地方的文化是否能够建立自信,首先要本地的专家建立文化认同。”
张国雄则认为,开平要利用华侨文化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首先应探索如何在保护中凝聚侨心侨力。“既要有情怀,也要有担当、有眼界。我建议开平应该‘两条腿’走路,既要站位高,也要脚踏实地。”
【记者】郑琦
相关知识
粤港澳三地携手共建:文化融通正当时,人文湾区花正开
“鲜花与梦想”四月绽放 绘出大湾区最美春色
民俗生态文化味 科技潮玩炫酷年 各式年俗花活彰显岭南风采
粤港澳大湾区花展:新潮植物激发灵感,把生活美学带回家
人文花展| 2024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开幕,人文园林以作品【畅园】再次参展
江门开平碉楼春季“花”事多
梧桐山下千花竞 异域风情芳菲艳 粤港澳大湾区花展今日在深开幕
2024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在深圳开幕
2023粤港澳大湾区花展在深圳开幕
花建:推动湾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和文化资本转化
网址: 湾区花正开!八大文化艺术盛事在侨乡开平轮番上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340.html
上一篇: 云南鲜花会客厅揭牌楚雄州打造“中 |
下一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学文化交流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