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知民俗 品年味 | 年趣之博野花鼓落子

知民俗 品年味 | 年趣之博野花鼓落子

博野花鼓落子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博野民间艺人王老仙

在花会演唱的基础上

创造的一种表演形式

距今已有100余年

博野花鼓落子

男演员着白色粉边服装,腰扎黑色绸带

头包白丝绸方巾(原为白色羊肚毛巾)

女演员着粉色白边服装

腰扎黑色绣花围裙

男女演员均使用绿色绸带系花鼓

花鼓落子最初由单人表演

表演时腰挎花鼓,左手拿镗锣

右手拿双槌(双槌成“V”形,系有长穗

可同时或分别打锣、鼓)

边敲边舞边唱

舞姿优美 诙谐逗趣

后逐渐发展为4人、8人直至16人

(男、女演员各半)的表演

花鼓落子伴奏乐器有笙、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木鱼等。

曲调吸收了民间小调《小放牛》、《十不闲》、《放风筝》等曲风,或高亢激昂,或婉转动听,节奏感很强。

表演舞步已由最初的4种发展到现在的蹲步转打、前攻对打、拧胯推磨、十字步等15种,动作刚健优雅。

经典曲目有《小看戏》、《绣八仙》、《画扇面》、《李芳巧得妻》等30多个;新时期曲目有《十一五规划谱新篇》、《辉煌六十年》、《幸福腰鼓》等十几个。

博野花鼓落子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不仅受到了普通百姓的欢迎

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且广受赞誉

博野花鼓落子1978年演出照

博野花鼓落子

已成为博野县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

人物介绍 王老仙

王老仙,博野北辛庄人,著名民间艺人。

清末每年二月二闹花会,集中附近村庄的狮子舞、少林拳、高跷队演出。会头王老刁组织十多个青年加工整理民间小调进行演唱,使花会常办不衰,王老仙是其中演技最突出的一个。

他初出茅庐,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曲调高亢,婉转动听,形象逼真,诙谐有趣,深受群众欢迎。后家景日趋衰败,讨饭糊口。

为博得众人欢心,他腰佩小花鼓,左手拿铜锣,右手拿 双槌,能同时敲打或分别敲打锣鼓,还能边唱边舞,有时把小铜锣抛上半空,采回来继续演唱。后来,他收南堤圈韩小增为徒,二人搭伙"唱茶馆"或撂场演唱,收取钱财,养家度日。

王老仙虽目不识丁,但聪明过人,把唱词念给他听,随即哼成曲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立后,他配合中心工作,改新词演唱。

1954年河北电台播放了他的演唱录音,河北日报发文《王老仙的锣鼓又响了》并配有照片。

县文化馆对王老仙的曲调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命名为《博野落子》。

博野“落”了一老仙儿

锣鼓喧天一落子

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

记载着博野的历史变迁

它让您在锣鼓喧天中

感受热闹的氛围 喜悦的心情

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知民俗 品年味 | 年趣之博野花鼓落子
年味越来越浓! 海珠区多场文化活动即将上线
民俗生态文化味 科技潮玩炫酷年 各式年俗花活彰显岭南风采
在琼北 体验海南年味
岭南民俗味 传承文化根
剪纸插花过新春 传承民俗年味浓
在深过年“圳”安心 赏花游园年味足
准备好过年了吗?年味清单来啦!这些家居小物红红火火添喜庆
里水万顷园艺世界 将举办首届年花节
深圳市城管局重启市级大型迎春花市打造深圳“年味”

网址: 知民俗 品年味 | 年趣之博野花鼓落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38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交流互鑒點亮人類文明之光(202
下一篇: 插花简史——简述日本插花发展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