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花海景观营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综述 新常态下我国人均收入稳步提升,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新亮点。在传统旅游景点承载能力有限,旅游群体剧增的矛盾下,城市周边各类主题性的休闲景点应运而生,花海景观作为其中一种形式,受到市场广泛欢迎。花卉旅游是继农事节庆旅游、生态旅游后发展迅速的新型乡村旅游业态,其作为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吸引乡贤人才回流,促进城市资本和技术导入农村,对打破城乡壁垒、增强城乡互动、繁荣农村经济作用突出[1-2]。 但现实中,“赏花热”背后的花海景观设计缺乏新意、管理缺少理性思维和科学指导、同质化竞争突出、客流不稳定等问题成为制约花海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难题。该研究通过归纳国内花海景观营造技术,剖析花海的发展局限,提出一套能参考可借鉴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系,为特色花海景观营造,做大花卉经济提供现实的科学依据。 1花海相关概念 1.1花海 要了解花海,先要从花卉的定义入手,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花卉仅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一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该研究中采用广义的概念。 花海作为景观的表现形式起源于国外,最早是对工业加工用花、种子种球生产用花生产基地的描述,后来陆续结合了一些休闲农业活动后,花海表现形式渐向多元化发展,例如举世闻名的荷兰郁金香花海、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海、日本的富士藻琴山芝樱花园等。国内学者对花海的定义首先从“海”字解释开始,周武忠、卢宗源等提出花海的“海”不在于展现花卉种植面积,更侧重于通过对花海内容的丰富,景观层次的构建,营造出“可望而不可即”的视线效果和感悟花海带来无穷无尽寄情的精神体会。经过长久的发展,国内学者对花海的定义不断深化,钟莹等[7-8]认为花海是以人为艺术手法在开阔场地上展现出生命和韵律的自然景观,强调了花海设计过程中人工和自然艺术的配合。高亦珂根据花海活动内容将国内花海分成花海景观休闲型、花卉科普观光型、花乡生态度假型、主题花园游乐型和花卉产业博览型,强调了花海景观展现形式的多样性。 1.2花卉旅游 花卉旅游在中国传承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典籍《吕氏春秋·本味》记载“菜之美者:昆仑之蓣;寿木之华”,距今已有3 600余年的历史。徐媛媛等认为中国花卉旅游与各时期的时代特征、历史文化一脉相连,经历了实用价值导向、观赏寄情、休闲消遣、多目的融合4个演化阶段。 虽然我国花卉旅游活动起源比较早,但关于花卉与旅游结合的定义却是由国外学者率先总结的,法国学者Etais提出花卉旅游能够促进旅游业和花卉业共同发展,美国学者Relf关注了花卉园艺产业对旅游产业的积极作用。21世纪后,国内学者对花卉旅游的研究后来居上,研究分类更明确、领域更宽广。以周武忠、何丽芳等[15-16]提出花卉的审美意义使其成为旅游景观为开端,谢云等首次提出花卉旅游的概念,认为花卉旅游是一项满足人们观赏、疗养、观摩以及学习花卉知识等需求为目标的新兴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属于生态旅游的一种,刘加凤也这样认为,并进一步指出花卉节庆是花卉旅游的一种具体形式。 自此,国内学者对花卉旅游概念的表述各有突破,有倾向于利用花卉的农业特性和花卉文化结合作为花卉开发亮点的[19-20];有对其赋予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21-22]。向宏桥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精简得出:花卉旅游是指人们工作之外,闲暇之时,前往花卉资源密集区所进行的花卉生态审美休闲以及花文化体验的认知活动,新增了花卉旅游具备时空特性的理念,即花卉的色彩形态受自然环境影响,产生的动态变化与各地传统习俗结合,构成地域性花卉文化。 总之,花卉旅游是现代人缓解工作、生活压力,获得心灵上寄托的一种新型乡村休闲旅游形式。 2特色花海景观的营造技术方案 当前国内各地花海景观的展现形式、效果、配套活动精彩纷呈,对花海景观营造技术归类总结后,发现其营造技术大多体现在花卉品种选择、植物配置技巧、节点小品和意境设计等方面。 2.1花卉品种选择 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市场需求、预算安排、现有种植技术等元素选择合适的花卉品种是花海营造的关键技术。 国内花海景观极易受到市场风潮的影响,而且游客对长时间观赏同一类型、同一色调的花卉容易視觉疲劳,因此部分学者选择花卉品种多考虑其经济性和花期长久性,在准确把握各种花卉生态习性的基础上,选择种植适合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或多年生花卉栽培种植,景观效果成效快,便于后期发展调控。郭翔基于上述观点的同时,还分别补充了不能盲目寻找不适应本地气候环境的名贵花卉及花卉选择注意冷季型和暖季型花卉品种等建议。邱发根等、潭美则另辟蹊径,提出可选择野花品种,因其具备独特的野花性状及生态适应性,自播繁衍能力比普通花卉强等特征,管护成本负担更低。
相关知识
特色花海景观营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综述
浅议花海植物景观的营造
杜鹃花植物景观的特色与营造
花海旅游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花海景观体验化升级策略
花海景观设计与研究
怎样营造花海景观?
花卉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策略
中国花卉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docx
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模式
网址: 特色花海景观营造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综述.docx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4677.html
上一篇: 新自然|成都龙泉山丹景台拟自然花 |
下一篇: 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播种繁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