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科技助渔

科技助渔

台州是中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拥有全国著名的大陈渔场和三门湾等海水养殖场所,被誉为“东海渔仓”。近年来,我市坚持“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总目标,深化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突出技术服务指导,涌现出了一批绿色生态健康、提质增效明显、示范带动较好的养殖技术与模式。

围绕全市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筛选出一批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案例,供全市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技术与模式

一、主体基本信息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是稻虾综合种养的主要虾类品种,各地创新了多种稻虾种养模式,为稳粮增收,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走出了新路。温岭市岳友家庭农场位于泽国镇楼下张村,2022—2023年在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借鉴省内外稻虾种养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开展了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试验。稻虾种繁养试验面积43亩,收干稻谷24445.5千克,加工后稻米收入165063元;放养亲虾516千克,回捕亲虾销售收入76416元;起捕出售苗种2622千克,收入112746元,收捕商品虾7038千克,销售收入260406元。综合总产出501885元,亩产值11671.74元,亩净利润4476.74元。稻虾轮作试验面积62亩,收干稻谷36146千克,加工后稻米收入244446元。收捕商品虾11222千克,销售收入392770元。综合总产出637216元,亩产值10277.68元,亩净利润4357.68元。

二、模式主要特点

本试验采取稻虾繁养一体和稻虾轮作共育模式,根据物种的生长特性合理布置时空,将稻虾共育、苗种集中繁育以及稻虾轮作在一个年度内进行茬口衔接,选择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的甬优17水稻品种,采取合理密植,科学管理,适时上市,确保了稻虾稳产高效,实现了千斤粮万元田,为稳粮增收,提高稻田综合效益走出了新路。

三、主要技术特点

1、场地选择与建造

试验场地位于温岭市泽国镇楼下张村临路水田,四周开阔。该区域紧靠金清大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较好,pH7.0-7.5。稻虾种养示范面积105亩,其中稻虾繁养面积43亩,虾稻轮作共育面积62亩。

在稻田四周离田埂1.0米处开挖宽2.5米、深0.8米的“回”字形沟,开挖沟的泥土用于稻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0.6米、宽1.0米。环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临机耕路处环沟预埋2米长100厘米管径水泥预制管兼作农机具操作路。

每个田块南北相向设置各2个进排水管,采用PE管(Ф25厘米),排水管呈“L”型,一端埋于环沟底部,另一端可取下,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进排水管口均加设用20目聚乙烯网片制作的半弧形拦虾网,防小龙虾逃逸。

稻田四周设置聚乙烯网片围栏防逃防敌害。围栏用木桩固定,高出地面60厘米,埋入土中40厘米。

2、水稻栽培与田间管理

(1)稻田整理与施肥

因田块当年繁养了小龙虾,环沟还存少量小龙虾。为减少对存塘小龙虾的影响,采取围埂耘田,即在邻环沟的田面,筑宽30厘米高20厘米土埂,将环沟和田面分隔开,利于田面整理和施肥。

对于肥力不足的田块则结合耘田时进行施肥,通常在播种前5天-7天施发酵的农家肥做基肥,基肥数量要视田块肥力情况而定。田面每隔4米开宽30厘米排水沟兼操作道,便于搁田和播种。播种前搁2天,避免谷种陷入软泥。

(2)水稻品种与播种

单季晚稻选择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的甬优17水稻品种,有利稻虾共生。为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6月上旬选择晴天晒种1天,然后按每亩1千克谷种浸种催芽。浸种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毫升+25%咪鲜胺乳油100毫升配制2000倍稀释液浸48小时,然后沥干避光。催芽时注意谷种温度的变化,控制温度25℃左右催芽,待芽根长至2毫米即采取直播方式均匀撒播。

(3)稻田管理

对于稻虾种养1年以上田块已有较多有机肥源,不需再追肥。稻田水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节,直播后秧苗长至10厘米高后,随秧苗长高逐步加高水位。原则上分蘖前期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当水稻总蘖数达到预估穗数的70%以上时,进行一次搁田,时间掌握在5天左右。孕穗期田面保持浅水,抽穗后浅水与干露交替,注意在抽穗至灌浆期遇高温时加高水位调温,直至收割前稻叶泛黄开始搁田。收割前20天左右再灌水1次,利于谷粒饱满。

种养过程遇降雨量大时,及时将稻田内过量的水排出,注意防逃网倒伏。检查田埂有无漏洞,进排水口、排水沟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破损须及时修复。加强巡池并认真做好记录。

(4)水稻病虫防治

谷种播种后待秧苗长出三叶一心时,每亩用苏云金杆菌(32000IU/米克)可湿性粉剂100克+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含阿维菌素5%)100毫升兑水喷洒,防治水稻卷叶螟和钻心虫。等到分蘖期时用同样药剂再喷洒一次。水稻插秧后全程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措施预防病虫。如果出现水稻病害现象,应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治疗。

对进入稻田的老鼠、黄鼠狼、蛇、鸟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除。

(5)水稻收割

10月下旬水稻收割前15天左右,此时水温已开始下降,将稻田环沟的水位逐日下降,直至低于田面30厘米,促使小龙虾在环沟两侧掘洞。11月上旬水稻用收割机收割,收割时稻茬留高30厘米左右,秸秆收集移出。水稻收割后及时灌水至水位淹没稻茬。

3、克氏原螯虾繁养与管理

(1)清整除害

6月上旬围埂耘田前用20ppm茶籽饼清除野杂鱼,茶籽饼在使用前浸水12小时,清塘时浸出液连渣一同播洒。通常1小时后即开始有死鱼上浮,及时将死鱼捞出。

(2)种草

6月下旬在环沟种植黑叶轮藻,每棵间隔3米。每隔15米移植1簇水葫芦,用木桩和尼龙绳固定,控制水葫芦覆盖面不超沟面的25%。在水稻收割后的11月上中旬,田面用拖拉机耕耙,耙6米留6米。耕耙的田面种植伊乐藻,株距3米×3米。水草种植前期水位较浅,随着水草的生长逐步加高水位。

(3)亲虾放养

晚稻播种后15天左右即7月中旬开始放养亲虾。亲虾雌雄比1.5:1,规格40尾/千克以内,放养量16千克/亩,放养环沟内,待水稻直播后秧苗长至20厘米高,逐步加水。雌雄亲虾选自不同的养殖基地或天然水域,要求无病无伤,体色暗红,附肢齐全,活力强。为便于放养时准确把握雌雄配比,亲虾挑选时用不同颜色的箩筐分装,用水草覆盖并保持潮湿,较长路途运输要遮阴并间隔2小时淋水。亲虾放养时先将箩筐浸入水中2次,每次2分钟,随后投放到环沟内。

(4)饲料投喂

小龙虾杂食性偏肉食性,除摄食稻田中的有机碎屑、浮游动物及水草等天然饵料外,亲虾放养后每天上下午各投喂配合饲料1次,投喂量掌握虾总重量的2%-3%。可设置饲料台观察摄食情况,投喂量根据摄食和天气情况调整。9月份后幼虾孵出后要注重培育浮游动物并适当增加饵料投喂量。春节过后水温开始回升,小龙虾摄食量增加,要及时调整投喂量,通常以投喂饲料2小时摄食完为准。规格200尾/千克内幼虾投喂的饲料蛋白36、赖氨酸1.6,成虾投喂的饲料蛋白32、赖氨酸1.4以上。

(5)水位管理

小龙虾全生命周期根据其生长繁育对环境的要求结合水稻种植管理适时调整水位。11月至翌年2月水稻收割种草后逐步加高水位并保持田面水深50厘米。春节后至3月份晴天适当降低水位便于水温快速回升,4月-6月小龙虾养成期间尽量蓄高水位,该时段是小龙虾生长和商品虾收捕的集中季节。

(6)病敌害防控

肉食性鱼类、老鼠、水蛇、蛙类以及各种鸟类均能捕食小龙虾。放养亲虾前5天用20ppm茶粕清塘杀死野杂鱼,进水时用60目筛绢网袋过滤防鱼卵进入,四周围网防止老鼠、水蛇、蛙类进入田块。苗种起捕期间每隔5天用0.2ppm复合碘溶液全池泼洒,预防因擦伤继发细菌或真菌等感染疾病。开春水温回升后,每隔7天每亩用1000毫升EM复合菌培养水质,进入5月份后每隔15天每亩用800毫升枯草杆菌调控水质,同时辅以分解底改改良底质,确保小龙虾苗种、稚虾及养成生长发育符合相应的水质要求,减少疾病发生。

(7)小龙虾收捕

包括亲虾回捕、苗种和成虾收捕。待亲虾产后经育肥即可,通常在11月后上市小龙虾量少价高时收捕。进入2月下旬水温回升,小龙虾苗种规格达到200尾/千克左右时开始收捕,至4月上旬。前期苗种供应浙南、福建等地,后期供应本地及周边放养。存塘苗种养成至5月中旬陆续起捕,至6月上旬收捕完毕。根据虾体大小采用不同网目规格的地笼网收捕。

四、试验结果

1、晚稻生产结果

稻虾种繁养试验面积43亩,收干稻谷24445.5kg,加工后稻米15572kg,销售收入165063元;稻虾轮作试验面积62亩,收干稻谷36146kg,加工后稻米23061kg,销售收入244446元。合计收干稻谷60591.5kg,稻米38633kg,销售收入409509元,折合亩产干稻谷577.06kg,亩产稻米367.93kg,亩产出3900.09元。详见表1。

表1 2023水稻生产情况统计

种养模式

稻虾种繁养

稻虾轮作

合计

面积(亩)

43

62

105

水稻生产情况

晚稻播种时间

2023.06.28

2023.06.28

-

晚稻收割时间

2023.11.06

2023.11.06

-

稻谷产量(千克)

24445.5

36146

60591.5

稻米数量(千克)

15572

23061

38633

稻米产值(元)

165063

244446

409509

2、小龙虾养成情况

稻虾种繁养试验面积43亩,放养亲虾516千克,回捕亲虾796千克,销售收入76416元;起捕虾苗4738千克,其中出售苗种2622千克,收入112746元,提供稻虾轮作放养2852千克,折合起捕苗种亩产103千克;收捕商品虾7038千克,销售收入260406元,折合亩产值5661元。

稻虾轮作试验面积62亩,放养2批苗种共2852千克,收捕商品虾11222千克,销售收入392770元。详见表2。

表2  2022-2023小龙虾生产情况统计

种养模式

稻虾种繁养

稻虾轮作

合计

面积(亩)

43

62

105

龙虾生产情况

放养时间

2022.08.16(亲虾)

2023.02.20(苗种)

2023.06.14(苗种)

-

放养量(千克)

516(亲虾)

2852(苗种2批)


亲虾收捕(千克)

796

-


亲虾收捕(元)

76416

-


虾苗收捕(千克)

4738(出售2622)

-

4738

虾苗销售(元)

112746

-

112746

商品虾收捕(千克)

7038

11222

18260

商品虾销售(元)

260406

392770

653176

3、稻虾种养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稻虾种繁养试验面积43亩,收干稻谷24445.5千克,加工后稻米15572千克,销售收入165063元;放养亲虾516千克,回捕亲虾销售收入76416元;起捕出售苗种2622千克,收入112746元,收捕商品虾7038千克,销售收入260406元。综合总产出501885元,折合亩产值11671.74元,扣除成本后亩净利润4476.74元。

稻虾轮作试验面积62亩,收干稻谷36146kg,加工后稻米23061kg,销售收入244446元。收捕商品虾11222kg,销售收入392770元。综合总产出637216元,折合亩产值10277.68元,扣除成本后亩净利润4357.68元。详见表3。

表3  2022-2023稻虾种养投入与产出结果

种养模式

稻虾种繁养

稻虾轮作

合计

面积(亩)

43

62

105

稻米产值(元)

165063

244446

409509

小龙虾产出(元)

260406+76416(亲虾)

392770

729592

总收入(元)

501885

637216

1139101

龙虾成本投入(元)

种虾

26832

-

26832

饲料费

100448

104470

204918

人工费

70950

102300

173250

水电费

5375

7750

13125

池塘整理及清塘药物

11266

16244

27510

其他费

27305

39370

66675

水稻成本投入(元)

稻种

5160

7440

12600

人工费

18060

26040

44100

农资

2709

3906

6615

机收费

6880

9920

16800

土地租金

34400

49600

84000

总成本(元)

309385

367040

676425

净利润(元)

192500

270176

462676

五、种养心得与体会

1、虾稻轮作或虾稻共育是常见的稻渔种养方式,本试验采取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根据物种的生长特性合理布置时空,将稻虾共育、苗种集中繁育以及稻虾轮作在一个年度内进行茬口衔接,选择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的甬优17水稻品种,确保了稻虾稳产高效,实现了千斤粮万元田。稻虾种繁养试验结果亩产干稻谷568.50千克,亩起捕出售种苗110.19千克,亩产商品虾163.67千克,综合亩产值11671.74元,亩净利润4476.74元。稻虾轮作试验结果亩产干稻谷583千克,亩产商品虾181千克,综合亩产值10277.68元,亩净利润4357.68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较好。

2、克氏原螯虾亲虾质量与田块构造直接影响苗种繁育结果。本试验的雌雄亲虾选自不同的养殖基地或天然水域,避免近亲繁殖,确保亲虾种质纯正。按照雌雄比1.5:1,个体要求25克/尾以上,亩放养亲虾16千克,实现量产种苗奠定了基础。克氏原螯虾抱卵繁苗具穴居习性,在近田埂四周挖“回”字型环沟,沟两侧可供抱卵亲虾掘洞栖息,为苗种孵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稻虾种繁养试验田块除每亩回捕亲虾18.51千克外,每亩收捕出售克氏原螯虾种苗和商品虾达到273.86千克。

3、水草质量与种类是克氏螯虾繁养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要根据不同时期与空间布局选种水草。本试验高温期在环沟种植黑叶轮藻和水葫芦,吸收水体中过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又为小龙虾提供植物饵料和遮阴,通过固定圈养等措施严格控制水葫芦覆盖面与沟面占比,防止高温闷热时水体缺氧。晚稻收割后将田面耕耙后种植伊乐藻,水位保持田块滩面40厘米,并做好水草的养护管理。

4、水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克氏原螯虾生长,本试验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应用EM复合菌、枯草杆菌等微生物培养和调控水质,确保小龙虾苗种、稚虾及养成所需的水质要求。同时注重疫病防控,做到防治结合,苗种起捕期间每隔5天用0.2ppm复合碘溶液全池泼洒,预防因擦伤继发细菌或真菌等感染疾病。通过设置围栏网防敌害生物蚕食,也是小龙虾繁养获得高效的关键

相关知识

科技助渔
科技助农
乡村振兴·科技兴花—2024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红塔站圆满结束
渔子溪的乡村振兴“财富密码”
乡村振兴·科技兴花——2024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红塔站圆满结束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云南省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在晋宁区顺利举办
全国科普日│科技助共富 宣讲聚人心
斗南街道:“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 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成功举办
乡村振兴·科技兴花——2024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中国农大专场)圆满结束
“乡村振兴 科技兴花——2023年度花卉科技助农培训大讲堂”晋宁站圆满举办

网址: 科技助渔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47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海带花宴
下一篇: 树莓繁殖与丰产栽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