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四月,颐和园邀月门东侧的白玉兰,度过了又一个花满枝头的春季,这样的绽放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宋庆龄故居的西府海棠,光绪年间就被栽下,也刚刚经历了盛放,宋庆龄过去在忙碌之余,很喜欢在树下散步,还曾亲手制作海棠果酱赠与身边工作人员。这两株入选北京“最美十大树王”的古树,迎来了它们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与此同时,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简称北京市园科院)北侧的京津冀古树名木基因保存资源圃内,一株14岁的年轻玉兰,花瓣随风,叶芽新绿。一旁年仅4岁的西府海棠,粉红色的花朵在嫩叶的衬托下娇艳灵动。虽然两株树个头不高,在京城的春季花海中也并不起眼,但它们正是颐和园“玉兰王”和宋庆龄故居古西府海棠的“克隆苗”,传承着“最美树王”的优质基因。
3000多岁的密云“九搂十八杈”、1300岁的潭柘寺“帝王树”、种植于金代后来又被乾隆封爵的北海“白袍将军”……在资源圃中,珍贵的北京古树名木基因全部被保存下来。北京是世界上古树最多的城市,那些饱经沧桑仍生机盎然的古树,是不可替代的生物景观,构成首都北京活的编年史。“如果哪天古树生命走到尽头,它们的克隆苗可以栽植到原地,将古树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永久延续。”北京市园科院古树与树木健康研究所首席专家王永格说。
2023年6月19日,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巢阳正在观察古树“白袍将军”的克隆苗。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保留古树宝贵基因
无性繁殖方式培育幼苗
北京有6000余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34000余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这些“活的文物”见证着北京的历史变迁,孕育了绝美的生态奇观,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文化遗产,珍贵且难以复制。
不少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典故。北海公园承光殿左侧有一株金代所植的油松,苍劲挺拔、顶圆如伞盖遮天。相传一年盛夏,清乾隆皇帝来游团城,宫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顿觉暑汗全消,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当即封此树为“遮阴侯”。潭柘寺的“帝王树”(银杏)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乾隆皇帝进香时御封的。它的旁边还有一棵“配王树”,是“帝王树”的“娘娘”,但由于两株都是雄株,乾隆皇帝错点了“鸳鸯”。
随着古树树龄增长或生长环境改变,它们遭遇健康问题的风险也会加大,导致繁殖能力越来越弱,古树携带的宝贵基因,需要用科学手段来传承。2009年起,北京市园科院启动北京市重点古树名木基因保存工作,科研人员跑遍了北京,走访寺庙、公园、村落和胡同,采集重点古树名木的枝条,通过嫁接、扦插和组培繁殖三种无性繁殖方式培育幼苗,保留古树宝贵的基因。
4月3日,王永格和大觉寺古玉兰克隆苗“比个头儿”。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比起古树“后代”,王永格更准确地将这些树苗称为“古树无性繁殖苗”或“克隆苗”。她解释说,如果采集古树上的种子进行有性播种繁殖,风媒和虫媒可能带来其他植株的花粉,播种苗遗传变异大,与古树母株基因有差异。而无性繁殖方式可以保证树苗血统纯正,在基因测序时,它们的基因和母株古树完全一致。
克隆树王不容易
“九搂十八杈”培育半年才生根
在北京市园科院的一个冷棚中,低矮的扦插床上铺满了白色的珍珠岩基质。这是“克隆苗”的摇篮,它们在此繁殖生长。
每到六月下旬,科研人员会将修剪后带着叶片的10厘米古树枝条插到珍珠岩中。经过一段时间吸收足够的营养后,插穗就会慢慢生出细细的嫩根。夏季气温高,空气蒸腾得快,扦插床上会开启喷雾设施,让叶片保持湿润,珍珠岩空隙较大,确保插穗的根部不会积水沤根。冬天,他们则会选择硬质扦插,确定克隆苗有更多的生长周期。
待白色的细根长得足够粗壮,它们会变成褐色。此时,科研人员会将扦插苗挖出来,安置在盆中加土进行更精细的培养。在小花盆中,一根10厘米高的树枝上的芽点已经展出了新叶。花盆中插着的标签介绍了它的身份——它是从密云塘子村的“银杏王”上采集的枝条,2023年7月12日扦插的。待盆苗植株根系发达成团、枝叶生长茂盛确保成活后,植物会被移栽到资源圃“下地”。
“克隆”古树的“扦插法”看似简单,却是科研人员一步步尝试摸索的结果。
最初的剪枝就遇到了障碍。古树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对古树的修剪需要经过专家论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剪其枝条。科研人员“克隆”古树需要提前联系报备,且采集枝条不能过长,数量不能太多,既要保证它们的健康,也要保留它们的形态神韵。遇到长势健壮的古树,科研人员结合修整能采集到几个枝条,碰上长势弱的古树,则根本不敢轻易触碰。比如“九搂十八杈”已有3000多年历史,由于过于珍贵,无法剪枝,克隆时用的是古树掉落的一根枝条,因此长久以来,它只有唯一一株克隆苗,继续繁殖需要从这株克隆苗上采集枝条。
每个植物生根时间也不尽相同,与月季、柳树扦插一周即生根不同,诸如“九搂十八杈”等针叶类古侧柏,生根周期格外漫长。“这与树龄、树势都有关系。就像人一样,树木年纪大了,‘器官’也都衰老了,生根的难度更大。”王永格说,最初,团队繁殖古树的条件还不完善,为了最大化提高成活率,科研人员将古侧柏的枝条放入人工气候箱,设置湿度、光照,培养了整整六个月才生根,光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后来为了促进插穗生根和多季节繁殖,他们最初尝试在扦插床下铺设电热毯,后期考虑到安全性,他们干脆在冬天单独铺设了地暖管道。科研人员在技术上反复尝试,并查阅国内外文献,终于摸索出了针叶类植物的繁殖方法。
嫁接、扦插和组培三种方式各有优势,每种古树适宜的繁殖方式不同,科研人员需要逐个尝试,才能找到最佳繁殖方式。
温室的一些花盆中准备了砧木,科研人员将古树接穗嫁接其上,砧穗愈合成活后的克隆苗,基因比对显示,其亲缘关系仍然和古树接近。“嫁接后枝条展叶,接口愈合,就说明它们已经成活了。很多克隆苗就是从这样8、9厘米高的小苗一点点养大的。”盆中的潭柘寺“帝王树”克隆苗已经长出新叶,王永格说,去年四月嫁接时,它仅有8厘米高,一年时间已长了30多厘米。
全国最大古树基因保存圃
栽有127株400余个无性克隆苗
2016年,北京市园科院成立“京津冀古树保护研究中心”,古树基因保存范围扩大至京津冀三地,2017年单独划分出2000平方米,建成了现在的古树基因活体资源保存圃,分区栽植已繁殖成活的古树幼苗。
在资源圃中,古树的克隆苗通常不超过5株,成行排列。绿油油的树苗高矮交错,每株都挂着“身份证”,记录着其母株古树的名称、相貌、位置和保护级别。
4月3日,密云古流苏树的克隆苗。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这些母株都赫赫有名,针叶古树区的代表是中山公园辽柏、北海公园“白袍将军”、戒台寺抱塔松等等,其中“九搂十八杈”立于密云区新城子镇,主干周长达9.3米,要9个人伸臂合围才能抱拢,其树冠是由18个大杈组成,因此得名。这棵古树高达25米,但其后代还很“袖珍”——它是2021年繁殖成活并移栽到这里的,只有1米多高,看起来健康可爱。中山公园的辽柏历经千年风霜,其克隆苗6年前栽植时不足30厘米高,现在已成长成3米多高的大树。
落叶阔叶古树慢生区,栽种的是潭柘寺“帝王树”、李自成“拴马树”、密云古流苏等古树的克隆苗。每年三月下旬,颐和园古玉兰的克隆苗满树繁花,花朵大、花量也大。宋庆龄故居西府海棠的克隆苗是2019年3月繁殖的,如今4米多高的树枝干已有拇指粗。
4月3日,颐和园古玉兰一株克隆苗抽出粗壮的新芽。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眼下正值花季,明十三陵“龟龙玉树”古杜梨、北大古流苏的克隆苗陆续开花,梨花的花蕾是淡粉色的,完全绽放后一片洁白,流苏花开如堆云砌雪,清丽可人,它们虽不如古树花开繁茂、场面盛大,但在身份的加持下,也颇有“群英荟萃”的氛围感。
除了繁殖保存京津冀重要古树名木,其他省份有古树扩繁需求,也会将枝条送到北京市园科院。如今,新疆千年核桃、山东孔子手植银杏、内蒙古神树胡杨、青海古柽柳等的“克隆苗”均在此栽植。目前,圃地已经栽植有18科23属127株400余个后代个体,保留了京津冀乃至全国近150株重要古树名木纯正血统的活体基因,这里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古树基因保存资源圃。
这些“克隆苗”真的可以像其母株一样,生存成百上千年吗?
王永格坦言,知名古树名木基因保存与扩繁工作进行了10余年,这些“克隆苗”是否可以存活百年以上成为“古树”仍然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继承了母株长寿、抗逆的基因。
除了正常浇水、除草、松土,科研人员并没有对“克隆苗”进行特殊的养护,但它们长势不错、枝繁叶茂。资源圃中,年纪最大的“克隆苗”已有10多岁,胸径有20厘米粗,高度达到了10多米。
展示宣传古树文化
未来探索扩大“克隆”繁殖量
如今,新栽植的“克隆苗”越来越多,原有的苗木也越发强壮,这也让苗木间1米的间距显得有点局促。科研人员计划将部分树苗转移到北京市园科院黄垡院区基地,让它们有更广阔的生长空间。
在黄垡院区大田中,栽植着5万余株雄株毛白杨,这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部门在2020年繁育的。这些幼树有3米多高,形成了一片绿林。它们传承的是大兴百年以上雄株毛白杨的基因,具有乡土、长寿、抗逆的优良特性,还可以从根源解决飘絮问题。
目前,资源圃中大多数古树有5株克隆苗,未来是否有望批量繁殖,大量用于绿化?
4月3日,宋庆龄故居古西府海棠克隆苗含苞待放。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王永格说,由于古树非常珍贵,处于保护的原则,无法从母株上采集过多枝条。但目前,科研人员已尝试从长大的“克隆苗”上采集枝条,进行再次繁殖,也能达到幼化的目的。有意思的是,它们不能称为古树的“孙子”,也叫“克隆苗”才准确。
在落叶阔叶古树慢生区,一株银杏的克隆苗要长十余年,胸径粗度才能达到8厘米,满足城市绿化应用的标准。未来探索的方向是扩大克隆苗繁殖数量,待规格达到应用要求后,利用古树长寿、抗逆等优良特性,将古树克隆苗示范应用于公园、林地等景观提升项目中,并与古树悠久历史文化故事相结合,起到展示和宣传古树文化的作用。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相关知识
在花盆里养出潭柘寺“帝王树”,克隆苗一年长高30多厘米
植物克隆技术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
植物克隆繁殖方式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快繁技术
花都工厂日产4万多株克隆花
克隆植物的主要特点?
阳台小,没地方养花?两个小技巧,一个小阳台养出30多种漂亮花儿
植物克隆繁殖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育苗应用
甘肃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 植物克隆繁殖方式
植物克隆 花卉 荣成荣威种植园 北京植物克隆
植物克隆 花卉 植物克隆 荣威植物克隆生根应用
网址: 在花盆里养出潭柘寺“帝王树”,克隆苗一年长高30多厘米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4822.html
上一篇: 不同入侵程度入侵植物繁殖分配在其 |
下一篇: 保护天山雪莲:雪莲花的人工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