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引用本文

陈宇, 陈书琳.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18,30(12): 2049-2055.
CHEN Yu, CHEN Shulin. Survey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J].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18,30(12): 2049-2055.
  

Doi: 10.3969/j.issn.1004-1524.2018.12.09
Permissions

Copyright©2018, 《浙江农业学报》编辑部

《浙江农业学报》编辑部 所有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1.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2.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农村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5

作者简介:陈宇(1975—),女,江苏江阴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园区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E-mail: qomoo@163.com

收稿日期: 2018-09-07

基金资助: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JASTIF)[CX(17)3025];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TAPP)(PPZY2015B156);2018年园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8Y02);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摘要

了解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资源使用情况,寻找现存问题,提出营造策略及发展建议,从而为提升观光农业园景观多样性及农业园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供科学参考。研究以南京为例,选取南京市内15个类型的观光农业园,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观花植物种类、观赏期、色彩、配置手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层次丰富,景观营造方式多样,但季相景观效果仅集中于春夏两季,且每季观赏时长较短,观花植物的花色以红色系列为主,不同农业园观花植物材料相似,同质化较为严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营造策略及发展建议:适地适花,延长植物观赏期;一园一景,构建园区特色化;尽善尽美,挖掘植物文化之韵。

关键词: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季相景观

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1524(2018)12-2049-07

Survey and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alysis of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CHEN Yu

1

,CHEN Shulin

2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utilization of flowering plant resources in agritourism park in Nanjing, and to find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competitiveness and attraction of agritourism parks. By 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we chose 15 types agritourism parks in Nanjing, and used the method of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to analyze species, ornamental period, color and configura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were rich in plant level and varied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However, the seasonal landscape effect was only concentrated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 duration of each season was short. The colors of flowering plants were mainly red. Plant materials in different agritourism parks were similar, and the homogenization was serious. On this basis, thre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selection of flowering plants in agritourism parks, which included matching flower species with site and extended plant ornamental period; one garden with one scene, build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ark; exploring the beauty of plant culture.

Keyword:agritourism park;flowering plants;seasonal landscape effect

欣赏独特的植物景观是人们游览观光农业园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我国大多数观光农业园中的植物配置缺少特色, 植物色彩及季相景观单一, 尤其是在观花植物的应用上, 不能形成四季有花可赏的景观效果。观花植物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和色彩, 还有利于树立观光农业园的口碑。本文对南京市15个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种类及应用进行调查分析, 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策略, 为更好地突出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景观特色、提升园区吸引力提供依据。

观花植物是指具有奇特的花或花序, 且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植物。一般认为, 花具有鲜艳的色彩或具有色彩变化, 或是花的姿态奇特, 或是花序优美, 或是花的质地独特, 或是花在枝干上的着生状态富有特点, 均可归为观花植物, 这类植物又可分为木本观花植物和草本观花植物[1]。观花植物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它以形态各异的花朵、多彩的花色、不同的花期, 形成园林绿化中独特的景观, 部分观花植物也以独特的香味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同时观花植物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教价值。如成片种植的油菜花及薰衣草, 不仅是炼油及精油提炼的原材料, 而且能成为观光农业园中主要景观; 作为科学研究的花卉基地不仅能提供科研材料, 还可在特定季节作为科普教学、赏花休闲的展馆。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31° 14″~32° 37″N, 118° 22″~119° 14″E),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雨水充沛,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为15.4 ℃, 极端最高温39.7 ℃, 极端最低温-13.1 ℃, 年平均降水量1 106 mm, 多集中于夏季。南京属丘陵地貌, 以低山缓岗为主, 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南京植物资源丰富, 植物种类繁多, 是中国四大园林城市之一, 有“ 绿都” 的美称。

1.2 内容与方法

为掌握观花植物在南京市农业园的应用情况, 采用典型样地法, 对南京市15个类型观光农业园的观花植物常见种类、观赏期、色彩、配置手法进行实地调查, 样地选择如表1所示。并参考《景观园林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以及相关文献对15个观光农业园的常见观花植物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

表1 南京市观光农业园样地概况 Table 1 Sample plots survey of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2 结果与分析

2.1 观花植物种类分析

15个样地的主要观花植物有87种, 分属于47个科, 77个属。依据植物的生活型态, 观花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4]; 草本类及观花灌木类占优势, 分别有47和22种, 乔木类16种, 藤本类2种。其中, 应用最多的是蔷薇科的观花植物, 其次是豆科及锦葵科的观花植物(表2)。

表2 南京市观光农业园常用观花植物种类概况 Table 2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同时, 对观花植物种类在15个样地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 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 atropurpurea(Jacq.) Rehd.]、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 (Lindl.) G. Don ex London var. lannesiana (Carri.) Makino]、毛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油菜(Brassica napus L.)、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表3)。在调研的15个样地中, 国槐作为南京的乡土树种, 常被用作草坪或是角隅的点景大树; 四季桂、紫叶李在南京的大多数农业园中被组合使用于路缘; 毛鹃及红花檵木常被用作路缘灌木、绿篱; 日本晚樱花大且气味芳香, 盛开时繁花似锦, 常被用于景观节点或宅前或列植于步道两侧; 油菜易生长, 栽植成本低, 不需要养护管理, 同时也能形成良好的景观, 在多个农业园中油菜被成片栽植用于生成榨油或营造花海景观。观花植物往往能加深和区分人们对各农业园的印象, 但由于样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观花植物常位于路缘、景观节点, 且配置手法较为相似, 加剧了人们对南京市各农业园植物景观同质化的感受。

表3 在南京市观光农业园中出现频率大于30%的观花植物 Table 3 Occurrence frequency(> 30%) of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2.2 观花植物景观效果分析

植物的观赏特性按观赏部位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观皮, 按植物的单体美来分主要体现在植物的型态、色彩、香气、质感上。观花植物有很强的观赏性, 可从观型、观色、闻香的角度同时满足农业园对四季植物景观色彩效果及四季景观整体效果的要求。

2.2.1 时间结构分析

植物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由于不同种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 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5]。四季有景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而观花植物的时间结构影响着四季植物景观效果。因此, 对观花植物来说, 从观花植物的开花季节入手对南京市农业园主要观花植物时间结构进行研究, 有助于了解南京市农业园四季观花植物景观效果。

通过对南京市农业园主要观花植物的观赏期调查发现, 南京市农业园观花植物的观赏期集中于春夏两季。各季观花植物所在的结构层次会影响当季观花效果, 一般来说, 观花植物以人视角度观赏最佳, 因此在农业园的观花植物中, 观花灌木、观花小乔木以及干茎较高的观花草本均为营造观花效果的重点结构层次。所选样地中, 春季观花植物以灌木及乔木为主, 夏季观花植物以草本及灌木为主, 秋季观花植物以草本为主, 冬季观花植物较少, 以灌木为主(图1)。从中可以看出, 在各季的观花植物层次结构选择配置中都以人视角度为标准, 尽可能将每季最美的花景突出展示。

在各季观花植物种类的选择上, 通过对样地的实地调研得出春季观花草本以十字花科、百合科为主, 木本以木兰科、木樨科、蔷薇科植物为主; 夏季草本以菊科、唇形科植物为主, 木本以豆科、锦葵科、夹竹桃科植物为主; 秋季草本以菊科为主。同时在南京市农业园主要观花植物中也存在花期较长即一花多季的植物, 例如美女樱(Verbena hybrida Voss)、百日草(Zinnia elegans Jacq.)、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inn.)、四季秋海棠(Bedding begonia, Wax begonia.)、夏堇(Torenia fournieri Linden. ex Fourn.)、四季桂(Osmanthus fragrans var. semperflorens)、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 使用一花多季的植物不仅有利于延长观花植物的观赏期, 还较为经济节约。

2.2.2 观花植物色彩分析

花色是观赏植物的一个重要品质特性, 一般来说, 花色指花瓣的颜色, 而广义的花色还包括花萼、雄蕊甚至苞片发育成花瓣的颜色[6]。经调查, 南京市农业园观花植物色彩丰富。按花色的色系可以分为红色系、蓝紫色系、黄色系和白色系以及多色系。花色不仅影响四季景观效果, 同时也影响观赏者的视觉体验。红色是活跃的、热情的色彩, 能鼓舞人心[7]。在自然界中, 红色系的观花植物较多, 且花色醒目, 易成为焦点。蓝色是永恒的象征, 其表现出冷静和广阔; 紫色是尊贵的颜色, 其表现出高贵、优雅、神秘[8]。蓝紫色系的观花植物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黄色象征光明, 是快乐和希望的色彩, 表现出轻快、希望和活力[9], 易营造温暖的气氛。白色表现出朴素、贞洁和雅致[10], 给人清新淡雅的感受。不同色彩的花对人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红色系及黄色系的花较为艳丽而引人注目, 蓝紫色系的花较为神秘罕见而耐人寻味, 白色系的花较为淡雅朴素但不常被人们关注。因此, 为提升观花植物的关注度, 观花植物建议以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花为主, 点缀搭配白色系花。

所选样地红花系列有31种, 蓝紫花系列有17种, 黄花系列有16种, 白花系列有12种, 多色花系列有11种, 分别占36%、19%、18%、14%、13% (表4)。所选样地中蓝紫色花系列、白花系列、多色花系列观花植物主要以草本为主, 红花系列、黄花系列观花植物以观花草本、观花灌木及观花小乔木为主, 且红花系列花中, 花色以粉色、玫红色居多。从结构层次来看, 灌木及乔木层次均缺少蓝紫色系及多色系的观花植物, 可适当增加蓝紫色系观花灌木及乔木如泡桐(Paulownia Sieb. et Zucc.)、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及多色系观花灌木如绣球[Hydrangea macrophylla (Thunb.) Ser.]等。所选样地中, 观花植物色彩都较为注重冷暖色系的搭配, 如水岸边常配置冷色系的鸢尾及暖色系的黄菖蒲等, 通过色彩对比来造景, 使色彩更加丰富, 创造活跃热闹的景观氛围。节点景观常配置不同暖色系的观花植物, 如樱花、红花檵木、毛鹃等使节点景观更加突出。同一色系不同颜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的效果往往变化和缓, 相互间更为融洽, 既可在近距离观察时清晰地分辨出个体、种类, 也可在远观之中形成渐变效果, 创造出更加和谐的整体感与美感[11]。

表4 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花色概况 Table 4 Color of flowering plants in Nanjing agritourism parks

2.3 观花植物景观营造分析

不同观光农业园所在的基地条件各不相同, 根据其类型的不同以及各个农业园整体布局和功能性需求, 植物选择及配置稍有不同。总体来说, 要根据植物的生物特性、周边环境、文化定位、艺术手法、游客来源等因素全面考虑[12]。纵观当前各类观光农业园区观花植物的景观营造, 可从点、线、面3方面进行分析。点指景观节点、建筑宅前点状式布置, 线是指林缘、水缘、路缘线状式布置, 面是指成片状种植、墙面垂直绿化。

在点式营造中, 入口景观节点观花植物的配置主要采用“ 草本-乔木” 的形式, 观花乔木多为日本晚樱, 观花地被多为花色鲜艳的草本如三色堇、一串红、石竹; 娱乐及休憩景观节点观花植物的配置主要采用“ 乔-灌-草” 或“ 乔-灌” 的形式, 观花乔木多为高大乔木如国槐、合欢、栾树等, 观花灌木多为四季桂、红花檵木等, 观花草本多为红花酢浆草等较低矮的草本。建筑宅前观花植物的配置主要采用“ 灌-草” 或“ 乔-灌” 的形式, 观花乔木多为小乔木如紫叶李、紫荆、紫薇、桃、垂丝海棠、日本晚樱等, 观花灌木多为四季桂、红花檵木等, 观花草本多为萼距花、红花酢浆草等宿根草花。

在线状式营造中, 林缘边界所选观花植物多为夹竹桃等枝叶密闭的灌木; 水缘观花植物配置主要采用水生草本如黄菖蒲、鸢尾等; 路缘观花植物配置根据道路等级及所营造的主题而呈现不同变化, 如主干道观花植物主要为小乔木及灌木, 且采用间隔种植的方式, 如紫叶李和红花檵木间植。

在面式营造中, 常用同种观花植物成片种植, 通过巨大的数量、统一的色彩、集中的花期, 营造出花海景观或林海景观。花海景观常用农作物油菜或一些宿根花卉, 如所选样地中徐家院郁金香花海、谷里薰衣草花海、慢城油菜花海、公塘头福禄考花海、汤山七坊向日葵花海等, 林海景观常用桃、樱等营造浪漫春景。在农业园的墙面及建筑立面垂直绿化中, 一般建筑向阳面适用冷色花木, 而背面可用暖色花木[13], 例如用紫藤、凌霄、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3 营造策略及发展建议

3.1 适地适花, 延长植物观赏期

观花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吸引游客, 但本研究发现南京市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观赏期较短, 且一般集中在春、夏两季。因此, 一方面在植物选择时, 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花期较长, 但在农业园中使用频率较低的观花植物要引起关注, 如三角梅、矮牵牛等; 还可使用同科相似植物进行替换使用, 如使用观花期较长的角堇代替花期相对较短但长相相似的同科植物三色堇。另一方面, 观花植物开花物候期有早有晚, 持续时间也大不相同, 应充分利用植物观赏花期之间的互动衔接, 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 营造持续的观花植物景观[14]。同科植物的衔接如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天目玉兰、黄玉兰, 夏腊梅、腊梅、素心腊梅; 或是使用不同科的季末开花植物来衔接花期, 如凌霄、木槿、紫穗槐, 以丰富季末景观。

3.2 一园一景, 构建园区特色化

各类型的农业园观花植物景观应有自己的特色, 努力打造一园一景的效果。如在所选择的样地中, 徐家院主打郁金香花海, 汤山七坊主打向日葵, 雨发生态园主打月季, 谷里薰衣草庄园以薰衣草展开一系列活动项目, 句容芝樱小镇及江宁公塘头借鉴日本的芝樱祭, 以福禄考为地被打造景观, 陌上花渡用各种宿根花卉打造特色五谷丰登花卉园, 桠溪国际慢城以油菜花出名, 湖熟菊花基地虽为科教型农业园, 但每年秋季游客也很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 所选样地的产业型农业园观花植物的应用较为单一, 且无特色景观, 因此, 对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的选择及配置可以根据观光农业园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及所要营造的景观效果的不同进行分类, 配置适宜的观花植物, 营造具有专类特色和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主题性观花景观[14]。对已普遍使用的观花植物要适当控制种植数量, 替换其他观赏性高但使用频率较低的观花植物, 形成农业园自身的特色化景观, 以减少农业园观花植物景观的同质化现象。同时可结合农业园特色及产业, 用浮船的形式打造花船, 营造水上花海的独特景观, 还可利用生态学原理打造花基鱼塘, 不仅能提升景观效果, 还能有效实现物质能量的循环。

3.3 尽善尽美, 挖掘植物文化之韵

植物与文化紧密相关, 植物文化对园林意境的产生及地域性景观的展现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观花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也应考虑植物文化。一方面, 可选用乡土观花植物来体现地域特征及地域文化, 使植物配置充满人文气息, 如南京的市花为梅花, 但在调研的15个样地中运用较少, 且并未将梅花进行成片种植或成线种植而形成景观的样地。另一方面, 要考虑民族的文化传统、地域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等的影响, 如白色系的花虽给人清新淡雅的感受, 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 白色系的观花植物不宜大片种植, 应与暖色观花植物搭配使用或作为点缀使用。同时在传统观念影响下观花植物常有其特定的寓意与象征, 如荷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等, 在使用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自然形成景中有文的效果, 使人们在充分享受植物外在美的同时, 加深对观花植物的艺术认识和精神审美的享受[15]。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兰思仁.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的物资源调查与观花植物的观赏特性评价[J]. 中国园林, 2010 (10): 63-67.
LAN S R. Studies on the resources of wild ornamental plants and evaluation of ornamental characters for flower plants in Fujian Province[J]. Chinese Land scape Architecture, 2010 (10): 63-6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2]闫双喜, 刘保国, 李永华. 景观园林植物图鉴[M].

郑州: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本文引用:1][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本文引用:1][4]廖绍波, 陈勇, 孙冰, 等. 深圳市观花植物资源调查及观赏特性研究[J]. 生态科学, 2015, 34(5): 52-57.
LIAO S B, CHEN Y, SUN B, et al. Resource status and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flowering plant in Shenzhen City[J]. Ecological Science, 2015, 34(5): 52-5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5]孙儒泳, 李庆芬, 牛翠娟, 等. 基础生态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49-150.[本文引用:1][6]赵云鹏, 陈发棣, 郭维明. 观赏植物花色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 植物学通报, 2003, 20(1): 51-58.
ZHAO Y P, CHEN F D, GUO W M. Advances in genetic engineering of flower color of ornamental plants[J].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3, 20(1): 51-5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7]叶剑秋, 陈奕. 庭园新优花卉品种应用系列花园中的色彩: 红色[J]. 园林, 2010 (9): 58-60.
YE J Q, CHEN Y. The color of the garden in the new excellent flower varieties application series Garden: red[J]. Garden, 2010 (9): 58-60. (in Chinese)[本文引用:1][8]叶剑秋, 陈奕. 庭园新优花卉品种应用系列花园中的色彩: 蓝色[J]. 园林, 2010 (11): 60-61.
YE J Q, CHEN Y. The color of the garden in the new excellent flower varieties application series garden: blue[J]. Garden, 2010 (11): 60-61. (in Chinese)[本文引用:1][9]赵芯玫, 朱玉菲, 王燕龙, 等. 黄色系花的文化意蕴及其在北京园林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5): 179-183.
ZHAO X M, ZHU Y F, WANG Y L, et al. Meanings of yellow-system flowers and ways used in gardens of Beijing[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 26(5): 179-18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10]叶剑秋, 陈奕. 庭园新优花卉品种应用系列花园中的色彩: 白色[J]. 园林, 2010 (12): 72-74.
YE J Q, CHEN Y. The color of the garden in the new excellent flower varieties application series garden: white[J]. Garden, 2010 (12): 72-74. (in Chinese)[本文引用:1][11]倪黎.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NI L. The study on color application in plant land scape design in urban land scape architecture[D].

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200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12]张亚库, 弓弼. 综合性农业主题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探析[J]. 陕西林业科技, 2017 (1): 48-52.
ZHANG Y K, GONG B. Plant land scap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theme park[J]. Shaanxi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 48-5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13]魏家星, 姜卫兵, 翁忙玲, 等. 观光农业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 2012, 24(10): 21-23.
WEI J X, JIANG W B, WENG M L, et al. Study on plants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in tourist agricultural garden[J].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2012, 24(10): 21-2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14]刘宬, 刘婷, 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春季观花植物种类及景观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 2014 (2): 117-182.
LIU C, LIU T, BAO Z Y. The investigation of spring flowering plant species and analysis of land scape in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J]. Journal of Fuj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2): 117-18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2][15]邵丽艳, 王丽. 漫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4, 11(1): 50-53.
SHAO L Y, WANG L. Discussion on disposing and land scaping of garden plants[J]. Journal of Tianjin Agricultural College, 2014, 11(1): 50-5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本文引用:1]

相关知识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浅议花海植物景观的营造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分析研究
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物种调查及景观评价
杜鹃花植物景观的特色与营造
南京市秋冬季植物景观的研究
花港观鱼植物景观实景分析
北京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特征研究
风景园林兰花专类园的景观营造

网址: 南京观光农业园观花植物调查及景观营造分析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511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花开四海,园梦
下一篇: 风景园林师在社区 共建共享人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