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溯源,声声不息
榜样简介
为了深入学习和弘扬马兰精神,挖掘核工业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依托“马兰之声”工作室建立“云腾大漠上,花绽马兰盛——马兰之声”社会实践团队。团队跨越3600余公里,辗转48个小时奔赴新疆,共同寻找一座名为“马兰”的精神地标。
“马兰之声”实践团队不断开拓创新,用它独有的声音,向更多人讲述马兰故事、传承“马兰精神”。
数读榜样
· 在马兰小学与和硕县第二小学开设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受众达2000人次;
· 基于在和硕小学与马兰小学的支教活动,在当地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2个;
· 向马兰小学捐赠“陈达院士图书角”1个,赠书达300本;
· 回收调研问卷共557份,结合问卷结果与前期调研,撰写10000字调研报告;
· 将实地调研影像资料与前期收集资料相结合,制作5分钟时间视频;
· 实践成果获创青春、中国青年网、江苏交汇点新闻等十余家地级市报道10余篇,累计阅读量超8000次;
· 录制网上主题团课3期,累计播放量超3000次;
· 形成院级信仰公开课,面向党支部、团支部进行宣讲5场,受众超800人次;
· 自编自导自演《马兰花开》话剧,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演出2场,受众超600人次;
· 创编的诗朗诵《陈达院士的故事》在江苏省“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中演出,受众超10000人次;
· 设计海报、明信片、文化衫等系列文化产品3种;
· 荣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江苏省省赛一等奖;
· 获评中青协“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全国千只宣讲团;
· 荣获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江苏省银奖。
榜样故事
1964年10月16日,随着一声巨响,马兰基地作为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公之于众。当年一批批民族精英和科技人才不畏艰难,把事业写在茫茫大漠中,用信念挺起了中国的脊梁。如今,我们团队追随前辈的足迹,跨越3600公里,辗转48个小时奔赴新疆,寻找一座名为“马兰”的精神地标。
沉浸式寻访
在马兰烈士陵园,纪念碑高耸苍穹,巍然屹立于罗布泊广袤的大地上,这让我们深知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在马兰历史展览馆、陈达院士故居、将军楼、防空洞等地,我们沉浸式感受核科学家永葆家国情怀的拳拳初心;在程开甲广场上、林俊德纪念馆内,我们聆听老一辈科学家勇担使命、刻苦攻坚的感人事迹,深刻感受马兰精神“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内涵;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山军博园,我们庄重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汲取信仰力量,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移动式研学
我们走进军博园,在防空洞作战室驻足观看,那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图片珍藏、一段段详实的历史描述、一帧帧原子弹研制爆炸的视频纪实,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扎根戈壁、砺剑铸盾的坚守。在马兰历史展览馆,我们聆听了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林俊德院士、木兰村里的“核大姐”、“七勇士”泣立“生死状”、“夫妻树”等故事,类似的马兰人、马兰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生动地为我们讲述了马兰精神。
长效化共建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支教实践活动进行定期跟踪评估,通过小朋友们的课堂反应了解其成效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支教计划,使活动长效化积极向上发展,让小朋友们收获最大化。
除了教育领域,我们还积极探索多方面的交流。我们带领小朋友们阅经典、览科技,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他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四大发明里感受古人的智慧,在丝绸之路中让小朋友们体会到民族团结的真谛。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到我们组织的《昭君出塞》剧本表演中,在角色扮演中,在讲述台词时,潜移默化地理解了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繁荣的重要意义。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让这次社会实践更加丰富多彩,更具长久意义和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深度弘扬马兰精神,用心讲好马兰故事,“马兰之声”真真切切传到同学耳中,更多的同学了解了新疆的教育现状和支教活动的意义,激发了大家投身新疆支教事业的热情,这是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多元化弘扬
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践行马兰精神,宣传、弘扬马兰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兰精神,并传承马兰精神。团队参加江苏省第十八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比赛,在比赛中向其他人宣传马兰精神,荣获省赛一等奖;团队获评中青协“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全国千支宣讲团,开展支教宣讲活动10天,大力宣传马兰精神,受众达2000人次;团队编写的诗朗诵《陈达院士的故事》在江苏省“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中演出;团队成员以马兰精神为主题,编导《马兰花开》话剧,并于毕业晚会演出;录制主题团课3期,制作5分钟实践视频一个,设计海报、明信片、文化衫等系列文创产品,这些宣传视频和文创产品在弘扬马兰精神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践内容获得创青春、中国青年网、江苏交汇点新闻等十余篇地市级媒体报道。
我们通过支教宣讲、诗朗诵表演、话剧表演、参加比赛、媒体宣传等一系列形式宣传、弘扬马兰精神,希望能将马兰精神以不同的形式传入广大人们的脑中、心中,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和弘扬马兰精神。
追寻马兰记忆,传承马兰精神,我们定将成为新时代马兰精神的实践者与传承人,争做强国硬“核”青年。
他人点评
马兰之声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紧跟先辈步伐,寻根觅源,走进了我国唯一的核实验基地马兰。他们在军博园回顾马兰忠魂的故事,筑牢思想根基,为传承马兰精神贡献力量,在马兰开出“奉献之花”。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团队成员们在广阔的天地里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刘云鹏
马兰之声实践团队来到了我们马兰,与马兰小学、和硕县第二小学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向马兰小学捐赠“陈达图书角”。他们还为孩子们带来了航空航天科普、核知识宣讲、科学小实验、魅力书法、手工绘画、体育等理论与实践课程,他们将情怀扎根课堂,润童心于微处。
——马兰基地战略支援部队上校 孟凡号
马兰之声团队实地参观了马兰历史展览馆、程开甲广场、博湖哨所、红山军博园,聆听老一辈科学家勇担使命、刻苦攻坚的感人事迹,深刻感受马兰精神“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内涵。用生动的主题教育现场教学让“马兰精神”在实践研学中入脑入心,汲取信仰力量,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 于晴
获奖感言
我们走进马兰,努力将“马兰花籽”播撒在山川江河,让“马兰精神”传唱祖国大地。我们会继续开拓、创新,进一步挖掘、传承和弘扬马兰精神,展现青春活力,彰显青春担当。
相关知识
大连马兰广场花店
【马兰花开 女致富带头人典型事迹展播】——夏瑛,“多肉”花园里的创业带头人
内蒙古自驾游10条 主题旅游线路 收藏版本
马兰老师:86年梅花奖,88年金鹰奖和飞
吐鲁番马兰全年销售 泽润花卉马兰花种子,合作,农林牧渔,种子、种苗及种树,种苗
祝贺!刘燕教授团队国际登录芍药新品种10个
银川滨河新区马兰花草原生态恢复与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喷灌机供电系统施工招标公告
景区花海花卉打造建设 山东花海公司 花海设计团队 花海工程施工方案 花海建设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青州花卉公司 洪坤花海设计团队花海工程施工 花海项目施工 花海建设 道路美化 乡村绿化
山东花海公司 花海设计施工方案 花海花卉花苗供货 花海建设团队 花海绿化设计 景区绿化步骤
网址: 杰出优秀团队:“云腾大漠上,花绽马兰盛——马兰之声”社会实践团队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5296.html
上一篇: 全新“兰花世界”将盛放辰山植物园 |
下一篇: 进度刷新!喀赞其传统民俗文化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