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新江湾湿地是徒步行走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前段时间在河边散步,被一种花香所吸引,仔细辨别,发现是一种枝条长的长长的草本植物所开的黄色小花释放出来的。花儿虽然很小,但香气却很浓郁,只要从这种植物的周边走过,就能嗅到它的气息。

这种在很多地方都有的植物,名字叫草木犀,是豆科草木犀属一年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草木犀属在全球约有20余种,其中我国有4种,主要生长于山坡、河岸、路旁、砂质草地及林缘。草木犀的茎是直立的,茎上有很多伸展开来的分枝,它的叶子是互生的,叶子的形状因品种不同而不同。在春天里,人们常采摘它的幼苗和嫩茎叶,去杂洗净,用沸水浸烫一下,再用冷水浸泡漂洗之后食用。可以凉拌、炒食、炖汤、煮食、做馅、蒸食等。

有的人对草木犀的名字感到不满,认为“犀”容易让人联想到“犀牛”,偏向于动物的命名;不如它的别名“草木樨”更符合植物的实际。当然我们不清楚当初在命名时专家是如何思考的,现在已经约定成俗,想改变也不容易。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在草木犀的花季,它的很温润的黄色小花开满枝头,在阳光下摇曳着,显得特别柔美。它的花属于总状花序,是一种无限花序,每朵小花都有一个花柄与花轴有规律地相连。在一个花序轴上前后可以开出30-70朵的小花来,花序轴在整个开花的期间也在显著地伸长,所以花序轴上的花儿起初比较稠密,随着花儿的盛开也会渐渐疏松。在整个花轴上可以看到不同发育程度的花朵,着生在花轴下面的花朵发育较早,而接近花轴顶部的花发育较迟。所以对于一个花序轴来说,花期可以显得很长,可以从5月份一直开到9月份,最下面的果子已经成熟了,最上面的花还没有开花。

仔细看着草木犀的每一朵小花,你会发现豆科植物的蝶形小花是那么特别,它的五个花瓣分为旗瓣、翼瓣和龙骨瓣,每一朵小花都有着自己完美的结构。旗瓣呈倒卵形,与翼瓣的长度很接近,龙骨瓣稍短或三者均接近等长。雄蕊筒在花后常宿存包于果外。子房呈卵状披针形,有胚珠4-8粒,花柱长于子房。大自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精心设计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生灵,使它们免受各种危险。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草木犀因为全草含天然香豆素(C9H6O2),所以能散发出令人愉悦的自然香气。又因其花蜜多,还是很好蜜源植物。草木犀蜜呈浅琥珀色,蜜质优良,气息芳香,甜而不腻,结晶粒极细呈乳白色,又具有明显优于其他蜂蜜的芬芳气息,深受人们的欢迎。

据资料记载,草木犀地上部分的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暑化湿、健胃和中的功效。在古时就被用来治疗暑湿胸闷、头痛头昏、恶心泛呕、舌腻、痢疾、疟疾、淋症、口臭等症状。草木犀还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等作用,可缓解疼痛,消炎消肿。草木犀可以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促进创面愈合,从而使伤口更快的好起来。草木犀流浸液片是从草木犀的叶和花中提取的以草木犀流浸液为主要成分的纯植物制剂,主要成分包含香豆素、鞣酸。其中,香豆素可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循环,减轻局部充血,还能阻止血清蛋白的丢失,起到抗水肿的作用;鞣酸可以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减轻疼痛和炎性反应,还能扩张淋巴管,促进淋巴循环,减轻软组织肿胀,能有效地消除外伤后肢体肿胀,促进创面愈合。此外,在《中药大辞典》上还将草木犀称之为“辟汗草”,因其放在头发中能辟汗气。

草木犀根深,覆盖度大,防风防土效果极好,既是常见的牧草,也是改良草地、建立山地草场的良好资源。在低产地区与粮食作物轮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全周期产量和经济收入;在复种指数高的地区可与中耕粮食、棉花、油料等作物间套种植,生产饲草或绿肥。它的秸秆可作燃料。因为草木犀具有多种用途和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还被誉为“宝贝草”。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关于草木犀,据《中国植物志》上记载,其本种在欧洲为野生杂草,在我国古时用以夹于书中辟虫,称芸香。

在古代,读书人得到一本书籍是非常不容易的,会非常爱惜。当时书籍的保存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防潮湿;二是如何防虫蛀。而蠹虫就是毁书的强大杀手,它们不仅咬书,还兼咬一切可咬之物。不过,蠹虫也有“天敌”,这就是一种名为芸香的草本植物。芸香特有的香味有杀虫效果,不仅可用来驱蝇,还可以用以辟蠹。古人早就掌握了芸香的功效,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几片芸香草。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就是因每本书都夹有芸香草之故。

我们常称具有浓郁读书氛围、在读书方面颇有成效的家庭为“书香门第”,这“书香”的本意既不是指墨香,也不是指纸香,指的就是书中所夹的香草所发出的香味。夹有这种草的书籍,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到后来才泛指读书的风气。

芸香(草木犀)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栽培,但它和另外一种也称之为“芸香”的植物还是有区别的。在我国的植物名录中,芸香科也是一个大家族,它的“科长”芸香,各部分均似臭非臭、似香非香,有一股特殊的刺激性气味,不是那种清香的气息。它的花倒是黄色的,但并非草木犀的总状花序;它的原产地在地中海沿岸,据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我国的。这种舶来之物种引进我国之后,定名者借用了“芸香”这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古名,而且使其成为柑橘之类树木的一科之长,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不少专家都认为,古代夹在书中的“芸香”,应该是草木犀,而不是现在芸香科中的芸香。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芸香

草木犀是“书香”中的芸香,有一些文献资料可以提出佐证。

资料一:东汉许慎《说文》:“芸,草也,似苜蓿。”

资料二: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予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复有存者。”

资料三:北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九》记载:“芸草,古人用以藏书,曰“芸香”是也。置书帙中即无蠹,置席下即去蚤虱。叶类豌豆,作小丛,遇秋则叶上微白如粉污,南人谓之“七里香”。大率香草,花过则无香,纵叶有香,亦须采掇嗅之方觉。此草远在数十步外已闻香,自春至秋不歇绝,可玩也。”

从上述资料知,文献中记载的可用于藏书的芸香,叶类似豌豆,作小丛生,只在开花的时候有香味,这些都和上述芸香科的植物是有区别的。而且能够放置于席下,如果是那种“似臭非臭具有特出刺激味道”的植物,人们能接受得了吗?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中提出了一种猜想:“辟汉草,处处有之。丛生,高尺余,一枝三叶,如小豆叶,夏开小黄花如水桂花,人多摘置发中辟汗气。按《梦溪笔谈》:‘芸香叶类豌豆,秋间叶上微白如粉污。’《说文》‘芸似苜蓿’,或谓即此草。形状极肖,可备一说。”近代植物学家郑勉教授在《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中也提出:“《植物名实图考》芳草卷二十五之辟汉草,疑即草木樨。”《中国植物志》认同这一观点,并认为草木犀(辟汉草)即古人护书辟虫的芸香。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原来古代的芸香就是现在的草木犀,现在植物名录中的芸香跟“书香门第”中常用的芸香不是一回事。不知道看了上述一段文字,是否也对植物学命名上的混乱有了更多的了解?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才有纸质书籍的出现。三国时魏国人鱼豢(huàn)《典略》载:“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称‘芸台’。”说明至少在魏晋时,芸香已用于藏书防虫。不过当时的纸质书籍应该不会多,用芸香防虫可能也不是很普及,要到唐代,芸香才被大量地运用于官方藏书,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秘书省也被称之为芸香阁。古代的校书郎,有个很好听的名称:“芸香吏”,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到了宋代,芸香的运用想必已经普及,官方馆阁及私人书房中皆有芸香。梅尧臣在《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一诗中就有提及:“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芸香辟蠹,是一种颇含诗意之举,诗人笔下多有呈现。杜甫有“晚就芸香阁,胡尘昏坱莽”的诗句,唐代诗人常兖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蠹字鱼。”姚合在《偶题》也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杨巨源在《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则称:“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以香草保护书籍,多了几分浪漫和诗意。

书室中常备有芸草,书斋就有了“芸窗”、“芸署”、“芸省”等说法。如唐朝徐坚的《初学记》中说:“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亦称芸台。”这些词都蕴含着一缕书香的气息,表达了人们书香文风、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欧洲文学作品里经常出现草木犀这种香草和蜜源植物。雪莱的诗《致艾米莉亚·维维亚尼》就写到了草木犀:

小姐,为什么送我这些

甜罗勒和草木犀?

他们所象征的爱情和健康

从不并存于同一个花环上。

言下之意,爱情就是疾病,因此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获得象征爱情的甜罗勒和象征健康的草木犀。

王命前翻译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失去的友人》,其中有以下这几句:

带露的手指遮掩着群星的光辉

并将她的光芒射到苦咸的海上

清辉洒遍鲜花盛开的田野

那儿珠露晶晶,玫瑰丛丛

带状细叶芹和草木犀花开簇簇

萨福生活在公元前600前后的古希腊(我国的春秋时期),她这首诗说明古希腊人已经熟知草木犀,很有可能在生活当中已经使用了这种香草。欧洲人喜欢把草木犀的干燥叶作为调味品放入酒和乳酪中,或者撒在衣服间来预防衣蛾为害,还可以加入混合香料用作熏香。从这方面来看,草木犀应该就是古代防虫用的芸香。

传世书香草木犀

传世书香草木犀

草木犀

没想到路边的一束杂草,还有如此的故事和内涵呢。

相关知识

书香花语的诗歌
“书香花影 花满杭城”书香换花香活动举行
就这样与花草结缘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新时期时期~五代)
成都传世绿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花香传递 书香满城”——半山街道田园社区“书香换花香”活动
中国十大传世名花按朝代时间顺序排列
【向两会报告】满城书香点亮文明之光 ——“读城·书香常德”全民阅读品牌建设综述
北京东城“书香世业”文化街区年底亮相
“书香”“花香”伴学生成长

网址: 传世书香草木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20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鱼不存在[精品]》最新章节
下一篇: 名之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