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花鸟市场逐渐凋零,市民:网上买得到花,但买不到生活
7月1日,国和路493号五角场花鸟市场关闭,市中心又一花鸟市场走进了历史。花鸟市场曾是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伴随着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市中心租金越来越高,花鸟市场的陆续退出似乎成为一个必然现象。
花鸟市场这种业态在上海真的留不住了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访了市中心那些已经关闭和将要面临关闭命运的花鸟市场,听听生活在周边的市民怎么说。
江阴路:昔日“沪上第一”成隐形批发街
正值初夏时节,沿着成都北路一直走,听到有规律的蝉鸣声越来越响,就知道江阴路到了。这种在大城市中很少能听到的声音,是江阴路的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江阴路花鸟市场整体搬迁到黄家阙路,曾经的“沪上第一”成为历史,但如今十多年过去,花鸟爱好者还是认老地方,花鸟虫鱼的生意依然星星点点散布在江阴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随着江阴路花鸟市场关闭,老赵的店也撤走了。四年前,听说江阴路上还存有花鸟生意,他又重拾老本行,把宠物店搬了回来。和老赵一样“回流”到江阴路上的商户还有16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商花鸟市场:市场虽小五脏俱全,客人远道而来
走在西藏南路上,沿街是花鸟店和宠物店,还未到市场入口,花鸟生意已蔓延开来。走过这些兴旺的临街小店,就来到老赵口中“咪咪小”的万商花鸟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12月26日,位于普陀、静安、长宁三区交界处的曹家渡花鸟市场关闭,这里曾经是上海内环以内最大的花鸟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仅仅两个月后,2018年3月2日,经营了26年的曹安花卉市场也要说再见,这里过去是华东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3月,宝山杨行花木城因违法用地治理而面临拆违甚至关停。今年初,早在2017年6月被关停拆除的广粤路花鸟市场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全新的运动公园。
近年来,承载着老上海人记忆的花鸟市场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过去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花鸟生意都是当面交易,顾客现场挑选花草,与卖花人交流养护心得,面对面的交易模式充满着浓浓的温度。而在互联网电商出现以后,网上订花、一周一次上门配送的“鲜花套餐”等虽然十分便利,但花鸟市场在许多人心中仍是不可取代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市民指出网上买的花草来自不同地区,温度和湿度与本地存在差异,购买回来很难成活。从事社区花园实践的社会组织“四叶草堂”经常要采购花木物料,大部分仍选择现场购买。“网上买的物料质量不好,必须到现场挑选,但现在随着花鸟市场逐渐变少,经常要跑到离市中心三十公里以外的批发市场购买。”四叶草堂负责人说。不管是在花草质量还是活物运输上,网购依然要面临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然而人们看重的,还有花鸟市场所寄托的生活气息和城市记忆。“以前每个星期我都会带着孩子就会去一次花鸟市场,买点花和绿植,让孩子看看小鹦鹉、画眉和小金鱼。孩子想养鱼的时候,我总是严肃的对他说养鱼要负责到底,夏天买只蝈蝈挂在家里,顿时就有了夏天的味道……”家附近的花鸟市场关闭了,一位居民回忆往昔时难掩失落,“花鸟市场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奇妙的、我不想失去的地方。”
上海需要怎样的花鸟市场?国外花市或可借鉴
在国外,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花市不但没有随着城市发展而消失,至今仍是城市的地标。在荷兰,辛格运河上的花市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花市,小商户每天上午用驳船把鲜花运至河边搭建起来的店铺兜售,除了买花,花市还可以淘得明信片、粘土娃娃等各式纪念品。800米沿河街道,如何做到环境卫生?荷兰人对十分注重控制花品的干燥程度,没有太多湿的花草,有根的种在土里,无根的在水桶里。同时,只卖花,不卖鸟,也是国外花市与国内最大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上最大的阿尔斯梅尔鲜花拍卖市场也坐落在荷兰,距今已有大约100年历史,建筑面积高达70多万平方米,类似于120个标准足球场,世界各地的鲜花都会运到此处被拍卖,当被拍卖的鲜花滚动于荧屏上的时候,花商仅需要按桌上的按钮就可以完成交易了,在这里每天被拍卖的鲜花数量超过1400万。大规模的集中市场经营,也是花鸟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韩国,最大的花卉市场就是良才洞花卉市场。与日本大田不同的是,这里批发和零售兼营,整个市场划分出几个区域,包括拍卖市场、鲜切花批发市场、盆栽区域、花器区域,以及针对零售业务的花店区域,还有一些韩国知名花艺师的培训教室也开在这里。
而对于花市占用公共道路空间的问题,伦敦的周末“跳蚤市场”或值得借鉴。在周末的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将固定一条道路围起来作为花市,工作日则恢复正常道路功能,这样的市场既方便管理,又不影响城市日常运行,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二战时期,法国人即便面临战火,也不忘在窗前放一盆鲜花。花鸟鱼虫,是城市中人与自然之间最后的一点联系,逛花鸟市场也不仅仅是一种购买行为,而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诉求。今天当人们讨论花鸟市场该不该关掉时,或许更应该思考未来的上海在高楼迭起的城市建设中,该如何留住烟火气息,留住城市的记忆。(上观图)
原标题:市中心花鸟市场逐渐凋零,市民:网上买得到花,但买不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