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近年来,美国白蛾这一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大范围内发生,且因其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食性杂等特性大有严重蔓延的趋势,危害极大。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全面加强联防联治,实现大范围、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对美国白蛾及时有效的防治。

    人工物理防治

    在美国白蛾蛹期,发动群众集中采集美国白蛾虫蛹。利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集中在网幕内取食的特性进行人工摘除网幕,集中销毁。老熟幼虫下树化蛹时,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老幼虫化蛹,蛹期后解下草把集中烧毁。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美国白蛾发生较重的空旷地带进行灯光诱杀和进行人工捕杀成虫。

    生物防治

    仿生物制剂,在美国白蛾未破网前树冠喷洒灭幼脲三号 2000-2500倍。天敌控制,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周氏啮小蜂3-5 头的比例进行放蜂,灭杀幼虫。

    化学防治

    喷洒拟除虫菊酯类,幼虫破网后,在树冠上喷洒 1500-2000倍的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树干注射有机磷类,在美国白蛾幼龄幼虫期,树干注射具有内吸性的有机磷类药物,可达到杀虫目的。

    (邵美英)

 
 

    - 专家建议加大棉花生产扶持力度

    在刚刚过去的2009 年,国内棉花价格创近年来新高,棉农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不过,相比较而言,植棉的比较效益仍然不高,2010 年的棉花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棉花生产扶持力度,给棉农以稳定的预期,确保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与 2008 年相比,2009 年棉花的价格总体不错,目前籽棉的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在 3.2~3.5元/斤,大部分棉农的收益较2008 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为2010年棉花生产保持稳定奠定了基础。

    另外,据各地棉花协会反映,尽管当前棉花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但植棉收益与其他经济作物和粮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德州市棉花协会调查显示,2009 年德州市棉花平均亩产值1470元,扣除直接成本396元,亩收入1074 元。而现在粮食价格上涨较快、补贴多,种棉比种粮每亩少收入276 元左右。由于受粮食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机械化程度高及种棉费工费力等因素影响,棉农对2010年植棉仍存有疑虑。

    在江苏棉花主产地之一大丰市的昔日产棉大乡,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农民们逐步将棉花、粮食改茬种上了特经蔬菜瓜果等,随着市场销售价格的涨跌,菜农也是有喜有忧,但总体而言,棉花生产苦于蔬菜生产、且风险大,市场不稳定性远远超过了蔬菜。尽管当前棉价不菲,但眼下呼呼上涨的特经蔬菜价格还是驱动了一些农户改棉种菜的念头。

    专家指出,2010年棉农的种植意向取决于播种时国家是否出台大的生产扶持政策和播种前的棉花价格水平。如果目前价格能维持到2010 年,棉花生产形势将会比较乐观。业内分析人士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棉花生产的扶持政策,给棉农以稳定的收益预期,保护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同时加快研究建立棉花产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国内棉花市场健康发展。

    蛤相关链接

    农业部近日在京召开全国种植业工作会议,总结种植业发展成就和经验,研究部署2010年种植业工作重点。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会上指出,2010年种植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十分繁重。要按照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两个千方百计”、“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努力保持种植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会议明确了2010年种植业四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要合理引导结构调整,使棉花面积恢复到8500万亩左右。(于春美)

 

    作为一种常规蔬菜,马铃薯近年来价格稳定,市场波动小,种植户效益一直不错。明年马铃薯的市场如何?记者为此采访了多年从事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市场研究的青岛市农科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岳文辉。他综合市场情况和业内人士的意见,预测2010年马铃薯种薯将紧俏,商品薯价格继续走高。

    理由有四:一、种薯产量减少。 2009年由于东北地区发生了大面积干旱和晚疫病,导致种薯大幅度减产。

    二、“怪现象”导致种薯紧俏。在种薯市场上,连续三年出现了怪现象:早买的价格高,后买的反而低。受此怪现象影响,许多薯农很有可能等到春天快种植了才出手买种薯,由此必然导致种薯短期紧俏,价格走高,从而影响种植积极性和面积。

    三、通胀压力导致价格走高。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马铃薯价格将持续在高价位运行。

    四、市场需求拉升价格。目前,马铃薯正在由普通作物向效益型作物转变,许多用途在开发中,除了鲜薯,淀粉、薯片、薯条及冷冻薯制品的需求也很大。整个东南亚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由此断定,未来几年,马铃薯市场前景广阔,价格将持续走高。(金秀)

 

    山东省近期由于气温较常年明显偏低,使部分地区小麦提前停止生长,较常年偏早22~ 36天。 由于今年强降温天气过程出现过早且频繁,使小麦冬前生长期缩短,小麦生长积温较少,苗情普遍偏弱。

    根据对各县实测资料的统计分析,2009年10月 10日前播种的小麦,冬前生长积温多在 450℃以上,达到壮苗标准。10月 20日以后播种的小麦,达不到壮苗标准。

    持续性的雨雪雾天气,造成光照不足,加之11月中旬和今年1 月上旬的寒潮强降温天气,使大棚内的气温、地温较低,对于大棚蔬菜生长产生极为不利影响。

    气象专家建议各地加强冬季麦田管理,保证麦苗安全越冬。1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且势力较强,建议注意加强温室大棚保温、防风工作。当棚内白天温度低于15℃,夜间温度低于5℃时,需要采取临时性加温措施,以免蔬菜发生冻害。除早揭晚盖草苫增加光照外,同时要注意通风降湿,适时进行二氧化碳施肥。

    (本报记者)

    春季第一次浇水和春季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很大。举个例子:小麦太稠了、太稀了或生长后期出现了倒伏,说明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有问题。又比如麦子贪青晚熟、子粒秕瘦,那就说明你的春季水、肥的用量不合理。那么怎样进行小麦春季的肥水管理才算科学合理呢?

    准确把握第一次肥水时间

    返青期要浇小麦保苗水,并注意浇后锄划,以利提温保墒。返青期浇水后,由于气温低,地温回升会很慢,湿度大,麦田病害会加重,小麦生长也相对较慢。因这时小麦自身生长耗水较少,因而浇水对小麦生长不利。返青肥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增加春季分蘖、促进成穗。因此,返青水适用于旱情严重的麦田,返青肥适用于群体不足麦田。

    群体不足麦田要浇起身水,施起身肥。起身期肥水不增加分蘖总量,但可提高成穗率,从而增加亩穗数,因而起身期肥水适用于群体不足的麦田、旱情严重的麦田、冬前过旺春季转弱的麦田。对于群体适中或偏大的墒情适宜麦田,起身水肥管理会造成群体过大、基部节间太长、中部叶片过大、易倒伏等不利影响,因而不宜采用,同时已浇过返青水的麦田也不宜采用。

    主体麦田要在拔节期进行春季第一次水肥管理。拔节期肥水管理能加快麦田大小蘖两极分化,促进小花分化,使旗叶宽大健壮,提高抗早衰能力,有利于培育合理的群体、健壮的个体,对形成合理的亩穗数和穗粒数意义重大。同时第一次肥水管理在拔节期进行也是减少春季浇水次数,推广小麦节水高产技术的关键,要想又少浇水又高产,那么只有省去拔节以前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的浇水。

    科学确定追肥量

    一般麦田春季追肥用量,尿素在 15 ~ 25 公斤,碳铵可用到 50~ 75 公斤,分次追肥的应以起身拔节期追肥为主。具体用量要做到“四结合”:

    一是结合底肥施用情况。

    如果底肥的用量按我们在小麦播种时建议的那样,做到了氮磷钾比例合理,总量充足,那你可以适当多施春季追肥争取高产。如果小麦的底肥施用量不足或搭配不合理,尤其是磷钾肥施用不足,那你就没有必要追太多的氮肥,以免造成浪费和引起贪青晚熟。

    二是结合苗情。

    冬前旺苗,由于冬前消耗养分较多,可在春季多追一些氮肥。

    三是结合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沙薄漏地保水保肥能力差,需浇水次数多,为提高肥料利用率,需分次追肥,可适当增加总追肥量。

    四是结合管理的需要。

    如果返青期需要施肥,那么小麦春季至少需要追两次肥,这样,也需要适当加大春季追肥总量。

    (农网)

相关知识

怎样有效防治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防治方法
浅谈美国白蛾的防治策略
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doc
科学防治美国白蛾
浅谈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2)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入侵史及防治方法
抓住时机防治美国白蛾
关于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网址: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59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方法
下一篇: 鲁剑飞赴县区检查指导美国白蛾飞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