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花棒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花棒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本文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两种不同沙地类型(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中花棒为研究对象,对花棒土壤微生物、土壤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花棒人工林两样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均以夏季最多,春季居中,秋季最少。两样地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夏季>春季>秋季;两样地非根际土壤真菌数量秋季>夏季>春季。固定沙丘根际及半固定沙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变化规律都是春季最高,秋季居中,夏季最低;固定沙丘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的变化规律是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土壤微生物数量两样地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春季>秋季。2.5年、10年、20年生花棒人工林两样地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随林龄增长而增加,两样地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随林龄增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两样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固定沙丘根际、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表现出随林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半固定沙丘根际、非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表现出随林龄增长稳中有增的变化。三大类微生物数量的变化与细菌的变化趋势一致。3.三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减少趋势。4.花棒土壤微生物细菌的根际效应随着春、夏、秋的季节变化而升高,3个季节的根际效应分别为1.02、1.1、1.65;真菌的根际效应为4.85、2.79、1.07,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降低;放线菌的根际效应为8.89、1.02、7.25,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居中,数值差较大,根际效应较为明显。5.花棒根际土壤微生物中细菌优势属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真菌优势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放线菌优势属为链霉... (共61页)

相关知识

西北荒漠带花棒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多样性研究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长期连作棉田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拮抗菌和生物有机肥防治棉花黄萎病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土壤酶化学计量研究进展
土壤胞外酶活性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外来植物入侵对当地土壤微生物的作用研究 微生物 土壤 入侵 植物 作用
土壤中苯并(a)芘多次污染抑制土壤酶活性,Chemistry and Ecology
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
微生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与展望
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初探

网址: 花棒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3277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生长及根际土壤
下一篇: 微环境调控‘赤霞珠’葡萄果实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