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摄于北京植物园
文丨汪传龙
“似火年华” 杜鹃盆景赏析
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 图1 “似火年华” 杜鹃 沈建平藏品
展开剩余79%
愚人1981 年起好上盆景,和众多盆景人一样,对观花为主的盆景不屑一顾,总觉有“小家玉尔”之气,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偶见映山红盆景,为之心动,久久不能忘怀。今观沈建平先生收藏的映山红盆景“似火年华”让吾心境大开,她既蕴含盆景常态中的端庄、大气,又呈现出一般盆景所没有的雍容华贵。其花仿如朝霞灿烂,光芒四射,瞩目夺人,可赢国色天香牡丹的“花开时节动京城”;它若同冬天里的一把火,美的热烈、美的奔放、美的让人心醉,其根呈扁平状,虬曲悬起,色如古铜,形似群龙相聚,坚劲而不失典雅,它用苍古的身躯,承载着青春与美丽,真可谓“岁老弥壮更着花”。
| 图2 根部特写
自古国人好杜鹃,亦可谓之映山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移植杜鹃成活,即兴“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诗人李白在宣城写下了“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悲凉诗句。正因为杜鹃怒放的惊艳,才能叩开诗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伤感之心。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值得盆景人为之奋斗。“似火年华”正是用盆景艺术的语言,重新释译并升华了杜鹃的立体之美,根冠映带,无不生辉。其素材原来自山野,其根生于石缝间,在漫长岁月的生长过程中,塑造了古拙与虬劲,可谓大地所生,上苍所赐,艺趣天成,加之人工绑扎、修剪和配盘,将其定格在根冠相谐、比例合理、过渡自然、形象生动、造型完美的艺术空间里。可以肯定的说,映山红盆景之路如同盛开的杜鹃花,繁花似锦前程无量。
杜鹃花品种多样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鹃盆景欣赏
| 杜鹃 宋曰成藏品
| 杜鹃( 白椿) 黄家盆景园藏品
| “舞” 杜鹃(粉荷) 韦忠良藏品
| 杜鹃 归然园藏品
| 杜鹃(小青莲) 怡和园藏品
内容来源:《中国盆景赏石》 2016-06#